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发布时间:2019-01-15 21:00:03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141 次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文/李革琼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与教师的共同活动过程,它不是机械的简单的传授知识,它包含了师生之间复杂的交流关系,具有艺术的特点。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能没有艺术。

关键词:艺术;语文;兴趣;灵活

课堂教学艺术绝不是凭空而来,它们是源自教师准确的把握教材内容,进而深度理解教材、钻研教材,把知识点化有型为无形,另外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是教学艺术运用的根据,教师的艺术修养是教学艺术的源泉。教学艺术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遵照教学法则和教学尺度的要求,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心理活动、图像组织、调控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学情感的功能,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施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活动。

1 准确把握教材内容

教学艺术来自执教者对所教教材内容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深度探讨与研究,大到一篇课文的结构,小到一个词,一个标点符号的使用,都要了然于心、精通透彻,否则就无从下手,无法去教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一定要反复品读教材,多下功夫钻研教材,教材若把握不好,甚至于把握偏了,方法越高明,就越会南辕北辙。教材的标准一定要把握精准,它要适合学生,适合教师,教学高效。

2 提高老师的艺术修养

写的艺术、说的艺术、朗读的艺术、表演的艺术、书法的艺术,还有绘画的艺术都是来自老师的艺术修养,可见教师自身的塑造也是重中之重。马克连柯说:“只有学会用15种乃至20种音调来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上、姿态和声音上做20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才变成了 一个真正拥有表达技巧的人。”教学课堂不但需要老师会讲、善读,更要求我们擅长表演,真正的课堂就是让教师和学生在表演中体会知识的乐趣。字是人的第二张脸,字如其人,从字中可以渗透出教师的自身修养。因此教师注意自己的字的修养,也要在课堂上启迪学生关注、热爱书法艺术,引领学生学会欣赏汉字的多种书体。语文老师如果既有扎实的语文功底,能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去教语文,又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学生会从心底里钦佩这位老师,因此教师是他学习模仿的楷模,在慢慢的感染中,语文课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课堂教学要有启发性

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创新能力、思考能力、自学能力,发散思维在各个学科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与启发式教学相适应。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内化为终生受用的学习力和创造力。教师在课堂中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充满活力与竞争。指点,点拨,点化。若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疑问,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随机指点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若出现知识、方法、思维和学习动力、学习意志、学习行为习惯等障碍时,教师要及时、有效地给予学生点拨。教师要做到少讲,只在节骨眼上点一下,就会有“一点就透”,“画龙点睛”,“点石成金”的效果即刻。

4 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

游戏表演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不妨让学生做做游戏,或参与表演,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m”前,让一名学生蒙住眼睛,和其他学生做“摸瞎子”游戏,从而引出“m”。学生在游戏中兴趣黯然,单调的拼音教学变得丰富多了。再如识字教学时,首先按组进行“说”、“写”比赛,要求词语接龙,(即第二个同学说的词语的第一个字,一定要和第一个同学说的最后一个字音相同。)这样,既帮助学生认识词语,又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敏锐,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小学生爱听故事,教学时紧密结合教材,运用故事形式组织教学,运用故事形式组织教学,使学生产生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从而激发学生兴趣,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写字教学中,教师可收集一些古代书法大师和其他名人少年时代刻苦练字的故事,从这类故事片中,学生领悟到练字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不怕吃苦的精神。如在教学课文时,先将课文内容用故事讲出来,讲述中着力复述精彩片段和曲折精彩的情节,突出人物形象,通过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后再分析新课,自然能抓住学生的思维。

5 课堂情绪艺术

课堂情绪艺术指教师通过自我情绪传达,以调动学生情绪,师生形成情绪交流和互动状态的课堂教学艺术操作。课堂教学活动虽然是一种理性活动,但它需要内心力量的激活和驱使。课堂上教师以充沛、高昂、蓬勃向上的情绪讲课,并将这种情绪传染给学生,使学生投入到课堂,同时使学生精神振奋、愉悦,如饥似渴地学习,必然提高学习效率。正如赞可夫所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物理学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例如:在学习跳、踢、拍、打、端这一系列动词时,学生兴趣颇浓,有个别学生还偷偷地做动作,于是我就请他们到前边来演示一下,什么是跳,你跳一跳,之后我又让学生比较跳高、跳远的区别等,学生很乐意体验一下这些动作,并加深了对字意的理解。

总之,“教无定法”,构成课堂教学艺术的因素极多, 它的优势需借助寓教于乐的审美形式表现出来,若教育与审美能完善地结合在一起,教学艺术就能高效地渗透到学生心灵深处,在熏陶陶冶中不断积累壮大,这正是教学艺术的魅力所在。总而言之,每一位教师都应在实践中不断追求、不断探索、不断深化,把每节课的教学化为精美的艺术品,让学生学有所归、学有所思、学有所感,真正掌握知识技能,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姚晓瑜.趣味引领,精彩互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谈[J].考试周刊,2016(74).

[2] 曾振良.合作交流 张扬个性——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J].当代教研论丛,2015(01).

[3] 黄焕勋.语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J].广西教育,1994(04).

(作者单位:重庆市云阳县民德小学)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