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ESP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19 22:28:16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132 次

ESP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研究

文/陈东旭

 摘要:ESP(专门用途英语)是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的,是英语作为二语或外语教学的分支之一。现阶段通常是指,参考“最近发展区”,教授大学生或已经就业的人的特定的词汇和英语技能,如:科技英语、旅游英语和学术英语等。本文着重论述了需求分析和语域理论。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学术英语;需求分析;语域

Hutchinson 和Waters (2002:17) 比较详细地介绍了ELT(英语教学)的分类,在Hutchinson 和Waters (2002:17)的分类中,ESP以GE(通用英语)的分支出现,区别于小学、初中、高中和高等教育中的以“应试”为应用目标。Hutchinson 和Waters的观点虽然听起来略显绝对,即使当今极少部分学生学英语可能也是为了出国学习、旅游甚至日常交流等,但就绝大多数英语学习者来说的确如此。

英语课程之所以出现在我们的教材当中,说明有“需求”。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确定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 “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 1)。我们知道,只有当需求(力)和目标(运动方向)是大体方向一致的时候,才能加速这一过程。如果只谈ESP和EGP最根本的不同的话,就是ESP的需求更加精确。需求可分为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如:有些学生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而并不是对学习本身感兴趣。而有些学生恰恰相反,学习本身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奖励。相比于EGP,ESP更能调动学生的内部需求。更能加速学习的过程。

布鲁纳提出的动机原则包含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和互惠内驱力三部分。因为ESP本身就是以学生需求为引导的,所以ESP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也就是要循序渐进,先设立EGAP,再开展ESAP。互惠内驱力给我们的启示便是教学方法上的注意-尽量不让学生单打独斗,而是组成“对”、“组”等。后面两点由于篇幅原因,本文不作详细论述。

马克思曾经说过:“From each according to his abilities, to each according to his needs.”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可能这个也是英语教育的最终理想吧!

“语域”在百度百科中的定义为:语言使用的场合或领域的总称。在《语言与语言学词典》中的定义为:具有某种具体用途的语言变体。Hatim (1990)则将“语域”定义为:使语言行为运用于某一特定活动类型、正式程度的一种倾向。

根据韩礼德的解释,“语域”的三个变量包括话语范围(field)、话语基调(tenor)和话语方式(mode),上述三个变量也称为“语场”、“语旨”和“语式”。 “语域”是上述三个变量的综合体现。语场(field)

指正在发生的事,即言语活动所牵涉飞范围,包括 政治、科技、日常生活等。语旨(tenor)指的是讲话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交际的意图。语式(mode)指的是言语交际的渠道或媒介。人们通常把语式简单地分为讲话和写作两种方式。

韩礼德说过:“语域理论既简单,又很有效力。”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体会一下“语域”的效力。

当我们看到外国朋友穿的很好看时,容易脫口而出: You look so handsome!

这时候却看到对方尴尬地笑了一下,到底怎么回事?

原來英文中的handsome跟中文的“帅”用法不大一样,handsome通常是指对方很有吸引力,不适合用來称赞对方的外表或打扮。

比较具体地道的说法可以是”Nice shirt!”或是“Wow, you look sharp today!”等。

语域分析与对比分析在某些方面是吻合的,我们既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词汇差异上,例如科技英语中名词复合词的频率较高,如autocontrol (自动控制),bioelectricity (生物电流)和 cyberspace (网络空间)等。也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语法上,如科学英语中被动语态结构的发生率较高。

语域分析是分析ESP课程语言需求的必要的一步。在课前,做好语域分析可以指导教师选择和准备材料,这些材料应以内容的效度为依据,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中,语域分析也可以监控课堂活动是否在“专门”的进行。在课后,语域分析可以用来校对学生的文档,可以用来提醒学生监控自己的操练。有了足够的操练-输入、输出和思考,就会向习得目标语域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 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J].外语界,2016(03).

[2] Hutchinson, T., & Waters, A. (1987).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Cambridge Language Teaching Library).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i:10.

[3] Halliday, M.A.K., McIntosh, A., & Strevens, P. (1964). The Linguistic 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 London: Longman.

[4] Halliday, M.A.K., & Hasan, R. (1976). Cohesion in English. London: Longman.


基金项目:本文系高职艺术设计院校ESP课程改革研究(编号:2014JGB428)。

(作者单位:北海艺术设计学院)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