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浅析唐朝到宋朝钟馗画发展历程及特点
发布时间:2020-08-08 18:11:39        发布人:陈璐        浏览次数:226 次

主编QQ:2370087988    2980594196

Literary theory to explore 文艺理论探索

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5

浅析唐朝到宋朝钟馗画发展历程及特点

文 /陈璐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唐、五代、宋三个时期钟馗画的对比研究,选取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结合特定的时代背

景论述该时代的钟馗画的特点及钟馗画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钟馗 中国画 宫廷绘画 民间绘画

1 唐、五代时期钟馗画

古代钟馗画的流行和发展按时间可分为唐、五代、宋、元、明和清

几个时期,完成了由宫廷绘画到民间绘画再到文人绘画最后到多样化的发

展。唐、五代时期关于钟馗故事的绘画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包

含钟馗和钟馗小妹、钟馗妻子的绘画作品,另一类是于钟馗捉鬼所相关的

绘画作品。

唐代画家吴道子所创的“钟馗样”于钟馗画的形成和发展上有着十

分重要的作用,自吴道子开始,钟馗画逐渐成为中国绘画的重要画题之一。

有关于“钟馗样”的相关记载可见(宋)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其提

到“钟馗样”的钟馗形象 :“衣蓝衫,鞟一足,眇一目,腰笏中首而蓬发,

以左手捉鬼,以右手抉其鬼目。笔迹遒劲,实绘事之绝格也。”这是记载

“钟馗样”最早的资料。意思是钟馗身穿蓝衣,有着一只兽脚和一只瞎眼,

面目威严恐怖,伸出左手择鬼目,钟馗形象被吴道子刻画的惟妙惟肖。“钟

馗样”并不为人们所熟知,我们知道吴道子的“吴家样”,而“钟馗样”

也是由吴道子创立的并受人们喜爱的图形样式,吴道子的“钟馗样”影响

了宫廷、民间、文人士大夫等不同领域的与钟馗形象有关的绘画。只是由

于这个样式仅仅适用于画钟馗而不适用于其他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加

上流传下来的作品少之又少,因而这一样式才不被人们所熟知。从吴道子

其它的绘画作品中大致可以了解到“钟馗样”绘画技巧上的基本特色,他

笔下的钟馗画的线条应像“莼菜条”,同时也应具有“吴带当风”的特点。

在同时期敦煌莫高窟的宗教人物形象中也能发现很多类似的形象,可以推

测出“钟馗样”中钟馗大概的形象特点。

宋代沈括的《补笔谈》中记载了“钟馗样”,大致意思是说玄宗诏画

师吴道子画钟馗为之驱赶梦中的鬼怪,吴道子道子奉旨画钟馗,被玄宗大

加赞赏道 :“是卿与朕同梦耳”,道子进曰 :陛下日理万机、日夜操劳,又

因吃药影响了日常饮食,所以身体虚弱才有鬼怪入您梦中作祟,就由这钟

馗为陛下驱赶妖魔。果真玄宗的梦中再没出现妖魔鬼怪。皇帝十分高兴,

赏赐百金,说吴道子所绘的钟馗有驱鬼的功效,到熙宁五年的时候,又命

令画工大量绘制钟馗像,分发到文武百官手中,用于除夕之夜悬挂在家中,

驱鬼辟邪。由此可见钟馗形象在当时统治阶层的流行,还可以看出“钟馗样”

是钟馗画的一个主要范本。不仅如此,从吴道子的钟馗捉鬼图开始,中国

古代画家笔下的钟馗绘画的最主要的主题就是捉鬼,后来出现的钟馗夜游、

小妹出嫁等都是这钟馗捉鬼基础上延伸出来的。

2 五代时期钟馗画

到了五代时期,宫廷画家黄荃改进了吴道子“钟馗样”中的钟馗形象,

以满足王公贵族的审美需求。《图画见闻志》中记载这样一则故事,大致

意思是 :后主得到了一幅吴道子所绘的钟馗图真迹,后主认为如果将钟馗

伸食指改为钟馗伸拇指,会有更好的艺术效果。便命黄荃改动,黄荃认为

吴道子所画的钟馗形神具备,倘若在原画上改动反而失去了神韵,因此又

仿照吴道子的钟馗图另做了一张新画,遵从皇帝的旨意,将钟馗伸食指改

为伸拇指。由此可以看出五代时期的画家已经对唐代的钟馗形象加以修改

了。黄荃在传统的“钟馗样”上,改食指为拇指,发展了“钟馗样”同时

创立了钟馗新形象。但此时的钟馗画仍主要流行于统治阶级,为统治阶级

服务,钟馗以一个为君王服务的忠臣形象出现,因此钟馗的样式也是按照

统治者的喜好决定。

五代时期关于钟馗的绘画流传下来的寥寥无几,我们可以从有关记

载中得知这一时期钟馗小妹形象开始出现,例如周文矩绘有《钟馗氏小妹

图》、顾闳中有《钟馗出猎图》。钟馗小妹形象的出现大大丰富了钟馗画的

绘画内容,出现了钟馗小妹出嫁、钟馗携妹出游等经典绘画母题。从钟馗

小妹形象出现,就有大量画家开始画这一主题,出现了很多钟馗小妹的经

典形象,绘画中所体现的思想内涵进一步丰富。

3 宋代钟馗画

钟馗画经过唐和五代时期的不断发展,到了宋朝,一方面钟馗逐渐

开始成为民俗信仰,钟馗画开始从宫廷绘画走向民间绘画,出现了除夕挂

钟馗像的风俗。这可以说明钟馗已不再仅仅是帝王所需要的忠臣,还成为

了百姓家供奉的善神。另一方面钟馗画在宋代十分流行,题材多样,并与

民间艺术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与百姓日常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一些

画家还开始用钟馗来表现情感。因此自宋开始,钟馗开始呈现出十分丰富

的面貌,不仅有着祈福求平安的作用还寄寓了画家的思想情感。绘画内容

的世俗性、绘画题材的多样性和所蕴含思想情感的丰富性成为这一时期钟

馗画的重要特征。李廌在《德隅斋画品》记载了孙知微所画的雪钟馗形象 :

“破巾短褐,束缚一鬼,荷于担端,行雪林中”,从记载中可以发现画中钟

馗的形象并没有太大变化,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幅画的画评中写到 :“想见

武举不第,胸中未平 , 又怒鬼物扰人,擒捕击搏,戏用馀勇也”, 表达了

画家郁郁不得志,将钟馗作为抒发内心情感的精神寄托。除了孙知微的雪

钟馗外,宋代的钟馗画还有石恪的《钟馗小妹图》、李公麟的《钟馗嫁妹图》,

梁偕的《钟馗策蹇寻梅图》这些作品虽未流传下来,但从作品的名称我们

可以得知宋代钟馗绘画,在已有的画题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新的题材。石恪

的《鬼百戏图》中钟馗和钟馗妻子对坐饮酒,旁边有十几个小鬼演奏助兴。

这里多了钟馗妻子的形象,还出现了小鬼演奏乐器的场景,钟馗也离现实

生活更近,更具世俗化。相比之前的钟馗画,这幅作品少了恐怖、狰狞之

感,钟馗的形象更像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与妻子对坐饮酒的场景也同样

符合当时社会的时代特征,贴近百姓日常生活。另一值得关注的是,这幅

画中的小鬼是以家仆的形象出现的,与以前捉鬼主题的小鬼形象也有着很

大不同,这里的小鬼少了几分丑陋狰狞,而像钟馗一样被赋予了人的某种

特征,这很大程度上的体现了钟馗形象由神向人的转变。宋代李嵩的《骷

髅幻戏图》,描绘了儿童观看见傀儡戏的场景。李嵩作为宋代风俗画的代

表画家,他所描绘的大都是当时社会中百姓喜闻乐见的绘画题材和常见的

生活场景,他的绘画可以一定程度上的反应当时的社会风貌,由此我们可

以猜测出宋代的关于钟馗和小鬼的文化已经扎根于民间,成为十分普遍的

题材,同时与风俗画密不可分。也就是说,钟馗这位捉鬼大神,已经开始

由贵族阶层走向了千家万户,褪去了神秘的色彩,以普通人物的形象出现

在大众的生活当中。

4 结语

以钟馗为题材的绘画自唐朝开始被社会各个阶层所青睐。起初这一

主题以为皇室、贵族作为驱鬼辟邪的忠臣形象出现,钟馗画在贵族阶层广

泛流传。而后,传入民间,做为祈福保宅的善神形象而成为家家供奉的神

明。到后来,随着钟馗题材的绘画不断发展,成为文人阶层抒发情感报复

的重要表现题材,并且内容不断丰富,内涵越来越广,成为中国绘画史上

极其重要的母题。本文大致对唐到元这一时期钟馗画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

对其发展规律进行总结,希望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做出微薄贡献。

参考文献 :

[1] 李雁峰.历代画家笔下的钟馗形象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

(作者单位 :广西艺术学院)

主编QQ:2370087988    2980594196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