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教学法就是导引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它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是要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少走弯路.自主合作是一种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调节和控制各种任务行为的创造性学习活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理念最终要通过课堂中的教师得以落实,最终要体现在学生的变化上,关注课堂,研究课堂,创新课堂,实现课堂的自主高效。如何构建自主高效英语课堂,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英语课堂效率这一难题,我们做了以下尝试。
一、制定明确、科学、全面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任务的具体化,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效果或标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教学模式、方法、手段的根据之一,对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它可以指导调控教学过程,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其次,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第三,对它们的表述语言要明确,尽量准确运用“了解、知道、理解、听懂、会读、会写、掌握、运用”等行为动词;可以量化的目标还要尽可能量化。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有效的学习氛围
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中及课外师生关系的好坏。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这需要老师在主观上做出积极地努力。一方面,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从多方面热爱、尊重学生,注意观察,做学生的贴心人。尤其是对待差生,教师更要加倍给予关注,话语态度要慎重,委婉,要了解和体谅他们学习英语的难处,尊重他们的思想,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另一方面,老师的个人魅力对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换来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信任,而且还会把对老师的爱迁移到对教师所教的课程上来。师生间的融洽关系意味着师生生命的相遇与共融,每一个眼神与动作都潜藏着彼此的心意与情意。把这种和谐的融洽带进课堂,学生就会感觉课堂像温暖的家,这会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加课堂教学活动,从而创造高效的学习氛围。
三、有效运用导学案,实现“教”与“学”行为的转变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想办法处处体现“努力使学生愿学、学会、会学和乐学”这一指导思想。要想真正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就必须实现“两个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主动性学习为主”转变,这也正是高效课堂得到真正实现的标志。《课标》在课改重点和任务中也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强调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有效学习策略的形成,更加关注对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导学案导学,可以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以学定教”、“学为中心”。
四、创设表现空间,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愿意表现自己并希望得到认可,这是每个学生的心声。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和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课堂上的双边和多边活动,能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那些知识运用灵活、反应比较快、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会觉得特别“露脸”。课文的改编表演、课外活动中的短剧小品,会让那些学习成绩虽不出类拔萃,但具有表演才能的学生通过课堂表演和展示获得 “最佳演员”的桂冠。那些有绘画才能但英语成绩不是很好的,在把课文改编成连环画的作业中大显身手,在帮助老师把课文变成投影片中,也淋漓尽致的表演一番,在大大小小的各类展示和竞赛中,那些表现出众者体验到了站到领奖台上的激动。而“再表现”的欲望,会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会使他们在英语课上满怀兴趣,集中精力,课下又根据自己的爱好,翻阅英语课外书,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从而使学生各得其所,各展其长,达到健康发展个性的目的。
五、优化作业设计,创造成功体验
教学中要特别注重给学生成功感,因为“成功越大,兴趣越大,动力越大”。当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一次成功后,即使他们的成功只不过写对了一个句子,学生也会感到高兴,继而对英语产生亲切之感,也激发出巨大的内驱力,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第三次的成功迈进,从而形成稳定而持久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竞争中体味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如讲完课后,可设计几组综合训练题印发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知难而上,按照题目的“坡度”,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跳一跳够得着”。对中、差生要特别留意,耐心启发,对他们学习中每一点成绩都要及时地真诚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并且多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在自己成功的愉快中,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效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构建自主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毕生都要研究的课题,把老师和学生都从题海和补课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从每节课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学习、积极探索、深入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就会指日可待。和������H����的能力,才能在此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所以,要培养学生注重课内外语文知识的积累,从而为学生自我创新提供空间和基础。其次,创设和谐自由环境。教师要营造和谐的课堂环
境,给学生更多自主思考、主动思考的机会,尊重学生的思考成果。同时,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质疑方法,敢于表达自身的观点。
(四)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感悟能力
如今,农村学生的价值观已经逐渐偏离到功利主义上,农村学生大多对自己的生存方式不满意,难以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来真挚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然而语文的根本在于对于自身情感和思维的表达,这些情感都是来自于日常生活的,所以要引导学生学会感悟生活。教师在课本的讲解中对于意境往往刻意地夸大了,如果能够将文段中的美好意境还原到现实生活之中,学生会更容易接受
和理解。例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描写的意境,在农村学生的眼中是常见景色,陶渊明用诗歌赞美景色,从而体现自身境界的追求,这对于农村学生来说这应该是一种对生活环境的赞美和另一种感悟生活的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对农村生活的重新感悟与认知。
(五)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
农村中学生限于家庭、学校条件的限制,随着年龄的增长,往往渐渐失去儿时的活泼,缺乏自信。以举手行为为例,小学生上课举手回答问题踊跃,而中学生则凤毛麟角。如果相同难度的问题提出后,教师给予鼓励表扬,那么举手情况会好转很多。因此,对于学生缺乏自信的情况,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用激励、表扬的方式来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力求课堂的气氛能够活跃起来,同时让学生
自信饱满,投入更大的热情去学习。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完美地达成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求得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