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探究
文/刘明艳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能力。教学中,教师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阐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结合实践教学探讨了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高年段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最后指出了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小组合作;阅读教学
1 小组合作学习概述
小组合作学习起源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随后逐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崇和应用。综合国内和国外著名学者关于小组合作的阐述,我们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具体而言,它是指学生在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标准的学习小组中,每组成员有着明确的责任和分工,共同合作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成绩和奖励作为评价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与传统教学相比,小组合作学习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小组合作学习实践应用
现笔者以教科版英语第六册(上)Module6《Festivals》以及Unit12《Christmas》Let’sread部分为例,详细阐述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本课围绕西方最重要的节日“圣诞节”这一话题展开各项语言活动。通过本课的学习,教师希望学生能对圣诞节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从而培养学生具有初步跨文化交际意识,激发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尤其是节日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尊重各国的文化意识。同时,发展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技巧,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服务。
2.1 课前布置小组学习任务
在学习本课之前,笔者布置前置性小组学习任务:要求每个学习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利用词典查找生单词,标明中文意思;朗读课文以达到熟练程度。其中一个学习小组组长,对该学习任务做出了以下安排。
A同学负责划出文中学过的短语句型;
B同学负责查找所有的生单词;
C同学负责记录中文意思;
D同学带领大家朗读课文。
小组长负责整理并在下一节课中向全班同学汇报。
2.2 课中围绕任务开展小组活动
教师检查各小组完成课前阅读任务,先让每组汇报课前完成任务的情况,教师做必要的点评。接着,针对本课文设计以下任务,并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
Task1: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正确写T,错误写F。
()1.Christmasisn’tthemostimportantfestivaloftheyearinmanywesterncountries.
()2.PeopleusuallyputupasmallChristmastreebeforeChristmas.
()3.FatherChristmasgivesgiftstochildrenonthenightofDecember24th.
()4.ChildrenonlyseeChristmasgiftsundertheChristmastree.
()5.PeopleoftensingsomesongsatChristmas.
通过上述任务,主要是让学生感知、熟悉课文的基本内容,训练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Task2:再次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WhatdopeopledobeforeChristmas?
2.WhatdopeopledoonChristmasDay?
3.WhatdopeopleeatatChristmas?
4.HowdopeoplefeelatChristmas?
通过上述任务,让学生全面、透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熟悉相应的单词、短语及句型,培养了他们细致阅读的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学生的合作不主动
教师在开展小组活动时,学生合作不积极、不主动,出现冷场情况,使小组合作学习无法展开。出现上述情况,教师不要放弃,更不要急于去批评、责怪学生,而要分析原因,查找问题所在。比如是不是任务设计过难,教学节奏过快,小组编排不合理,学生受到其他因素干扰等。找到原因之后,再想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果是任务设计太难,教师可适当降低任务难度;如果是教学节奏过快,可适当减慢教学节奏。
3.2 学生的参与不均衡
小组合作学习有时会出现组内某个(些)学生表现非常积极,甚至一个(几个)学生包揽所有的小组学习任务,而其他组员对学习任务则不闻不问。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首先要鼓励那些不积极参与的学生,同时提醒表现积极的学生要帮助他们,告诉他们小组合作学习是“团体赛”,而不是“个人赛”。
3.3 学习任务不明确
为真正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在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时,教师一定要明确告诉学生具体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会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如何做,最终目标是什么。
4 结语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英语教学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英语教学效率低下的现实问题。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需考虑教学对象的个性特点、教师教学能力以及学校教学设备等软硬环境。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与其他教学方法融合,如任务型教学法、交际教学法、功能法等其他英语教学法结合使用,努力做到取长补短,实现最佳的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赵慧珍,李平.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4).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城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