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文/李晶晶
摘要:分析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设置的背景及重点和难点,在此基础上,探究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设置的策略。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2019学年两学期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建设为例,结合具体的个案分析,提出摸索新教材、设立新课堂、运用新谋体、创造新环境等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课程
“一带一路”的发展使得英语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语言状况不同,语言支系较多,致使沿线各国的经贸合作、人文交流之路并不顺畅。语言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其本质决定了语言建设是“一带一路”的基础工程,关键在于语言人才的培养。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语言交流不畅的情况下,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乃大势所趋。
1 英语跨文化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内涵丰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跨文化能力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效地、恰当地交往的能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也就是说,跨文化能力与语言文化密切相关。文化是孕育语言的沃土,语言是承载文化的符号。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鉴于此,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主阵地非外语教学莫属。因此,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语言教学而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外语教学的高级目标,尤其是英语跨文化教学,任重而道远。
2 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分析英语与汉语不同的语言文化交流背景,充分讲解英语单词的音韵组合和英语字词之问的对比,加强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充分讲解西方社会不同现象的文化内涵、思维内涵和社会价值、社会习俗。西方社会,宗教信仰和社会风俗与东方有着很大的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正确解读文化差异。
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注重的是针对学生英语字词与语汇层面上的讲解与联系,促使学生形成英语听、说、读、写基础之上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但是针对学生跨文化的理解与运用层面的教学则比较缺乏,导致学生在更深层的语言理解上感觉难度较大,文化障碍所形成的瓶颈对于英语教学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阻碍。语言运用最终是文化的体现,如果对于英语本身所处的文化缺乏一定的了解,那么在英语过程中必然面临一些阻碍,甚至会因错误而引起争端。
3 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分析
3.1 采用跨文化培养的方式改进大学英语课堂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是采用单元教学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于英语语调、语法与语音的学习与运用,注重对于英语词汇的搭配与使用,注重学生应试教育能力的提升,但是对英语文化的教育不够重视。因此,可以采用跨文化培养的方式改进大学英语课堂。
3.2 增强教师的跨文化能力和意识
大学英语课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首先依赖于教师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提升。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要意识到跨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自身要拥有跨文化交际意识。转变教学思路和模式,焦点从语言知识和技能培训转为语言知识和技能培训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的模式。这样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教师还应主动积极地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储备。这种文化知识的积累不仅包括英关国家的文化知识,还应包括本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本国文化知识的积累可以通过教师自身的阅读学习或参加工作坊来实现,而这一点正是很多大学英语教师忽略的内容。在英关文化知识的积累方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可以到英关国家进行长期或短期的学习,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真正体会口标语言环境下语言的实际使用。即使没有机会亲身体验英关国家的生活,教师也可以通过积极参加文化培训讲座,组织教师进行探讨或与外籍教师座谈等形式促进自身的学习,或者利用互联网的便利,积极武装自己。
3.3 开设专门的跨文化交际类课程
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可以涵盖专门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在课程设置中,一年级开始开设基础英语课程,强化学生的英语基本能力,把跨文化交际类课程放在二年级。跨文化交际类课程以讲授英语语言国家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知识为主。国家层而的文化知识可以按照主题模块开展教学,包括观念类文化、制度类文化和物质类文化三方而的文化。跨文化交际知识在行为层而上应该包括英语交际风格和行为方式,在一定的语境中如何恰当得体地运用英语能力。此类课程以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技巧的实际应用能力,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为主要教学目标。
3.4 运用新谋体
在形式上,将微课堂理念引入教学,注重信息化和新媒体的应用。教材每个单元最后有根据课外阅读材料生成的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学生可以直接获取视频、音频、文字等相关内容或延伸内容,进而充分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学习,结合课堂所学进行整理,轻松了解更全面的跨文化知识,使学习更有效。此外,为了配合学生的课堂及自我学习,以每个跨文化班级为单位,教师为学生建立微信群,加强课后沟通、交流,并发布作业等各项学习通知。当学生有问题时可以随时询问,教师线上及时回复。在这一过程中每个班级群都会配备一位留学生,规定每周二和周四晚上八点至八点半或九点,群内学生用英语和留学生开展积极的沟通,他们或提前准备有关跨文化的各种问题,或根据留学生提出的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既锻炼了口语交流能力,又提升了跨文化思维能力。当然,对于羞于开口的学生,教师在后台要加以鼓励,促进整个活动顺利、高效、持续进行。新媒体的运用适应当今数字时代的发展潮流,作为辅助手段对跨文化交际课程设置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结束语
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是跨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有机结合”的思想体现。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总体目标应该是: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教师不应满足于只言片语地介绍文化知识,而应积极探索跨文化交际课程设置策略,真正做到让学生广泛接触文化阅读材料,增强文化自觉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开阔视野,在学习、比较、思考和借鉴中提升国际文化素养,成为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双玉.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探讨[J].长江丛刊,2019(26).
[2] 范静.浅谈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新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J].海外英语(上),2019(10).
[3] 赵海旭.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8).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州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