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广西壮族山歌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3-09-12 11:15:00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62 次

广西壮族山歌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文/邓涵睿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音乐文化正在不断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音乐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也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在民族音乐文化中,山歌作为广西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和情感的表现形式,是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也是壮族人民思想、情感、语言、艺术等的直接表达形式。由于受到外来文化和多种因素的影响,在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出现了部分教师对山歌不重视、学生对山歌不感兴趣等现象,从而导致了山歌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未能得到有效地应用。为此,本文对广西壮族山歌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广西壮族山歌;高校音乐教学;应用一、 广西山歌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应用的总体原则(一)体现原本性“原始音乐”是指在自然中发现音乐,在自然中感受音乐,在自然中表达音乐,在自然中创造音乐,在自然中学习音乐。奥尔夫提出了“原本性”理论,并将其应用到了音乐教学中,认为其存在的价值就是来自于自然,又回到了自然。更确切地说,它的出现与人们的生活和劳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表现出了广大群众的心声和情绪,它是由工人们自发地进行的,并由工人们自发地进行了创作和演唱。将广西山歌渗透到高校的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身参加舞蹈、歌唱等各种音乐行为,从而深入地感受到广西山歌所传达出的感情。而原始音乐教学则是以当地文化为基础,以环境为基础,以文化为基础,以语言为基础,以音乐为基础。

所以,在大学里进行广西山歌的音乐教学时,要尊重和支持学生参加,并让他们参与到演唱和演唱中去,用最原始的音乐思维,把他们对广西山歌的理解和感情表现出来。在对广西山歌的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歌曲,将其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激发其对歌曲的热情,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原始音乐的乐趣。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的目标及内容通常都是由老师们设计好的。但是,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不能很好地表现出对原本性音乐活动的即兴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在进行广西山歌的音乐教学中,要为学生留下一定的灵活性,使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更好的感受到原始的音乐乐趣。(二)体现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兴趣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意识和注意力特点,制定教学方案,以提高教学质量。因为学生对于某一件事情的注意力是短暂的,所以要想让他们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件事情,就必须把广西山歌的文化因素纳入到广西山歌的教学之中,使之成为一个有机体,从而达到这个目的。在对广西山歌音乐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的选取上,要与他们的爱好相联系,把握他们的爱好,使广西山歌音乐教育的内容具有创造性和多样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开展广西山歌教学的过程中,应转变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趣味,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加到广西山歌教学中来,感受广西山歌的文化,继承广西山歌的艺术。(三)体现传承性广西山歌数量众多,表达内容丰富,体裁丰富,主题丰富,是我们学习与研究的宝贵财富。在山歌中,《布伯》、《布洛陀》、《嘹歌》等一批杰出的山歌,不但在广西省流行,而且在国内享誉盛名。为了在大学中更好地进行广西山歌的音乐教学,应根据教学内容和题材的不同,选用健康、积极、乐观的山歌,抛弃带有陈旧观念和迷信色彩的山歌。在重视学生的美学素养的同时,要重视对学生爱国爱国的感情,从而让大学的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发扬广西民族的民族特色和民族特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教学也在发展,其中也在发展。尤其是,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陈旧和繁复的内容,这些内容既不适用于现代学生,又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音乐教学,尤其是对广西山歌的教学过程中,必须与当前大学生的音乐教学相联系,从内容和题材上进行筛选,力求做到健康、正面、乐观,并要抛弃那些带有陈旧观念,迷信思想等内容和题材,以广西山歌的古典歌曲为教学材料。为将广西山歌中的知识和文化更好地传达给学生,使学生更容易主动的去学,更容易的掌握广西山歌中的知识和文化。比如,有些活灵活现的说唱方式、韵动等,都能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并且被他们很容易就能被他们所接纳,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还能推动他们在启蒙教育中全面的发展。它的主要内容有:广西山歌的打击乐比赛、广西山歌的歌唱比赛、广西山歌的节奏比赛等。在制订其音乐教学的内容时,可以结合广西山歌的特点,制订出一套适宜于学员学习的课程,使学员能够继承和培育广西山歌的文化。将音乐教学活动的设计、内容和形式有机地运用于教学中,通过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广西山歌音乐的多样性,激发了同学们的音乐爱好,提高了同学们的音乐鉴赏力和审美能力,感受广西山歌的韵味,继承广西山歌的优秀传统。

二、广西山歌《布洛陀》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设计与实施

(一)设计意图

壮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其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众多山歌中,《布洛陀》是壮族山歌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高校的校园里开展广西壮族山歌的学习与教学,对于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对广西壮族山歌《布洛陀》的分析、研究,设计出一套既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又适合于大学生歌唱能力培养的教学活动,旨在提高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山歌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开展本课程学习与教学活动,为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指导。

(二)歌曲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为《布洛陀》,从歌词和曲调两个方面来分析。在歌词上,由于《布洛陀》是壮族山歌,所以其歌词都是用壮族方言演唱的。而曲调上,由于《布洛陀》是一首山歌,所以它的音调基本为四声音阶,包括三个乐句。歌词中还包含有四个衬词,分别是“啦”“哈”“咧”和“嘿”。在分析歌词时要注意其语气的不同。如“啦”字语气较轻,表示说话人的一种感慨或对往事的回忆;“哈”字语气较重,表示一种感叹、感慨或感叹;“咧”字语气较轻,表示说话人对所说的事不太肯定;“嘿”字语气较重,表示说话人在与对方交谈时心情比较愉快。

(三)教学活动目标的制定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布洛陀》的歌词和曲调进行分析,让学生掌握其音乐特点,并通过唱诵歌曲和演唱歌曲,体会山歌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教学目标制定为:

①通过对歌曲《布洛陀》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②通过唱诵歌曲《布洛陀》,让学生感受到壮族人民的热情、朴实和勤劳。

③通过演唱歌曲《布洛陀》,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表演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准备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通过多媒体设备来呈现歌曲《布洛陀》,并通过投影、 PPT等辅助手段来提高学生对歌曲《布洛陀》的理解,加深学生对山歌《布洛陀》的理解。为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我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小组进行讨论。如“歌曲《布洛陀》的曲式结构是怎样的?演唱时应该注意什么?”“歌曲《布洛陀》在歌词上有哪些特点?”“歌曲《布洛陀》的音乐形象是怎样塑造出来的?”等。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通过提问、歌曲演唱、小组合作表演等方式来培养学生对山歌《布洛陀》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山歌学习的兴趣。

(五)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教学,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表演。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是伴奏组。表演组的同学将歌词内容用 PPT展示出来,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析。然后,在表演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分组探究歌曲《布洛陀》的曲式结构和演唱技巧等问题。如“歌曲《布洛陀》的曲式结构是怎样的?”“歌曲《布洛陀》在歌词上有哪些特点?”“歌曲《布洛陀》的演唱技巧是怎样塑造音乐形象的?”等。

聆听欣赏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通过聆听歌曲《布洛陀》,让学生感受山歌的艺术魅力。

如“歌曲《布洛陀》的曲式结构是怎样的?”“歌曲《布洛陀》在歌词上有哪些特点?”等。

分组合作演唱。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分组合作演唱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歌曲《布洛陀》在演唱时应该注意什么?”“歌曲《布洛陀》演唱时该怎样做到声音统一?”

(六)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介绍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通过对歌曲《布洛陀》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壮族山歌《布洛陀》的曲式结构和歌词特点。

其次,我让学生听歌曲《布洛陀》,并用语言描述歌曲《布洛陀》的旋律特点。

最后,我让学生根据歌曲《布洛陀》的旋律特点和歌词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和分析。

在讨论过程中,我重点引导学生分析歌曲《布洛陀》的曲式结构和歌词内容。在演唱方面,我主要引导学生进行演唱歌曲《布洛陀》。在演唱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聆听歌曲《布洛陀》的旋律特点,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歌曲《布洛陀》的理解来演唱歌曲《布洛陀》。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和聆听欣赏法来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山歌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采用了聆听欣赏法来帮助学生理解歌词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演唱歌曲《布洛陀》来感受壮族人民的热情、朴实和勤劳。同时,我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演唱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山歌学习的兴趣。最后,我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聆听欣赏法来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采用了角色扮演法、提问法、小组合作表演等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布洛陀》的曲式结构和歌词特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通过聆听欣赏法来提高学生对山歌《布洛陀》的兴趣。

(七)教学总结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呈现了歌曲《布洛陀》,并引导学生运用小组合作表演法来分析歌曲《布洛陀》的曲式结构和歌词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聆听欣赏法来提高学生对山歌《布洛陀》的兴趣。另外,我还采用了角色扮演法、提问法、小组合作表演等方法来提高学生对山歌《布洛陀》的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歌曲《布洛陀》的曲式结构和歌词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小组合作表演法、聆听欣赏法和聆听分析法来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布洛陀》的曲式结构和歌词内容。

参考文献:

[1] 吕挺中.高师声乐教学融入地方山歌的实践[J].艺术评鉴,2017(13):3.

[2] 梁修杰汪磊吕慧梁天坚.广西山歌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高教论坛,2021(11):52-53.

[3] 吕莹.武鸣壮族山歌教学研究 ——武鸣壮族山歌分类,特点及韵律[J].2023-06-30.

[4] 郭兴.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柳州山歌为例[J].柳州师专学报,2015(2):91-94.

[5] 黄佳.中职语文课堂引入山歌文学(壮族山歌文学)的意义和教学实施初探[J].今天,2020(14):2.

[6] 郭琳,宋友开.东盟国际民歌节中刘三姐经典山歌翻译[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

[7] 包其锋.边境民族地区民族音乐元素在钢琴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以崇左山歌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6(34):2.

[8] 王燕萍.客家山歌进中学音乐课堂探究[J].广西教育,2016(2):2.

[9] 覃启祥廖春光.让德育乘着山歌的翅膀起飞[J].新课程教学案例,2008(10):31.

[10] 蓝薇薇.地方课程资源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尝试 ——以河池市宜州区刘三姐歌谣文化的教学应用为例[J].新作文:教研,2019(02):2.

[11] 罗晨.兴国山歌进校园的探索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广西演艺职业学院校级课题教改项目”(编号:YZ2021JP014)。

作者简介:邓涵睿(1991—),女,广西德保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表演。

(作者单位:崇左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