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教育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在音乐教育中我们更希望将这门艺术演绎的淋漓尽致,体现教育的无限魅力和无限美好,让每个孩子对教育永远充满期待和向往。
在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中,“可持续性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对利用心理学效应的合理利用,使学生在参与歌唱、欣赏、表演等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不知觉的感受到心理健康的教育,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克服了胆怯、依赖、自卑等不良的心理障碍,排除了与学习心理状态不相符的因素和负担。逐渐学会了自我鼓励、自我暗示、勇于行动、不怕失败。这反过来又促进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充分发挥和学习兴趣的深入提高。让学生真正的成为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健康个体。教师提供给了学生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一个健康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在音乐学习活动中形成了从容自信的积极心态,以及乐观向上的生活理念。这对学生将来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样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加强了音乐学习的实践。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心理学效应,就真正的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得到了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更广阔的展示舞台,而音乐正是体验的艺术,参与的艺术,所以学生能从中深深的体会到音乐艺术的魅力。不仅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学生与学生之间更是平等的,每一位学生都被鼓励积极的进行音乐学习、音乐创作,没有负担,没有顾虑。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我们更应该让每个孩子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举行小型的比赛来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的热情,让每个孩子在音乐的熏陶下感受快乐。比如在校园内看展年级十佳歌手活动,从海选到最后的决赛,看似平常的而一个过程,却会对每个孩子的成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他们不仅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更会感受到音乐带给自己的无限收获。
二、 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确保了学科的教学质量。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心理学效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具体体现在两方面,教师的科学指导和学生的主动学习:音乐具有抽象性,看不见也摸不着,对于小学低段的学生来说并不那么直观,所以就更需要教师利用合理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进行音乐学习。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中心理学效应的合理利用,把正确的方法运用于教育实践,提供明确有效的引导提示,给予亲切的安慰鼓励,成功的体现了指导者的形象;低段学生的特点是好动,无意性注意为住,集中注意时间不长久。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心理学效应,正是针对了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别分析了他们的心理结构状态,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的轻松学的主动,从而实现了音乐学习的有效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学生的心理健康,打下了持久发展的基础。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自信、果敢的综合人才。“谦逊”不再是绝对的美德,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有时需要自我表现,学会当仁不让。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良好的状态健康的心理,是全面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可以说,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再好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思想素质等,都会是脆弱的,甚至是有严重缺陷的和偏狭的。小学低段学生正处在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对于心理学效应合理利用,让学生在音乐技能知识的学习中,表演创作的体验中,受到科学合理的引导,潜移默化中形成勇敢、乐观、大方、求新的健康心理品质,为将来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作为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唯一主体”,在人格上与老师是完全平等的。因此,老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本身就是对学生无言的心理辅导。接纳、关心、专注、信任是尊重学生人格的重要表现。老师是学生学习中的辅导者,是思想的领路人,是活动中的好朋友。
平时,我们在学校常常听到老师说,哪个班的课难上,上课的学生像木头没反应,或是乱哄哄,不好教。也会听到学生说不喜欢某某老师上课。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师生间的年龄差异,造成了一些学生与教师难以沟通,相互间缺乏必要的理解。因此,教学上,教师觉得课堂气氛沉闷,与学生无法开展情感的交流,而学生则觉得教师的课犹如一杯白开水,没有味道,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种冲突也许会导致师生之间的对立,从而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但是,小学生经验有限,内心世界不太复杂,因此,他们的心理活动显得纯真、直率,能将内心活动表露出来,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富有表情化,喜、怒、哀、乐明显地表现在面部,容易变化,不善于修饰和控制。小学阶段的学生极易与成人沟通,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关系容易融洽,这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是极其有利的。
课堂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科学,也是一门永远不会完美的艺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还应让他们遨游在音乐美丽辽阔的大海,也徜徉于圣洁鲜活的精神世界里。作为音乐教师要在在教育实践中灵活运用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用创造让教育之花别样精彩,让音乐课堂充满活力,充满创意,让我们的学生在快乐中起飞、在幸福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