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双循环”背景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9-12 11:13:47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22 次

“双循环”背景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李维锦

摘要: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实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以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概述为切入点,分析新发展格局下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此进行发展路径探讨以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双循环;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央基于国内发展形势、把握国际发展大势做出的重大科学判断和重要战略选择。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科技型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是体现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代表力量。中小企业作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节点,是联动供给与需求、国内与国外市场的行为主体。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要抓住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以提升发展韧性,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概述

新发展格局既强调供给和需求的统一,又强调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还强调全方位统筹改革、发展和安全。以独立自主为着眼点畅通国内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本质内涵是“独立自主、高水平开放”[1]。这就要求推进供应结构改革,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将扩大内需作为战略重点,开放国内生产、分销、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为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做出贡献,建立紧密相连的生产和销售体系,实现上下游协调发展。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国际循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都离不开经济一体化这一前提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和扩大,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相继实现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该措施有效地推动了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商品和资本的循环流通,推动了技术和文明的不断进步,促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为中国和其他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双循环”是以挖掘需求潜力为出发点,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促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在新发展格局下,创新已然成为牵动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牛鼻子,成为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战略重点[3]。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只有对我国的产业不断进行创新,才能够更好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通过创新的企业模式,对企业进行分类转型,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针对性和系统性的分类转型[4]。企业要仅仅围绕扩大内需战略,以创新为突破口,找到符合企业特点的发展新方向。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已成为最具有创新活力的经济体,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成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基础。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科技型中小企业更是我国现代工业制造领域提升创新能力、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畅通国内经济循环的重要驱动力量[5]。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从事高新技术领域生产的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结合体,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既具备中小企业的经营灵活、决策有效率、以市场为导向和政府扶持等一般特征,也具备自身的独特特征研发投入大、风险抵抗能力低、产品收益高和技术创新能力强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科技型中小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来提高核心竞争力。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的机遇

新消费需求扩容增效更强劲,中小企业规模更加强大。扩大内需战略是双循环新发展战略的基点,稳定的国内需求是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提升社会消费水平是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2023 年我国将加大数字经济建设力度,围绕数字经济发展制定了系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例如,加强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全面发展融合基础设施、前瞻布局创新基础设施等。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持续扩大必然会有效带动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带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发展的环境是较为复杂的,在企业与环境的互动中,一般将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分为直接环境和间接环境。其中,直接环境主要包括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直接因素。企业发展的间接环境主要是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政府的政策法规和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科技型中小企业因为规模较小、风险较大,以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存活率不高。长期以来中小企业采取粗放型生产模式,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强调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实现低碳发展。转型升级是中小企业适应新发展格局的必然举措,改革需要一定的资金作为支撑。又由于之前疫情期间的影响,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原定的发展规划被迫变更,这意味着在度过艰难的生存危机后,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还将面临供应链调整、融资困难、市场压力等一系列的挑战。

四、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一)发挥政策优势,争取政策支持

政府应当提高部门运行效率,精简审批手续,降低监管执法干扰,着力培育良好的营商环境。提升招商引资和吸引外资的能力,为中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打通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取政策支持的“最后一公里”。完善金融政策,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一方面,金融机构应加强与各级政府部门合作,推出联合行动方案纾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通过创设金融产品,搭建金融服务平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设立专项以提升企业融资便宜性。积极培育地方中小企业资本市场主体,鼓励辅助有前景、有效益、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并引导民间资本投融资。相关部门引导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方向,推动企业有效配置价值链资源。 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组织作用, 整合资源、促进合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强政策落实,提高政策实施的普惠性。

(二)寻求合作,建立联盟

主动寻求多种渠道支持,提升行业合力共谋发展。战略联盟是企业结合彼此的资源进行合作,以创建竞争优势的一种形式。联盟成员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依然保留着独立的竞争,通过分享彼此的资源创造价值。中小企业面临着许多与规模相关的限制,从与生产数量相关的限制到内部管理资源,这些限制阻碍了许多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对世界经济参与的潜力。技术进步日益加快的全球化市场竞争中,任何单个企业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即使是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也无法仅靠自身的资源能力来实现其高层次的战略目标,企业必须和其他企业甚至竞争对手进行合作,以增强自身整体竞争优势或共同分担进入新技术领域而带来的风险。面对资源少、机会少、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中小企业仅依靠自身力量难以实现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联盟是中小企业探索有益竞合模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行为。形成行业内部的分工协作关系可以降低综合成本,在合作共赢中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首先,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与行业内的大企业和领头企业合作,通过分工协作与专业化服务和大企业建立稳定的集约化生产体系,在降低中小企业生产成本的同时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其次,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与上下游企业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共同体,实现资源共享、技术互惠、共同发展。

(三)洞察市场变化 深化转型升级

顺应消费升级趋势,随着产业升级,企业应当注重提升产品质量,打造品牌形象。中小企业应该凭借自身的灵活优势,把握内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市场需求变化,积极提前布局。依托信息网络,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为传统产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智能升级改造、融合创新等服务,在参与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型中小企业可以研发核心技术,不断创新产品,掌握市场主动权,抢占市场,进一步提升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利用互联网平台,打通国内市场之外的市场,增加销售渠道,提高市场份额和竞争力。借助展会平台宣传自己的产品和技术,吸引更多的客户。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改善对客户的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口碑,从而赢得更多客户和市场份额。通过学习、引进、吸收先进技术,提升自身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自身竞争力。

(四)融入全球经济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参与全球价值链,以扩大其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同时,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对参与企业的行为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参与全球贸易和贸易活动,是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企业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可以提高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并从中获取更多的收益。此外,企业也可以通过参与全球化价值链的过程,了解全球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更好地进行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可以通过参与全球资源的配置,提高其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竞争力,从而提高其盈利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参与国际竞争,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企业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条,从而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之间进行跨市场、跨企业的合作,从而建立更加广泛的业务网络,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企业可以通过跨国价值链条的合作,提高自身的市场地位,从而增加企业的利润和竞争力。增强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市场目标。同时还可以借助跨国价值产业链的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从而实现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由此,参与全球化的价值链对企业和市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需要认真思考自己的行为,并适时地参与其中,以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做出贡献。

五、结语

总之,创新型中小企业需要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在国内外市场上寻求深度合作,提升自身在经济发展中的影响。专注于攻克“卡脖子”技术,通过突破关键技术以减少发展受限问题。同时,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加强自身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双循环新格局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同时也对部分中小企业带来一定冲击。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小型企业除了需要在技术、市场、竞争等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还需要兼顾发展理念、管理模式、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另外,其他社会主体,比如政府、行业协会等也需要做出相应的努力。因此积极带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升我国中小企业对世界经济的参与度,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惺惟.新发展格局的内涵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J].理论视野,2021(03):49-55.

[2] 张任远.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思考与路径[J].区域经济评论,2020(06):56-62.

[3] 李震,昌忠泽,戴伟.双循环相互促进:理论逻辑、战略重点与政策取向[J].上海经济研究,2021(04):16-27.

[4]  薛莉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企业转型路径[J].商业文化,2021(24):26-27.

[5] 陆倩,何建佳.产业互联下基于双循环的供应链合作稳定性研究[J].科技和产业,2021,21(11):58-62.



课题项目:沧州市科协2023年度科技创新课题““双循环”背景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CZKX2023034)。

作者简介:李维锦(1989—),女,汉族,河北沧州人,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发展、旅游经济。

(作者单位:沧州师范学院 商学院)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