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婚姻角度看中美文化差异
文/何凡
摘要:古往今来,人们的情绪变化都是一样的,人们有七情六欲,有自己的想法。很多思想会因为国家文化的差异而变得不同,比如中美看待婚姻也会因为中美文化差异变得不同。婚姻是事关人们安家立业、家族兴旺的大事,不管是对哪个国家而言,婚姻都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化和精神,人们可以从婚姻角度来了解中美文化的差异。本文从文化与婚姻的关系、中美择偶方式、对婚姻的看法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总结了中美文化的差异,让人们更好的了解中美文化差异,也更好的了解婚姻文化。
关键词:“关系”;“择偶方式”;“婚姻看法”;“原因分析”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美利坚民族也有两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美文化有各自的特性,在人们的印象中,美国文化重视个性的培养,重视实现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中国文化则更看重社会伦理问题,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些文化在婚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人们的观念里,美国人的爱是自由的,是新奇的,是充满冒险的情感;中国人的爱则是体现关怀的,体现同情的情感,正是这些情感的本质不同,才使人们对中美文化差异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
1 文化与婚姻的关系
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化到现代社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创造出的物质财富以及精神财富的总和被我们称之为文化。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人类社会在进步,文化也在发展。其中婚姻的产生是文化进步的结果,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以及不同的民族,婚姻都有不同的形态。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有一套体系繁复的婚礼习俗,古代中国人的婚姻观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及门当户对,它们也是中国最为传统的婚礼形式;我们老祖宗的婚礼形式一般是聘礼嫁妆、凤冠霞披、洞房花烛等习俗。但随着经济及文化的发展,中国的传统婚俗与西方新式婚俗相结合,如今我们正迎来一个婚俗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
美国虽然建国历史短,但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渊源。美国继承了欧洲的文化传统,在欧洲传统宗教以及其新教思想的影响下,美国家庭不存在三四代同堂的情形,也没有“百善孝为先”的孝顺思想,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美国信奉基督教,他们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谨遵《圣经》中的训导,他们认为婚姻是上帝的赐予,结婚是两个人的事,并不关乎第三方;《圣经》文化中的婚姻观也提到“离开父母与妻子联合,二人成为一体。”其意思是感情上要独立,不要依靠父母;各种人际关系中,夫妻关系是首位。美国是政教合一的国体,所以说,人们结婚时会到教堂接受神父或牧师的祈祷和祝福,只有接受了这样的祝福,才算是真正的合法婚姻。由此可见,各国的婚姻形式与其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
2 中美择偶方式
2.1 中国人的择偶方式
门当户对是中国从古至今的择偶方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是延续了几千年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女性的地位极其低下,是没有选择配偶的权利的,通常是由父母来决定她们的结婚对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女性拥有了自己选择配偶的权利,更多的女性选择自己喜欢的,没有此前那么重视金钱、权势。然而,门当户对这个观念已经在中国十几亿老百姓心中根深蒂固,改革开放之后虽然有所改变 ,但从根本上还是没有彻底改变,选择伴侣时首先考虑的便是对方的家庭条件。到了21世纪,经济、权势及家庭背景是影响人们选择配偶的重要因素,很少会有双方学历和经济状况相差较大的情形。网上所流行的一句话 “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就凸显出当代女性的择偶观。
2.2 美国人的择偶方式
自由恋爱和婚姻绝对自由是美国人主张和倡导的,他们选择伴侣时多数依靠自己的喜好和感觉,对金钱和权势并不关注。家庭背景、教育经历甚至宗教信仰都不能成为他们自由恋爱的阻碍。双方性格是否契合是他们所关注的要点,只要子女确定自己的结婚对象,父母都不会太过干涉,如果美国人在择偶时出现问题,不会主动寻求父母的帮助,而是询问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婚姻顾问,并对美国人的心态进行调整,以此解决美国人遇到的择偶问题。
3 对婚姻的看法
3.1 中国人对婚姻的看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婚姻不仅仅只是两个个体的结合,更是两个不同的家庭、家族的结合。在中国人的观念里,结婚的最终目的是传宗接代,是承担养家的责任和义务。自古以来,中国人都认为婚姻是终生大事,不可儿戏,提倡白头偕老;且中国古代婚姻强调“父母之命”,因此夫妻双方是没有感情基础的。随着历史的变革,人们认为婚姻不只是为了传宗接代,更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因此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婚姻。到了二十一世纪,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更看重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提倡婚姻是爱情至上的结合,认为感情是婚姻中最重要的因素。
3.2 美国人对婚姻的看法
在美国人的婚姻价值观是独立、自由、自立。他们通过结婚来实现自我幸福,并认为谈恋爱是自己的权利,是不容侵犯的。美国人的婚姻观念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而改变,以往的美国婚姻并不占据主要地位,并由于宗教和社区利益的影响,家族也会对其进行干扰。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美国人越来越重视爱情这一婚姻的组成部分,把其他利益放在一旁,这得因于美国经济的发展变化,使大多数人不用在为单纯的温饱问题而烦恼,考虑精神层面的所得,婚姻所得也是考虑对象。美国此时的婚姻观才真正发展从“伴侣关系”到婚姻双方不再因为利益问题而提高某方身价,造成“主从”婚姻模式,减弱婚姻体验感。总体来说,美国人将婚姻看作一种责任,并相当重视自己将来的发展。
4 中美婚姻差异的主要原因分析
4.1 传统文化影响
中国经历五千多年的历史洗礼,其文化根植于农业社会的基础之上,其中婚姻在历史的变革中,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中国女性地位低下,是男性的附属品,对待丈夫必须忠诚,要孝敬公婆,抚养孩子,并且把家庭放在第一位;倘若丈夫出轨,迫于社会的舆论压力,她们也不会提出离婚。美国独立两百多年以来,在资本主义的熏陶下,大多数人为基督教徒,他们婚姻中的基督教模式是:上帝决定意志,为个人利益结合,忠诚互爱到永远。美国人追求独立自由,他们认为婚姻属于个人私事,任何人不能干涉。
4.2 主流意识的影响
中国盛行集体主义,不论在什么时候,集体利益都应放在个人利益之前。在中国传统婚姻观念中,家庭放在首位,夫妻双方为了维护整个家庭的利益,往往会忽视个人感受。而美国流行个人主义,重视个性的发展及个人价值的实现。在美国,个人独立意识较强,不会以整个家庭为中心,男女双方也不会为了家庭而牺牲自己追求幸福的权利。
4.3 经济发展和社会风气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中西文化相互融合,青年的一代不再受中国传统思想的束缚,打破传统的包办婚姻形式,倡导自由恋爱,但双方家庭条件仍然是结婚时考虑的首要条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导致很多人把结婚视为人生的一大跳板,中国的家长们也会为孩子的婚姻竭尽全力提供较好的物质条件。而美国是发达国家,居民受教育水平较高,因为发展历程较短,所以就不像中国那样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在男女地位上没有较大差别,在择偶方面更看重的两个人能不能相处得当。并且在结婚时也很少有父母出资买单的情况,大多数都是自力更生办婚事,形成了社会的主流风气。
5 结语
中国和美国这两个泱泱大国的婚姻观有各自的特点,从不同的婚姻观中可以看出这两个大国的不同文化差异,通过对婚姻观的分析,分析中国和美国的文化差异,提高国家文化重视度。一个国家的存在和发展,与其构建的文化框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个国家想要立足于世界,在经济文化发展之余,追求文化有所建树也十分重要,用文化撑起社会,引领民族形成专门的特色社会,社会提升国家,国家再倒过来为公民提供舒服的居住环境,共同促进整个时代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 李银河.当代中国人的择偶标准[J].中国社会科学,1989(04).
[2] 刘倩霖.中国人的择偶观 ——以中国青年女性为例[J].时代报告,2016(48).
[3]马宇飞.从电视连续剧“老友记”看美国人的婚恋观[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
[4] 王恩铭.美国人的婚姻纵横谈[J].国际观察,1996(03).
[5] 王艳花.对中美离婚观的对比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教育前沿杂志社欢迎广大读者愉悦投稿
编辑QQ:779624634
查稿电话:0571-28069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