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改良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究文/王琦
产品改良设计是对原有产品的优化、充实和改进的再开发设计,无论是艺术类产品设计专业还是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产品改良设计都是其主要专业课之一。产品改良设计是以市面上原有产品为基础,以消费者为需求,对原有的产品在总体价值上的提升和演绎。《产品改良设计》旨在通过具体的课题,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设计观念、设计创新方法和包括计划、调研、构思发想、分析、表达以及评价在内的整个设计流程,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1 教学中问题反思
1.1 教师要与时俱进
改良设计在保持原有产品生产工艺和功能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在外观、造型以及功能方面,对产品的局部做适当的调整,使得产品更能够适应人们生活的需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经济需求。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都随之变化。而改良设计的对象也就是所谓的原有产品,同时又随社会的经济发展、生活方式等变化而变化。如高龄者生活形态问题、空巢青年问题、认知障碍群体等问题,都是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兴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引进新的理论知识,把最前沿问题的解决方法带到课堂。
1.2 学生要积极参与
改良型设计与创新型设计不同,创新型设计是一种极超前的设计方式,所带的风险也是无法预估的。而改良型设计是绝大数企业规避创新风险而愿意选择的低成本选项,只需对上一代的产品的缺点改进再设计即可。对于产品设计和工业设计的学生来说,只要掌握改良设计的方法,积极参与设计是很容易在设计上取得一定成绩的。
1.3 提升调研能力
产品改良设计于培养学生系统地了解产品改良设计中的各个要素和制约条件,掌握用户调研、需求整理、价值分析、功能改良、功能评价、用户测试等一整套系统方法和产品设计程序。由此可见,即便是改良设计依然要对用户群体进行调研,并对调研整理分析。产品设计专业学生所学专业课众多,产品改良设计最为其重要的一门课程一般放在大二或大三学年,在产品改良设计课程前学生并没有系统的接触过一个完整的设计项目。学生对基础调研的态度不够端正,调研对后期产品设计的影响认识不强,不愿意深入调研只停留在网络文献,同时调研信息整理的能力也有待加强。
1.4 系统分析能力
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将纷乱的客观事物置于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中,使产品在技术、功能以及形态上建立一种联系性和统一性。学生在改良设计课程前,已经学习了像产品设计方法、产品语义学、材料与造型工艺等专业课程,理应对设计项目有更系统完整的分析能力。由于学生并没有实战经验,不熟悉市场情况,对产品结构和技术了解只停留在课本所学的一点东西,材料结构对形态的限制因素更是少之又少。不注重用户群体和竞品的调研观察,调研信息的分析能力和整理提炼不够充分,导致提出的方案定位不明确,抓不住重点进行创新。
1.5 强化理论知识
产品改良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一方面是其抽象思维能力不如形象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艺术类的学生相对基础还是较为薄弱。学生上课的时候喜欢丰富的图片和案列讲解,这种方式虽然能获得设计感知能力,但没有理论知识的支撑,就如同行尸走肉般无反手之力。在理论授课方式上,还是要加强理论知识的灌输,可适当增加实践课程,学生通过实践反思达到掌握理论知识的目的。
2 教学方法
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其学习能力和专业基础都受专业特性的限制,高中时文化课成绩普遍不如工科类专业的学生,但其绘画能力和动手能力相对较强。对于艺术类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和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应因材施教,授予不同的学习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技能。产品改良设计课程实践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艺术类的学生还是工科类的学生,都适合使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2.1 讲授法
产品改良设计不同于其它课程的学习方法,对重要的理论知识和学习方法应采用讲授的方式提前告知学生,如系统分析法和多层次分析法,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加快速直接的掌握每节课或者每个项目的要点,有充实的理论基础也便于学生在实践中对知识的掌握和反思。
2.2 讨论法
设计类专业授课时,课程相对传统理论课程比较活跃,尤其对于改良设计这门课多是实践教学,讨论法能有效的集思广益。改良设计这门课程课时有限,如果不按小组合作完成的话,每个人耗时多不说还不一定出效果,小组合作的形式不仅能够缩短整个项目的时间,还能让所有人都参与其中。小组合作中涉及到讨论法,可以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锻炼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的配合能力以及沟通信任和团队的协作能力。
2.3 案例教学法
教师介绍经典案例的设计过程,再由学生对团队设计目标案例进行讨论分析,作出市场判断和设计评价。对于改良设计这门课程,案例教学法尤为重要,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区别创新设计,掌握改良设计的设计方法和要点,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不同的案例教学法,对不同产品部位部件拆解分析,通过测绘能进一步了解不同部位或零件的功能效果,这无论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还是知识面都是一种扩展。通过红点奖、IF和IDEA等获奖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去关注如何在设计中找准定位和更好的服务目标群体。
2.4 情景教学法
基于产品基本形态的改良设计并不是对产品进行盲目改造,而是通过用户研究找到用户对现有产品的不满之处并优化,尽量缩小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通过情景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重视对用户的调研,不仅仅停留在网络上文字、图片和视频的调研,而是真正的学会田野调研法。尤其是产品形态的改良设计,要结合不同的人群,结合人机工程学才能找到更完美的设计方案。如同样是日常生活中的衣夹产品形态改良设计,正常群体在使用夹子时是感受不到也想不到手骨关节炎患者使用时的疼痛,对于这个案例就可以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对用户实地采访,对手指关节炎患者感同身受般的观察和分析,学生不仅在轻松自在的环境中达到教学目标,在使用情景中发现问题才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
2.5 实践教学法
对于设计类专业来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重要标准,尤其是改良设计这门课程。改良设计的设计目标在市场是早已存在的,市场价值是可估的,产品的功能形态,包括“人—机—环境”都是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得到的。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安排外出考察课程,去一些有名气的设计公司参观考察,甚至可以与设计公司达成产学研基地,帮助学生更快的了解用户使用流程、调研分析流程和实际设计流程等。没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在课程中多引入案例或通过让学生参加比赛来促学。设计类学生应当多学多练,在大四实习期间要鼓励学生外出实习,实践能补充课堂中实践缺失的补足,为其后期的不也设计做好准备。
3 结语
改良设计不同于其它设计形式,它是对原有产品拆解再优化重组的过程。每一个产品拆解出的零部件都有其各司其职的功能,功能是用户需求的体现,是决定产品形式的重要依据。那么产品改良设计一定是对原有产品每一个零部件的材质功能分析,对用户群体人机需求的研究,也是对产品外观颜色形态等再美化的系统化设计。以上所提出的教学方法不一定是尽善尽美的,仅仅是本人教学经验的总结,也并不一定适合每所课程院校,但相对来说较适合《产品改良设计》这门课程。这几种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能让学生准确抓住产品重点缺陷进行改良,提高学生系统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改变教师原有的授课形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能为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作者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