小学儿童文学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文/于志红
摘 要:儿童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存在形式,创作者是成年人,阅读对象是儿童,因为创作是由成年人完成的,它将渗透成人世界的观点和价值观,并通过作品影响和引导儿童的价值观。儿童文学在儿童的语言学习和语言素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小学这个阶段,要注意儿童文学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现状;成因
1 儿童文学
1.1 儿童文学界定
儿童文学是什么?在研究小学语文教育和文学教学的关系中,理清这个问题显得很重要。蒋风在《儿童文学概论》中说,儿童文学是根据教育儿童的需要,专为广大少年儿童创作或改编的,适合他们阅读的,能为少年儿童所理解和乐于接受的文学作品;王泉根在《中国儿童文学现象研究》中说,作为文学大系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的儿童文学,是成年人为吸引、提高三至十五六岁的少年儿童鉴赏文学的需要而创作的一种专门文体。
1.2 儿童文学的特征
(1)具有趣味性、吸引力。儿童文学的接受者是儿童,创作者是成人。为让儿童能够更好地接受儿童文学,其文字、语言要更生动,更具有趣味性,要符合儿童天真的个性特征,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具有引导性、教育性。儿童年龄尚小,对知识的吸收能力较弱,通过儿童文学进行教育,更易被儿童接受,因此,儿童文学往往带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成人通过儿童文学将成人世界的价值观渗透给儿童,引导儿童一点点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逐步得到教育效果。
(3)文学体裁更为细致和具体。相较于正常的文学体裁,儿童文体更为细致,一般包括儿歌、儿童诗、寓言、故事、童话、儿童散文、儿童小说、儿童戏剧、科学文艺这九种文体。在儿童文学中,更为细致的文体划分更有利于创作,也更有利于儿童阅读与吸收。
2 小学儿童文学教学现状与成因
2.1 小学儿童文学教学现状
(1)课堂缺乏趣味性。儿童文学是一种趣味性极强的文学门类,其创作目的即为吸引儿童阅读,引起儿童兴趣。但在统一教学目标、教学进度以及教师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下,儿童文学的教学沦为字词句段的认知,同其他语文教学一样,被拆分瓦解,失去了其本来面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人为地灌输字词句段的使用以及大道理,缺失了个体发现的机会,缺失了对作品整体性的思考,以至于联想与想象的空间也被统一答案给束缚住了,空间逻辑思维能力的良好培养机会被错失和泯灭。
(2)以成人视角讲授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是成人创作的,也是由成人讲授的,但归根结底其授课对象是儿童。虽然儿童文学已经尽量采用儿童的思维方式,使用了儿童语言,尽量想要拉近与儿童之间的心理距离,但是由于讲授者的个人因素,将成人的好恶强加给学生,错误地传导给学生,导致学生接受不良。
2.2 成因分析
(1)教师儿童文学素养低。小学语文教师从求学的时候起,就已经埋下了隐患。各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文学课程中并没有专门突出儿童文学这一特殊文学门类,由于其内容简单,涉猎较少,并没有引起特别的重视。这导致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师缺少相关知识,而在工作后,由于工作压力和工作时间等问题,很难提升个人的儿童文学素养,直接导致儿童文学素养较低。
(2)教学时间有限。由于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一般而言,总课时数不多,教学时间也较短,但教学任务重,导致在有限教学时间内难以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小学语文教师大多承担班主任工作,各项琐事杂事大量占用他们的备课时间,以至于影响到教学效果。而且简单的统一的教学目标与儿童文学中蕴含的不易讲授的文学性、艺术性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在有限教学时间内,教师自然选择较为容易完成的教学目标,而放弃了文学性及艺术性的讲授。
(3)统一化的教学进程。在现有教育制度下,教学目标是统一的,教学进程也是统一的。统一化的教学进程和个性化的学生之间存在矛盾,与教学内容之间也存在着极大的矛盾。按照统一化的教学进程,势必要有一些教学内容需要被取舍,也势必要有一些学生面临着被取舍的尴尬境地。
3 小学儿童文学教学对策
3.1 提高教师儿童文学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的素养高低,直接影响到儿童文学的学习和讲授。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迫在眉睫。首先,应在高校中引起对儿童文学的重视。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培养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主要渠道,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就应该对儿童文学加以重视,或是单独设立课程,享有同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课程同等地位,或者在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相关课程中予以重点讲解,以提升未来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其次,通过校培、省培、国培等方式,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认识和阅读能力,能够更深层次把握儿童文学作品。
3.2 改进教学方法
儿童文学因其特殊,不但教学对象特殊,教学内容也很特殊,因此就要改进教学方法。除了传统讲授法之外,更应该引人体验式教学,让学生真正能够融人儿童文学的艺术性中,感受到儿童文学的文学美、艺术美。排练一些儿童剧,分角色表演阅读等方法都很有效,可以考虑引人课堂教学。
3.3 引导学生自我阅读
教学时间无论如何改进都不会增加更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的本质本就在于教授学习方法而不在于教学材料本身,引导学生、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思考方法,指导学生自行阅读儿童文学,更有利于学生提高文学修养,体现儿童文学价值。对于低年级儿童,可以考虑指导家长陪读、亲子阅读,在培养文学修养的同时也培养了亲子感情,更有利于儿童成长。
与成人相比,虽然儿童文学是幼稚而简单的,但这是儿童学习汉语和形成语言培养的第一步,对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应重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儿童文学教学,除了在教科书中引入儿童文学外,还要注意儿童文学作品的价值,不能流动形式,使其失去魅力。
参考文献:
[1] 王金禾.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01).
[2] 王俊杰.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7.
(作者单位:贵州省平塘县平湖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