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在新媒体视域下的积极应对方式
文/董凤珍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基于互联网络的新媒体技术给人们的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是指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包括数字电视、数字杂志报刊等。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新媒体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大。作为年轻一代的大学生通常走在时代的尖端,善于接受新生事物,是新媒体技术应用率最高的一个群体,甚至可以说,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抓住当前的新媒体环境,构建全方位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世界观。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
我国从改革开放开始,一步步的融入到全球化的发展中,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在经济上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文化上,西方的一些思想涌入到国内,对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了不利影响。当今高校应当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创新,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的需要。针对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高校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1 新媒体技术对高校思政课程的意义
目前,我国高校都会开设思想政治课程,这是由我国的社会性质决定的,也是让青年学生更好的了解党的思想,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指导学生之后的生活。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让学生树立信念,人的本身不应当只有物质生活,还应当有精神世界,精神追求应当超过物质追求,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时代中面临的主要困境
网络世界中的大学生更加的理想、自由、真切,大学生都喜欢沉迷在网络世界中。网络世界的出现不仅仅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的领域,还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网络世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思想,有的是积极思想,有的是消极思想,这些思想都在逐渐的影响着大学生。在国内一部分人通过手机、网络等宣传不良信息,传播虚假消息,有的甚至从事违法活动,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单纯,很容易受到诱惑,出现一些不合理的举动,甚至引起大规模的非理智行为。
在新媒体时代中,学生使用微博、微信等软件进行交流,学生交流过程中都是匿名形式,缺少必要的监督和约束,使得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缺少引导,沉醉在虚拟世界中,和现实世界发生了脱节现象,阻碍了学生的发展,高校在教育改革中行动缓慢,往往是被动的接受新媒体,难以追赶新媒体时代中变化。学生通过智能手机等设备就可以获取到各种信息,但是网络世界中的信息大部分都是走马观花,学生难以真正记住一些对学习有帮助的信息,并且在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中不断切换,对学生的思考和身体健康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3 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在新媒体视域下的积极应对方式
3.1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教育的科学性、合理性
在高校政治教育工作中,很多的高校依然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教学过程中依然是以教师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热爱。针对此类现象,教师应当积极改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平等的和学生进行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启用年轻教师,年轻教师在思维上和学生代沟较小,在教学理念中,青年教师更加先进,给青年教师足够的信任。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鼓励青年教师进行研究,大胆的进行探索,对青年教师进行定期培训。
3.2 主动发挥新媒体优势,提高高校学生的媒体素养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在思想上重视新媒体,对教学方式进行改变,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新媒体技术,并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新媒体技术为依靠。大学生处于青年时期,正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复杂的信息,学生会被一些信息迷惑。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媒体素养,让学生学会区别信息,汲取网络世界中有利的养分,避开错误的思想言论。首先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客观理智的看待外部信息,具有分辨能力。第二高校要开设相关的课程,帮助大学生媒体素养的养成。可以邀请社会学者、其他高校教师来学校进行讲座,让学生在讲座中提高媒体素养。第三注重学生的实践,鼓励学生去社会中实践,例如做一些调查报告,或者充当一次媒体记者,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网络信息的来源。学生还应当具有引导舆论的能力,引导其他人健康的进行交流,从而实现新媒体环境的优化。
3.3 完善专业教师队伍,实施工作理念的渗透式教育
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做到以下的几点,首先要不断的学习,更新所学知识,做到紧跟时代发展。学习新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应用新媒体技术,这样才能在新媒体阵地中站稳脚跟,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一个专业素养较高,熟悉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大教师队伍。第二教师要在思政教育中做好服务管理,整个其他高校的教育资源,建立完善的制度,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监督,从根本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服务,解答学生思想上的困惑。
3.4 加强经典价值观传递,调动学生活动参与度
在大学校园中,很多学生忽视了经典书籍的阅读,学生阅读水平较低,难以在书籍中汲取精神食粮,针对这样的现象,高校可以在微博中发布一些优美的诗词,或者经典片段,吸引学生进行阅读,学生在对某一内容感兴趣之后,就可能继续阅读整本书籍,可以逐渐影响学生的阅读习惯,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此外还可以开展一些公益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部分大学生在生活中存在一些不好的习惯,例如乱扔垃圾,言语粗鄙等,根据某一现象展开公益活动,对学生中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鼓励学生改掉自己的不良行为。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影响了未来中国的发展,在新媒体时代中,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高校的进步,为未来中国的发展提供一份保障。
参考文献:
[1] 何文曦.新媒体在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智库时代,2019(35).
[2] 赵家和.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8).
(作者单位:辽宁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