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0-05-27 22:41:42        发布人:王奎        浏览次数:184 次

主编QQ:2373735031  276088961

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文/王奎

摘要: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评价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为了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还在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中,笔者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过程  

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对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尚处于探索阶段。信息技术和其他课的差异性较大,不能照搬其他学科的评价方式,而应该有一套适合本学科特色的评价方式,要力求避免传统评价中的缺陷,完善和创新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更应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评价。下面结合本人的实践,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更科学、合理地评价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1 反思现状,正视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对评价认识不足  

许多家长、学生认为信息技术目前没有成为中考、高考学科,这门课程并不重要,在中学尚且如此,在小学阶段就更未引起重视了。很多地区的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未作为一项教学工作进行系统研究,从而忽视了对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

1.2 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评价内容只注重结果  

就目前我市各小学而言,信息技术的开课率还是很高的,但由于没有统一的评价体系,各校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有的学校为了应付某些考试,沿用了传统课程(如:语文、数学等)的考查方式;有的学校没有考试,放任自流,造成学生学习的时候只关心自己感兴趣的上网、聊天、游戏等;还有一些学校虽然在信息技术考核评价中增加了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考试评价(即上机测试)。

1.3 评价方式的现状急需改革  

我们除了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评价外,还应注意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掌握后能否进行知识的整合创造。因此,需要一种既适合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又能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乐于学习的新颖的评价方式。  

2 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实施中的应对措施  

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原则是有助于学生信息素质的全面发展,根据信息技术课本身的特点以及原有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使用了以下一些做法:  

2.1 引入“无纸化”的考试方式  

这种考试方式本身就是对学生操作水平的一次检验,不仅考查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对学生对实际操作技能也做出了比较客观的评价。  

在实际操作“无纸化”考试方式时,由于尚未建立一个完整的考试系统,目前笔者只是自己建立一个简易的在线测试系统,系统中的题目也较少,还处于一个试验阶段。  

2.2 自制电子作品考试方式  

即要求学生使用计算机创作多媒体作品的考试方式,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及应用。教师在给定了范围与评定标准后,由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己动手收集资料和素材,完成作品并存盘交给教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就进行这样的考试。例如:在完成PowerPoint模块教学任务后,要求学生以春节或元旦为内容,以简单的文字、图案制作一个演示文稿。学生对这种考试没有过重的压力,自制电子作品考试方式的实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3 结合Blog建立“电子档案”  

对于每个学习阶段,评价的重点就是学生在这一个阶段都学到了什么。在这部分评价中,学生需要在每一阶段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完成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作品。  

Blog是近些年迅速兴起的一种操作简易、方便快捷的网上空间。每班学生之间通过Blog链接,建立起学生Blog群,从而形成了一个网上交流平台。Blog给每位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空间,以可视化的形式记录了学生学习的过程。笔者让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学习完成后,结合完成的作品写一些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以及其他同学、教师对自己作品的评价等等

2.4 自评、互评与师评有机结合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对中高年级的学生评价坚持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体,教师评价为主导的原则,在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尊重学生,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通过学生的自评和同学间的互评,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实现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由于学生自评、互评,对学生而言压力相对较小,学生可以充分地交流自己在制作作品中的经验,从而使学生有清楚的自我认识,从而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2.5 评价分层  

对学生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如学习兴趣的差异,操作时间的差异等,导致学生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差距较大。就我校而言,学生的差异也是比较明显的,在评价过程中必须正视这种差异,对于各层次的学生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评价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根据学生分层的实际,看学生在该层次中有没有达到目标。同时,评价要注意鼓励性,对不同起点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任何进步都应给予恰当的认可与鼓励。这样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从而保持他们良好的心态和学习的自信心。  

3 实施评价过程中的体会与反思  

信息技术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不同在于,它的评价过程较长,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应看重评价过程。比如在完成一个综合性作品中,学生要完成信息的收集、分析、加工、处理和信息的发布,这些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要充分肯定关注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总之,我们应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在教学评价中要以促进学生学习为原则,应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创新实践,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以上是笔者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点自己的做法与体会,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希望能得到同行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杨淑筠.对“课堂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的结构和基本概念的认识[J].云南教育(继续教育版),2005(04).  

[2] 王坤敏,刘红艳.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中的“作品评价法”[J].中国电化教育,2003(05).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庐山路小学)  


主编QQ:2373735031  276088961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