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中曾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小学阶段习作教学应着力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善于观察,易于动笔写真事,乐于动笔表真情。作文是语文基本功中集中的体现,也是衡量和体现学生其他语文技能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点燃学生的习作热情,激发写作欲望,培养习作兴趣,让学生在习作中感受到快乐。
一、注重观察,在观察中寻找快乐
生活是广阔无垠、丰富无比的。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成为作文的素材。”而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应要从观察开始。在生活的每一刻,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可能成为学生观察的对象,如一棵草,一朵花,一只小狗……学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观察着,可这些印象他们可能很容易就遗忘了。但学生的观察不能是漫无目的的,老师要引导他们有意观察,在观察时要引导学生变换角度,互相交流。
一篇课文也可能会给我们的作文教学带来很大的启发:人教版语文第六册《画杨桃》一文中,“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同学都觉得好笑,但老师却严肃的说,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不好笑,他还叫同学们到“我'的座位上看看就知道了。从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了事物的外表不是一成不变的,从不同角度观察样子就不同。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有目的地观察事物。在生活的海洋里,有着取之不尽的素材,而多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有意地观察这些素材,会让他们的作文因生活而闪亮,写作文再也不是头疼的事,而是快乐的,有意义的事了。
二、进行周记训练,诱发学生素材积累的兴趣
为了达到每学期的作文教学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写作水平,我还有意识地对写作内容和范围增加一些要求,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将写作角度、写作目标和写作素材进行归类。丰富的内容、崭新的角度、灵活的形式,解决了“无米下锅”的问题,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无障碍表达”的愉快。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会把周记视为自己最亲近、最信赖的倾诉对象和一方独抒心灵的情感田园,并且在这块充满乐趣的园地里,放飞天性,在获得创作灵感的过程中培养起写作兴趣。
三、 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
小学生的年龄小,阅历浅,缺少生活和语言积累,这给作文带来了一定困难。学生写作前,我常借助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写作动机。例如,我在布置“记一次有趣的活动”的作文时,先给学生讲“观察”对于写作的重要,交给学生怎样进行观察,观察后怎样记录,进行积累等等。之后,我没有立即让学生动笔写,而是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带领学生做了两个有趣的活动,一个是“拔河比赛”,一个是“贴鼻子”游戏。拔河比赛时,学生们兴高采烈,群情振奋,他们的热情北充分的调动起来,他们不仅玩得开心,而且很专注地观察比赛的细节,为写作做准备。在“贴鼻子”活动中,学生看到了平时被称作调皮鬼的同学蒙上眼睛小心翼翼向前摸索的滑稽样子,笑得前仰后合。在这异常欢快的气氛中我启发学生:你们不想用自己手中的笔把这有趣的活动记录下来吗?学生在我的鼓励下,认认真真地完成了“记一次有趣的活动”的写作,大部分作文写得都很真实、生动、富有情趣。
四、上好口语交际课,在表达中体会快乐
叶圣陶说:“作文与说话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说话的经验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启示。”在口语交际课上,我们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游戏交际、校园交际、家庭交际、社会交际和角色表演等情况,引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与欲望,有趣味的表演更能激发他们参与交际的热情。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去表演、去听、去说,教师对各组进行指导,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了学生倾听和表达的能力。
五、将阅读课与习作有机结合
1、一位专家说过:作文指导不应只在作文训练课上进行,应该课课都是作文训练课。因此,我们要努力找到阅读与写作的结合点,用不同的方式练习写作。如学完《卜算子·咏梅》后,让学生把这首词改写成散文,既陶冶了情操,也提高了写作能力。
2、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要把课堂上学到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课外阅读时也把好词佳句抄下来,作为积累。让它在无形之中变成自己的语言,再写作文,这样不就可以“胸有成竹,信手拈来”了吗?
六、运用多元评价机制,让学生有成功的喜悦
精心评改学生的作文,也是培养学生爱作文的重要一环。小学生作文,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创造。他们成文一篇,也非易事。在他们看来,花力气写了,已达到了自己的较好水平。送给老师评改,指望有所肯定与指出,以便看到成绩并从中获取力量与启示。我们只有站在儿童的角度去审视他们的作文,把握他们的知、情、意、行的脉搏跳动,才能有分寸有说服力地批改他们的作文,作文讲评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多肯定。得到老师的肯定,能使儿童产生强烈的成功体验,从而产生强烈的兴趣。
2、巧批评。作文讲评,要重优点、轻不足,应少写批评性、否定性、会挫伤学生积极性的批语。
3、分标准评价。基础好的学生在作文评价中总是能得到较高的分数,久而久之,会产生自满松懈情绪;基础差的总是低分,久而久之会丧失作文信心。所以要采用“纵向比较、因人而异”的评分方法:基础好的要“玉中指瑕”,构思平庸的评低分,用评语指出不足;基础差的要“沙里淘金”,对进步较大或某方面某段落有特色的给高分,让学生觉得只要认真作文同样可以写好。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勇于实践,最终会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路,把作文教学搞得既有“趣”又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