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并有效阅读
文/车滢
课外阅读的指导是语文教师必须承担的责任。课堂是履行课外阅读指导责任重要的场所。什么是课外阅读指导课?通过教师指导来促进学生课外进行广泛而有效的阅读的课。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一、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类型:读前推荐课、品鉴欣赏课、群文阅读课
二、课前推荐课该怎样上?(1)选一本好书;(2)要有一定的影响力;(3)符合学生学段特点,阅读程度。
2、(1)找寻学生感兴趣的情节;(2)找寻学生感兴趣的对话;(3)找寻学生感兴趣的图片。
3、恰当使用教学策略:(1)设置悬念,激发阅读欲望。(2)品味情趣,引发阅读期待;(3)感受影响,产生阅读向往。
欣赏故事:故事情节:
孩子们你们听说过会发疯的皮大衣吗?皮大衣发了疯是什么样子呢?那你们敢不敢相信用猪油能捉到鸭子呢?这是不是很不可思议呢?那今天我们就跟着老师来读读《吹牛大王历险记》中的故事。
三、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1)片段阅读设悬念;(2)图片想象激悬念;(3)目录猜测引悬念;(4)教师叙述导悬念。
例:我的仆人把皮大衣捡回家,他把被狗咬坏的地方缝补好以后,又挂在我的衣柜里。第二天,仆人跑到我的卧室,惊慌地喊:“男爵老爷!男爵老爷!您的皮大衣疯了!”
我慌忙跳下床,跑去打开衣柜,柜内所有的衣服都被撕成了碎片。仆人说的一点也不错:我可怜的皮大衣因为被疯狗咬过,所以疯了。它正疯狂地扑在我的新军大衣上,一通乱撕乱咬。《发了疯的皮大衣》片段阅读
怎样阻止这发疯的皮大衣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奇遇和冒险。至于我自己,打猎中遇到的趣事数不胜数。比如,人人都知道用猪油捉老鼠,可大家知道如何用猪油捉住鸭子吗?(提问设疑)
一天,我去打猎,在湖边看见到处都是野鸭子,东一只西一只,分散的很,估计一枪最多能打中一只。我真想一下子全捉住它们。可是真可惜,我一摸火药袋——它不翼而飞了。在我穿过树林时,火药袋被树枝挂住了,绳子被折断了。而我发现一颗子弹也没有了。
当天晚上我正好邀请了一大群朋友来我家做客,我想让他们尝尝野味。我怎么能不带野鸭子,空手回家呢?
我突然想起,在我的挎包里还剩下一小块猪油。太好了!这块猪油是最好的食饵。我把它从挎包里掏出来,系在一根又细又长的绳子上,我躲进岸边的芦苇丛中,将猪油扔进湖水里。野鸭子看见猪油,立刻游了过来,一只野鸭子饥不择食,一口将猪油吞了下去。因为猪油是滑溜溜的,所以,它从鸭嘴里进去后,很快经过鸭肠子,从野鸭的 “后门”溜了出来。这样,这只野鸭就被我的绳子穿上了。这时,第二只野鸭子又游向猪油,也被穿了起来。不到十分钟,这块猪油在所有的鸭子肚内作了一次特殊的旅行,却依旧系在那根绳子上。
例3、十几只野鸭就像珠子似的穿在我的绳子上。 《猪油捉野鸭》片段
瞧着丰富的猎物我欣喜若狂,只要把这一大串鸭子弄回家,到厨房里交给我的厨师,盛大的晚宴就可以举行了!我把它们拖到了岸上,又把那绳子往自己的身上绕了六圈,然后踏上了归途。可是想把这么多的野鸭拖回家,并非易事。才走了几步,我就累得要命。忽然——你们可以想象出我是多么惊讶——野鸭们惊魂稍定,略事休息后,就开始扑扇翅膀,把我带上了天。
但是怎么着陆呢?
同学们读完了“猪油捉野鸭”还想去读读“通条穿松鸡”吗?(充满期待)
例4,在一场战役中,因寡不敌众,陷入敌人重围,成了俘虏,做了苏丹王的养蜂人。有一天,我发现少了一只蜜蜂。焦急万分,四处张望时,发现两只熊正扑在它身上,大概想把它撕成两半,好吃它的蜜。
我只带了作为园丁标志的一把小银斧。我一急,就把小银斧向熊掷去。但是,我掷小银斧时用劲儿太大,斧子从两只熊脑袋之间穿过,呼呼地向上飞,越飞越高,竟然到月亮里去了。怎样才能把斧子从月亮里去回来呢?我到哪儿去找这么长的一架梯子啊?
四、课后交流课该怎么上?
1、恰当使用教学策略:(1)重视学生的阅读回应;(2)立足读本的思想内涵;(3)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
阅读欣赏课该怎样上
1、选择读物学习目标:教师(或学生)选择推荐感兴趣的读物。操作要领:在上课一周前,教师或者学生自由选择读物。选择读物时,要主要选取符合学生阅读心理,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有益于启智增知。注重推荐名家名篇。
2、创设情境,触发阅读欲望。学习目标:帮助学生进入作品情境,唤起阅读欲望。
阅读欣赏课该怎样上操作要领:教师借助插图、课件、文章精彩片段、配乐欣赏、语言描述等各种发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阅读欣赏的兴趣,唤醒学生欣赏的热情。此环节要不能脱离阅读情景,注意手段与阅读内容的有机结合。时间大约需要5分钟左右。
3、交流汇报,各抒已见。学习目标:显露个人阅读情况,交流经验心得。操作要领:精心安排交流环节,注意小组交流与全班交流相互结合,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结合。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阅读情况、交流经验心得、展示精彩知识信息世界的机会。同学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交流阅读心得,比如从作者的写作方法,文笔的风格,写作方法,细节描述,修辞运用,人物的塑造,品格的挖掘等等,从不同视角来谈自己的阅读收获,只要孩子有话可说,不必要求过高。这环节15分钟左右。
群文阅读 是需要设计的:比如同一作家的多篇文章,不同作家的同类文章。
如:名家笔下的猫儿们
鲁迅《兔和猫》,老舍《猫的早餐》,丰子恺《白象》, 梁实秋《黑猫公主》,郭沫若《小麻猫》,冰心《养猫》,季羡林《咪咪》 , 王蒙《宠物》,冯骥才《猫婆》,刘心武《猫城记猫》,叶圣陶《小黄猫的恋爱故事》,莫言《猫事荟萃》节选,铁凝《告别伊咪》,严文井《不泄气的猫姑娘》。这些所有的文章都和猫有关,但是题目与选材却各有千秋,描述的故事以及作者 对猫的描述却是角度不同体裁不同表达方式不同,但是殊途同归都表达了对猫的喜爱之情。群文阅读可以使孩子们开拓视野,从不同角度来领悟文本的内涵,从不同层次来提高阅读的能力。
通过加强阅读练习,培养阅读能力。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名言非常透彻地解读了多遍读书与理解能力之间的关系,老师只有不断训练学生阅读文章,他们的知识面才会变得更加广泛,理解的深度才会更加透彻,阅读水平也就自然而然的越来越高。
(作者单位:新疆阿克苏地区农一师三团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