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气的动画策划设计
文/储蕾芳,朱雪阳
摘要:以传统二十四节气文化为切入点,用动画方式来宣扬传统文化,策划使二十四节气内容串联成一个完整故事,再将其与图形、影像、声音、动画整合在一起,采用互动载体呈现,让传统节气文化在现代社会继续传承下去。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动画策划
1 传统二十四节气的传承现状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文化里重要的一部分,其对现代文明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对构成我国丰富的现代文明有着积极的作用。二十四节气文化主要是以诗歌、谚语等文字方式流传下来的,但是这种传统方式传播并不适用于当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应顺应时代的变化。本作品利用现代技术,结合绘画、配音等手法,将二十四节气文化通过动画的方式呈现出来,使传统文化用新的载体呈现,发掘出二十四节气文化崭新的一面。
2 动画策划和风格设定
二十四节气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一年中自然物候的发展变化,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极大的参考价值。二十四节气是中国民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人们在不同的节气里,都会进行相应的活动,都会有相应的生活习惯。这些习惯经过了长期的生活实践,经历千百年的演变,在民间渐渐形成了许多基于某个具体节气的特有的生活方式,而这些生活方式则慢慢发展成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就是民俗文化。
研究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掌握足够的民俗资料。把每个节气从饮食、活动等方面划分列举,从而进行深入了解。制作过程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剧本编写,把每个节气里被人们熟知的民俗活动找出,加入男女主人公两个角色,以感情发展为主线,使两人活动串联成完整的故事。第二部分是原画绘制,首先确定作品画面风格,然后按照剧本分为二十四个场景进行绘制。第三部分是动画制作,根据原画场景制作逐帧动画,用二维动画方式将故事动起来。第四部分是互动设备装置,使用人体操作和机器结合的方式把二十四节气动画进行完整的展示。与第三部分的动画一起组合成一个有互动性的作品。
动画是能够迅速而有效表达创作意念的艺术形式,二十四节气文化资料丰富,这些资料都可以在动画制作中提取出来。二十四节气动画在故事结构上连贯,在主题表达上保持简单直接的特点,使其适应于现代动画传播方式,分为二十四个小动画,作品舍弃连贯的动画情节,使动态主要集中在某个特定动作上,然后让这些动作循环播放,富有趣味性。
画面风格对于整个主题的表达尤为重要。作品选择了一种较为小众清新的画风,非常适用于简单的现代爱情故事。画面风格既有原画的饱满,又有插画的韵味。
3 节气场景设计和互动设置
每个节气的民俗活动不同,所发生的场景也不同。场景作为主要视觉呈现,采用插画风格绘制,符合最初小清新定义。大场景和小细节的结合,使画面富有层次感,完整感。人物设计较为,和整体画面风格保持一致。每个节气的名字都是两个字,所以文字在排版方面可以做到一目了然。例如春分时,活动为踏青,场景应为户外,春暖花开。清明时放风筝,场景也是户外,时节应有柳树。芒种时为夏天,麦子成熟,场景设定在麦田里。寒露时为秋天,重阳节左右,民俗活动为登高,那场景应设定为山上,这个季节产物有菊花,场景里就可以加入花的元素。
作品利用RFID机器连接电脑进行,然后通过识别RFID卡片展示动画。因为二十四个节气动画是由二十四个动画组成的,为了使每个动画都能在互动中体现,笔者查阅资料找到一种鸢行二十四面体,并制作出来。然后把每个RFID卡片在Flash里编程,让每个卡片能读出一个节气的动画。最后把卡片贴在鸢行二十四面体内部,在每个面外部贴上相反节气的场景图。把鸢行二十四面体的一个面放置到RFID机器上之后则可以读取内部卡片信息,播放相应动画。使作品具有了互动性。图1 使用RFID设备展示动画
4 结语
新媒体在进一步加快我国文化多元化的进程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全球化发展。在运用国际通用的设计语言及现代设计理念,进行二十四节气动画策划的同时保持二十四节气文化特征,在思想表达的形式和内容方面带入一些现代爱情故事情节,是将传统文化再创造一种表现形式。二十四节气动画策划研究不仅是单纯的一个认知动画,而是启发人们对于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思。在现代社会急需解决的课题,便是如何保护并发扬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在还原艺术本身的同时而又赋予它新的生命,才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融合的长远计划。
参考文献:
[1] 尚超,周红.浅谈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及文化传承[J].大众文艺,2015(07).
[2] 李本建.论中国动画中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电影文学,2014(07).
[3] 王林泉,王健.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动画中的运用[J].才智,2015(12).
作者简介:储蕾芳(1978—),女,浙江宁波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数媒与影像数字化。
(作者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