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形式构成
文/田远锋
摘要:中国工笔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近千年传统的积淀中,产生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形式,纵观历史,中国绘画并非以形式美见长,但在百年艺术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特点的形式美,随着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中国工笔画在他传统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吸收了西方绘画的造型原理和构图原理,在造型观念方面出现了新形式,工笔画的构成元素也不断的丰富,可以说现代绘画在形式上的繁荣远远的超过之前的任何时代,进入新时代,工笔画从逐渐衰落的境遇中开始了新的发展历程,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是当代工笔画发展中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当代工笔画发展借鉴了外来艺术的装饰元素,将其融入中国传统绘画语言中,为工笔画注入了现代气息。
关键词:当代工笔人物;形式构成;装饰性;技法
1 当代工笔画构图中装饰性对形式美的影响
构图即画面的形式美。构图受画家构思的统领,要充分表现画家内心世界,就必须创造出“有意味的”的构图形式。绘画中的构图是一种形式概念。构图在绘画中呈现的格局可以说是千变万化的,画家可以创作出任何适合自己想法的构图。1.1 装饰性在当代工笔画画面中的影响当代画家尤为注重装饰性在画面中的表现,因为装饰性能够增加画面的形式美感,还能促进画家个人风格的突出。绘画作品的形式美感关系着画面整体给人们带来的视觉效应。而中国工笔画形式美感的塑造主要通过画面中的装饰性元素来体现,当代工笔画画面的装饰性不但可以打破传统程式化的特点,而且还可以克服僵硬呆板的模式,促使画面的内容与表现形式相互统一,随着时代历史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影响,当代画家更加注重个性的表达,绘画风格各具特色,这也是当代中国工笔画的装饰性审美意趣越来越浓烈的一个重要的原因。1.2 现代建筑物在工笔画中的装饰作用现代工笔人物画中建筑物的装饰运用反映了大众审美的需求,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有的艺术体系和审美观念,但是每一种审美标准的确立,都反应了那个时代的大众化的审美标准,和社会面貌的形式。尤其是新时代的工笔画家们,他们通过引进西方的材料技法,借鉴各个画派的思维观念,创新出一系列适合表现都市题材的材料技法,走上了一条新型的工笔画创新之路。而画面中现代建筑物的运用使得画面的形式感更加丰富,画面的构成也有很强的冲击力。并且在画面构图中起到补充不足的作用,使画面更加的饱满,建筑物的运用打破了传统的程式化构图模式,使画面的从单一的平面化像多元化的二维空间转换。1.3 对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装饰形式发展的思考随着当代中国工笔画不断变革与创新,中国传统工笔画的绘画观念已渐行渐远渐远。当代中国工笔画的发展受东方各门类艺术的影响,激发了艺术家们新的创作思维,丰富了中国当代工笔画的表现层面,创造出了新的表现语言,使画面在新时代下展现出了新的时代语境。但是有些画家过度的重视这些新的绘画观念以及新材料,使当代中国工笔画丢失了本民族的艺术精髓,忽略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真正内涵。当代的艺术家们为了增加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形式感的装饰更是五花八门,就是为了突显自己的个性表现,使自己的绘画作品达到与众不同的效果,过多的吸收外来文化,而失去了传统绘画的笔墨精神。由此看来,这就提醒我们在接受新鲜事物的同时,要注意把握一个度的使用,要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探索与创新。
2 多样技法在当代工笔人物画中的形式体现
技法的运用关系着艺术形式的出新和艺术作品的形式美感。艺术的表现必须要有呈现思想的元素符号,而多样技法的引用使得艺术表达有更加丰富的表现力,学习中国画,不但要吸收传统经典,而且要寻求其他的表现技法。通过对自然界体验观察,探索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哲理外总结出新的技法。我们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法”不创新,艺术生命也就停止了。2.1 多样技法对刻画质感的补充丰富了画面的形式语言质感,在绘画领域指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段对画面造型艺术构成的具体体现,表现出不同物体所具有的特质,“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环境的改变和多样生活物品的出现,所呈现出的质感应有尽有,充斥在人们周围的新奇事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画家的创作诉求,部分画家试图通过各种各样的技法来达到想要的画面效果,再现物象的质感、属性。例如处理当下的建筑、衣物、器皿等生活用品的质感时,如果画家单纯运用传统的技法很难达到逼真效果。在追求物象形似、质感表达、视觉冲击和画面效果丰富性上新技法有较大补充。
2.2 多样技法拓展了画面的形式美感
多样技法的广泛应用,使得工笔画的形式和技术手段更为丰富,也为工笔画的发展拓宽了道路。线是中国工笔画家造型表现的主要元素,是构成传统工笔画技法的基本手段,勾线设色是传统工笔画的基本步骤。当代工笔画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表达的工整细腻,而是拓宽了技法语言。传统工笔画描绘画面线的运用有很多讲究,如“曹衣出水”“吴带当风”“十八描”等丰富样式,我们在表现对象的形和质时要加以分析和研究,灵活运用,探求运用线的规律,而不能生搬硬套它的形式。因为现代人的服饰款式、质地与前人大不相同,加上现代人审美观念的变化、生活形态的不同,所以在线的处理上有时要摆脱传统的固定模式,如果完全按照传统的方式去描绘对象,画面感觉会变得牵强。因此在工具和材料的运用上有了很大的拓展。
3 结语
工笔人物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它的发展道路上,对其经验的总结和新构图形式新技法的钻研探索是没有终点的。因为在不同的阶段人文思想认识和审美构架,会有新的标准,从而也影响着构图的形式美和画面的技法构成的方法。总结和学习工笔人物画构图中的形式 美方法和新技法的运用,才能在相对发展变化的时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营建新的画面形式美感。 当代的工笔人物画的形式美感,符合当代的审美风格,所以我们从生活中获取灵感和启发思维,钻研出更富新意的形式美,从而创作出时代审美需要的工笔人物画作品。近当代多元化的艺术氛围,对绘画作者而言,即有资源丰富的优势,也有对鱼龙混杂的资源理智区分取舍的挑战。只有明确方向,区分好坏,认清时代审美风格,不盲目跟风,才可以推进工笔人物画取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邵洛羊.中国美术大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2] 庞薰琹.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3] 蒋采萍.中国画材料应用技法[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