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QQ:2370087988
浅谈唐代书法教育对现代书法教育的影响
文 /丁汝佳
摘要:唐朝是我国书法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其实行的书法教育体制与书学理论的成熟造就了唐朝书法的繁荣景象。唐代书法教育模式也对后世书
法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启示,直至今日仍对完善现代书法教育体系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唐朝书法教育制度;现代书法教育制度;影响;发展
华夏书法艺术的觉醒自东汉至魏晋南北朝达到了第一个顶峰时期。
一批优秀书家如钟繇、王羲之等的出现使书法脱离完全实用性进而蜕变成
为一门独立艺术。行至隋唐,书法艺术又迎来了第二个繁荣阶段。唐代以
无懈可击的法度把书法推向了又一个艺术高峰。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唐
代书法教育,唐代书法教育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唐代书法教育制度
纵观几千年的书法历史长河,唐代的书法无疑是一座不可漠视的高
峰。而这背后依靠的则是当时完善的书法教育制度和书学理论的指导,理
论与实践结合造就出唐代书法教育的繁荣景象。
1.1 唐代书法的官学教育
从隋代开始,官方高等教育把书法独立成科,但隋代书学未能确立
发展。直至唐太宗时期,书法教育得到了重视和完善,最终完成了书学的
建立,为书法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
唐朝六学中设立书学一科专门培育书法专业人才。地方上的官学也
大多效仿中央的教学体制,强调书法教育。除了单独设科,唐代还设立弘
文馆承担书法教育以及整理修复古籍等任务,对书法的要求极高。弘文馆
书法教学具有权威性,对社会上习书有极大的导向作用。除此之外,唐代
科举考试中明书一科就是选拔擅长书法的人授予官职。书法在广大读书人
眼中变得尤为重要,书法教育也愈发被重视。
1.2 唐代书法的私学教育
私学教育是唐代教育制度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主要靠家传师授的
形式来实现,代表了唐代社会书法教育。唐政府对私学采取鼓励政策,官
私学生学成后均可经过考试予以承认,授予官职,这使得私学在唐代教育
体系中的地位十分突出。
1.3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唐代丰富的书法理论也对书法教育产生了指导作用。例如孙过庭《书
谱》揭示了书法艺术的本质和许多规律,欧阳询的《用笔论》对书法笔
法进行剖析……唐朝优秀书家在前人书学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并创新发
展,形成了完整的书学体系。这些优秀书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取得
了辉煌成果。
唐朝书法教育中的官学式教育与家传式教育相结合,使书法教育在
唐朝达到了顶峰,加上当世书家对书法思考而总结出的书论,对唐朝书法
教学起到了指导意义。三者结合,对后世书法教育影响深远。
2 现代书法教育
清末民初,“西学东渐”成为时代潮流,青年一辈普遍认为毛笔字是
顽固陈旧的陋习,“钢笔字”慢慢取代毛笔字成为流行的书写形式。新文
化运动后,中国传统书法艺术被列入“陈腐”之一,书法教育失去独立学
科地位,逐渐被人们所忽视。“微机时代”来临后,人们对常规书写质量
要求降低,书法教育渐渐衰落。
2.1 现代书法教育的衰弱
近代西方文化传入的使汉字的书写工具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硬笔逐
渐代替软笔成为常规书写方式,书写工具也相应的从毛笔改为钢笔、圆珠
笔等。在现代教育中,学校课程种类增多、学生作业负担重,书写速度较
快的硬笔更加适合日常书写,人们书写的重心也从重“质”慢慢重“量”。
对于书写质量和书法审美的忽视使得书法教育渐渐退出了学校教育。
2.2 现代书法教育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繁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新
走入人们的视线,作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书法也渐渐活
跃。书法教育作为美育也被国家重视起来,国家对书法的重视与人们对书
法的推崇为书法教育带来了发展的契机。
2.2.1 学校教育。1962 年,著名艺术家潘天寿先生赴日本考察后,
参考日本高等书法教育体系,建议中国高校设立书法专业。随后,以浙江
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为首,高校书法专业逐步建立并根据高校类型的
不同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据统计,目前招收书法方向本科专业的
国内高等院校已达到 200 多所。各高校依据立足自身学科背景,逐渐完善
各自的书法专业教学体系。
近年来,教育部愈发关注书法教育的发展,先后印发多个文件明确
书法教育相关课程的开设要求,加强书法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并编写书法
教育教材投入使用。多举措并行使书法教育在近年来飞速发展,其地位在
教育体系中也越发重要。
2.2.2 社会发展。1981 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后各省市的书法家协
会随之成立,各级书协纷纷组织举办书法展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
书法展览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形成了书法界百花齐放的局面,在社会上
引起强烈反响。各类书法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这类社会书法教育为
对书法感兴趣的大众提供了更多学习书法的途径,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
现代书法教育的普及性。
3 唐代书法教育对现代书法教育的影响
唐代书法确立了书法在我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对后世书风产
生了深刻影响,而唐代书法教育体系也是后世书学教育的楷模典范。
3.1 客观环境
客观文化事物的发展离不开当世社会官方政策与制度的制约。唐代
统治者对书法的大力倡导促使唐代书法教育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 ;书教并
重、官私并行互补的政策使书法教学深入全社会,为其繁荣景象的出现提
供了客观的社会环境。
当今社会,教育制度必须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繁荣背景和社会重视下
才能有一个广泛的发展空间。首先,需要进一步完善各阶段的书法教育体
系,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应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其次,在高等教育阶段,
除了完善高校书法专业教学体系、培育各类书法专业方向人才外,还应该
加强其他专业学生书写质量要求。
在社会教育方面,唐朝的书法私学教育作为官方教育的补充对书法
教育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而当今书法培训班老师水平差距较大,审核
和加强书法培训老师的教学质量问题迫在眉睫。
总的来说,在书法教育实践上,唐朝具有全民参与的特点,名家书
法为代表的主流书系与民间书法共同组成了唐朝书法繁荣景象。所以在当
下社会我们一定要注重书法教育的普及度,重视全社会的汉字书写教育,
并通过展览等方式提升全社会的书法审美水平,建立书法审美评判体系。
3.2 理论实践结合
书法教育必须依托于学习研究历代的书法名作和书法理论。唐代理
论总结和实践创新结合为其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所以在现当代的书法教
育中,也必须要在古人优秀理论经验中结合技法与教学上的具体实践,总
结出符合当代情况的理论体系。现代科技的发展影响着教学手段,电子课
件代替板书在课堂上运用的愈发广泛,如何把科技与实践相融合是目前最
值得思考的问题。现代书法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更好的推
进书法教学的发展。
4 结语
唐代书法教育的繁荣对于我们当代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繁荣书法艺
术、完善书法教育和培养书法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书法教
育政策体系仍在发展当中,但书法必定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中不可缺
少的一环。所以,作为书法专业的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一定要担负
起文化复兴的重任,借鉴传承唐代书学文化教育制度体系以及历朝历代优
秀经验,努力将书法艺术发扬光大!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书法学院)
主编QQ:2370087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