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在影视作品鉴赏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合理运用教材、跨文化交际培训、增设人文教育课程等五个方面探讨了跨文化交际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
一、研究意义
目前, 高职英语教育存在着一种重科技,轻人文,重专业,轻素养的倾向。高职英语的教学长期以来都是围着英语等级考试转,英语的教学内容、教学措施和教学环节等都受限于这些考试,英语的教与学变成了只重认知教育、轻情绪教育和性格培养;重应试教育、轻素质培养;重知识灌输、轻应用能力训练,这种忽略人文教育的结果就是英语高分低能。2008年出台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高职英语课程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因此设计高职英语课程时也应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高职英语课程理应成为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和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课程。这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高职英语教学研究以及高校有关人才培养的研究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在跨文化交际视域下融人文教育于高职英语教学。首先,它能在极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使高职英语教与学走上良性发展的健康之路。这是因为人文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态度、能力和人格品质,从根本上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动力和意志力,在人文素质和学业成绩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其次,人文教育的实施以“以人为本”为原则,既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其个性和潜能,又能在德、智、体几方面获得较为全面的发展,从而促进高校实现“素质教育”的育人目标。第三,将人文精神的培养与高职英语教学有机融合,有利于所培养的各类高级专业人才既具有较好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能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外语要求,应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相关变化,又具有较好的自我意识和修养,具有主动服务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为社会提供集知识、能力和品德于一身、真正全面发展的优秀人力资源。
二、人文素养培养途径
(一) 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所谓思维就是内在认识活动的历程。在此历程中, 个人运用储存在长期记忆中的讯息, 重新给予组合, 从纵横交错的复杂关系中获得新的理解与意义。这些讯息多半是语言, 而语言与思维息息相关: 思维依靠语言, 语言也可反映思维。既没有无语言的思维, 也没有无思维的语言。所以“,语言学习要与思维直接联系,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英语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 更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不同的文化渊源赋予英汉民族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汉文化直觉的领悟性的思维方式酿成了汉语“尚意合、以意驭形”的语法特征, 这与“重形合、以形统意”的屈折型英语语法形成了鲜明的对立。这在“多数师生喜欢的文化差异、社会风俗、异国风情”等题材的课文中有充分的显现。学英语, 就是要用英语思维。平时教师可侧重将类似的有代表性的课文就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提纲挈领地细加分析, 让学生在多读、多听、多写、多说的实践中深刻领会和把握文中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技巧。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 学生的思维也会越来越灵活和全面, 这是英语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归根结底, 人的思维态势深受历史积淀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 而“当学生与外族文化接触时, 他把本族文化系统迁移到外族文化中,在表达和理解时都运用本民族的模式”。可见, 积极营造创造性的人文环境是学校特别是教师多么重要的任务。
(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影视作品鉴赏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教师在发挥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结合灵活运用多媒体现代技术,将会使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计算机多媒体教育还为优秀英语影视作品的引进提供了便利条件"影视作品易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致,其中丰富的人文内涵更是让人回味无穷"时常欣赏英美经典影视作品不仅能帮助学生学好外语,了解目的语国家文化,也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合理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人文素养教育素材
教材对学生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教材传递了人类文化遗产和科研成果,为个体素质的发展奠定了较高的起点,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但是教材对学生素养的作用不会自然产生,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地发掘其人文素养教育因素"首先,教师应对教材内容人文点进行总结、分析、分类,确定高职英语人文教育采掘点"其次,教师要在教学中联系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法,将教材中的人文思想淋漓尽致地展现给学生,并使他们易于和乐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