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现代化武警人才就应着重从健全培养机制入手,充分发挥部队专业院校、训练基地等主渠道作用,发挥基层一线的主阵地作用,加大岗位练兵、强化岗位技艺、提升岗位能力等培养途径。突破现阶段制约武警人才发展的“瓶颈”,为武警部队培养出各类人才,早日实现武警人才的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武警部队在人才队伍的建设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通过政策引导,制度规范,加大投入,院校培养,武警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所谓武警人才,广义说就是指在完成武警部队各项任务中能够胜任工作责任并确保任务圆满完成的军事、政治、后勤、技术、艺术等方面的人员。狭义说是在完成重大攻关任务和疑难险阻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作出重要贡献的高级人才。他们是武警部队的精英,在关键时刻能够冲得上,有着常人少有的战必胜的信心、决心和高超技能。目前武警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与担负任务需要,仍有较大差距。“人才严重短缺,人才严重流失”的问题仍然存在。从武警目前面对全局性的战略任务看,需要建立培养现代化武警人才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武警专业院校、训练基地等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主渠道作用,培养出适应部队建设和担负任务需要的各类高级人才,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抓起:
一、充分发挥武警专业院校、训练基地等主渠道作用
武警教育要成为武警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必须打破各专业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状况,加大继续教育、军政兼容、指技合一、文理渗透的力度,实现培训内容由简单适应型向综合兼通型转变;进一步整合院校资源,优化配置,调整学科结构,走出一条以质量效益为核心的集约化培养人才的路子。
(一)以高度发达科学技术为先导,不断提高武警人才的专业知识
武警部队官兵大学文凭与美军、俄军官兵接受高等教育还有一定差距,当然官兵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也不会超过美俄官兵的学位。因此,在新形势下要适应现代战争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提高广大官兵的文化素质以及科学技术水平。
(二)以专业院校教学科研为平台,努力提高武警人才的素质能力
1.专业学科建设是培养人才的平台支柱。武警人才的素质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专业院校为其搭的科研平台。这就需要有一流院校,有一流的学科,以及有一流的教授。梅贻琦先生曾经说过:“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师,对一所军校而言,要通过积极培养并形成有一定数量的在部队有一定知名度的学术带头人队伍。这样就建立起了专业学科人才的支柱和平台,也为培养武警人才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基础保障。
2.努力提高培养武警人才的素质能力。教学质量要提高,就必须建设一支学识广、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员队伍,而要提高武警人才队伍素质,就必须健全武警人才培训体制,要有武警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政策制度作保证。在当前国内外的形势下,我们着重从培养武警人才实践的各个环节中切入,采取全方位,大视角、宽纵深的探索思路,以及灵活多样的培养方法手段,对培养武警人才实行全过程的管理监督。以高素质人才来带动高质量教学,以高质量教学再促高素质人才。二者相互促进又共同发展,为部队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从而提高武警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力。
二、充分发挥岗位练兵在培养武警人才的主阵地作用
毛泽东指出:军队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才能打仗。锻炼部队,一是靠打仗,一是靠平时训练。只有坚持从实战出发,从难从严训练,才能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从难从严训练就是要坚持“练为战”。
(一)以岗位练兵为主前沿,增强武警人才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
武警军事训练必须把握未来任务需求,突出训练的实战化。增强武警人才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一要克服和平麻痹和消极保安全的思想,增强紧迫感,要克服训练中的形式主义,根据实战需要确定训练内容,树立为实战而练、为未来而练的观念,增强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二要按照从难从严的训练方针,建立起相应的训练标准,把“难”和“严”标准量化、具体化、可操作化,克服随意性,树立高标准严要求的规范观念,增强训练的标准量化具体化意识,从而不断提高人才素质的跃升,促进部队建设的快速发展。
(二)以岗位练兵为主阵地,强化武警人才爱岗敬业的主人翁精神
目前,武警部队担负的任务更加多样和复杂,因此以岗位练兵为主阵地上,不断强化武警人才爱岗敬业的主人翁精神。处突维稳实践是武警部队培养处突维稳指挥人才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处突维稳实践锻炼,才能最终检验指挥人才的素质和能力。
处突维稳行动能为武警部队联合指挥人才提供把作战理论和处突维稳实际统一起来的机会,提供积累实践经验的机会,提供创造指挥艺术才能的机会,提供全面锻炼的机会。应加强处突维稳实践演习活动。围绕国家工作大局开展先期有针对性训练,围绕处突维稳任务展开排兵布阵联合演练,围绕处置对象特点协调军警民联合防控,结合地区环境特点,发挥联指机构的指挥作用与育人功能,培养处突维稳指挥人才。
(三)以岗位练兵为主战场,彰显武警人才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
通过实战锻炼和在职训练提高各级指挥员的素质,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渠道,对武警人才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部队要在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中,增大训练的科技含量,按照实战要求,做到“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
总之,各级可通过举办科技练兵、开展军事活动等,提高武警人才的科技素质,适应处突维稳信息化建设的需要。部队应结合实际,要采用适应高技术、信息化作战需要的训练方式和方法。尽快向强调计算机分布式交互仿真的训练转变,锻炼提高高技术、信息化条件下的维稳处突、反恐作战能力,培养出既熟悉战术理论,又能指导武警部队建设的高素质军事指挥人才。�������H����习自主学习的有益手段。无论从哪方面看,高职院校开发和推广慕课技术,都已到了时不我待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