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修复项目市场化的合理性
——基于市场“决定性作用”理论热点
摘要:长期以来,市场都是作为“无形的手”在资源配置当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后,出台的相关会议决定中重新定义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也即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而生态修复的市场化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也是解决当前生态破坏的一大举措。本文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重新定义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运用基本演绎归纳法及相关的数学分析工具,简要分析生态修复市场化的必要性,并针对性的提出适当建议。
关键词:市场经济;决定性作用;生态修复;市场化;
一、文献综述
长期以来,由于工业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的生态破坏困扰着我国进一步实现经济的飞跃,甚至是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进程。我们需要的是“边发展,边治理”,而不是“先发展,后治理”的策略。因此,学术界对生态修复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这些年提出的关于生态修复市场化的理论观点。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了“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中央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经验、准确把握国内外大势、统筹考虑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判断和重要决策。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是一中全新的提法,更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具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是围绕调整政府和市场关系进行的,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的力量一步步得到释放。这些都是基于我们在实践中的总结和认识上的不断深化。
当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运用到环境保护及生态修复问题上时,很多新的研究热点也会随之兴起。尽管目前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探讨还比较少,但是,这并不是说生态修复项目市场化就没有它的理论依据及实践意义。相反,正是目前研究的相对空白,才需要我们对这个问题做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学者崔元星(2013)就提出过生态建设及生态修复项目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他认为长期以来,由于我们认识的偏差,始终把生态问题当成是公益事业来看、来做,希望政府能够全权负起这一部分的责任,导致了原本朝阳的生态城市建设步履蹒跚。他提出了如何构建多方共赢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是生态城市建设及生态修复项目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课题。另外,梁丽娟(2007)也曾做过关于流域生态补偿市场运作制度的研究,并提出了如何构建流域生态补偿的市场运作机制。虽然这不是直接说明生态修复市场化的问题,但是也间接体现了生态修复市场化运作机制的趋势在推进。
基于当前关于生态修复市场化的研究还很欠缺,以及目前也还没有相对完整的生态修复市场化运作机制,我们在此探讨生态修复市场化运作机制具有着一定的研究空间和意义。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的决定性作用,更是为我们研究和推动生态修复市场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必要性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指的是市场在所有社会生产领域的资源配置中处于主体地位,对于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商品价格拥有直接的决定权。
(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帮助群众正确认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说过,市场如同一只“无形的手”在资源配置当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这也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我们一贯的观念,然而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提出了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说法。这并不是否决了一切曾经认为市场应该起基础性作用的论断,相反,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的转变正是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与时俱进的一种表现。“决定性作用”的提法,是我们党在理论上的又一次飞跃,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郁制消极腐败现象,必将对加快市场化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重大的指导作用。
(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导向社会资源配置、实现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经济形态。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是市场交换规则普遍化,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可促使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和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据相关统计数据的分析,在受到政府保护的行业中,很少有成长为具有强大竞争力以便足够走出国门和在国际市场立足的。而那些在市场竞争机制下成长起来的企业却凭借自身的力量在不断的壮大,并且可以与国外的大型企业相抗争,例如,我国的中兴、华为两大通讯技术公司,以及我国的家电制造业等。中兴、华为两家公司的技术产品已对外国的一些大品牌,如苹果、三星、HTC等形成了威胁;而我国的家电制成品占领了世界家电市场的70%。
三、市场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机制,主要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以及激励和约束机制。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利润为导向引导生产要素流向;以竞争为手段决定商品价格;以价格为杠杆调节供求关系,使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总体均衡,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要素的投向、产品消费、利润的实现以及利润的分配主要依靠交换来完成。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机制可从图1中所示的情况分析,图(a)表示了市场通过供求均衡实现了均衡价格P1;但由于市场需求的增加,即图(b)中需求曲线D1移动到了D2,供不应求引起了市场的价格也上升了,从P1上涨到了P2,这时厂商也会适当的扩大生产规模,即从Q1调整到Q2处,但此时,价格仍然偏高,厂商仍有利可图就会继续扩大生产,即图(c)产量增加到Q3,这时供过于求,产品价格会随之下降,又回到P1水平上。可见,在市场相关机制的作用下,价格会围绕着真正的价值作波动,也即图2中体现的价值规律。
总之,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资源配置情况下,市场会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机制促进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四、生态修复市场化的必要性分析
关于生态修复市场化的概念,目前还没有官方的定义,但我们可以理解为将生态修复由公益性的政府主导承担解决转变为由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来实现。
(一)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可以帮助实现生态修复市场化建设。
市场可以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以及激励和约束机制作用于资源配置。也就是说,如果生态修复能够建立起完整的市场运作模式,那么也就可以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呼应,促进生态经济社会更加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二)当前生态破坏严重,生态修复不到位,整体现状不乐观。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资源丰富,物种齐全,但却由于使用不当,污染、破坏严重。例如,植物被破坏。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一个良性生态系统要求森林覆盖率13.9%。尽管建国后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但森林破坏仍很严重, 特别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已大幅度减少。同时,大量林地被侵占,1984~1991年全国年均达837万亩,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植树造林的成效。草原面临严重退化,沙化、碱化,加剧了草地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再如,土地不断退化。我国是世界上土地沙漠化较为严重的国家,近十年来土地沙漠化急剧发展,50~70年代年均沙化面积为1560平方公里,70~80年代年均扩大到2100平方公里,总面积已达20.1平方公里。40年来初步治理了50多万平方公里,而目前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79万平方公里。我国的耕地退化问题也十分突出。如原来土地肥沃的北大荒地带,土壤的有机质已从原来的5%~8%下降到1%~2%(理想值应不小于3%)。同时,由于农业生态系统失调,全国每年因灾害损毁的耕地约200万亩。
除了以上提到的森林破坏,土地退化等生态破坏严重的项目外,还有很多生态建设项目做得不到位,造成经济损严重的地方。因此,生态修复项目市场化,让企业参与到生态修复,对自己造成的破坏也可以负一部分责任。这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我们应当加大推进力度,实现真正的生态保护。
(三)实现生态修复市场化将对经济增长产生巨大效应。
长期以来把生态修复视为公益性项目,由政府主导进行使得生态修复的实现程度低下,效率不佳。因此,把生态修复市场化之后,可以督促商家、个人等加入到这个大工程中来,充分调动所有人保护生态的积极性,进而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和谐发展。
五、结论分析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突破性的、先进性的提法。而且,当前生态修复市场化正需要大力推进,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大小是我们推进生态修复项目市场化的重要保障。在分析了以上的问题之后,我们可以总结并针对性的提出实现生态修复项目市场化的适当建议。
(一)发挥市场决定作用,让企业参与到生态修复当中,并且主要让企业来经营,由市场自发的竞争机制来督促企业把生态修复做好。
市场经济运行本身有自己的规律,有时候在没有人为的干预下反而会更加有效,因此,让生态修复市场化将会有利于更好的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政府要适时配合市场协调推进,从政策、立法、监管等方面积极参与资源配置。
在上面我们强调了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并没有否定或是忽视政府作用,而是要求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是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核心是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体制有机结合起来。虽然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但政府也应该适时参与到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这样才更能发挥它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弥补市场失灵、慰平经济波动的作用。因此,政府可以适时推出政策扶植项目,如对积极参与生态修复的企业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补贴资助等;或政府也可以通过立法完善市场经济下所顾及不到的角落;政府还可以进一步加强相应的监管举措,让整个社会的生态建设同经济发展得以协调并进。
(三)加强人员生态保护意识培养。
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很大程度上要靠全社会的力量才能实现。因此,通过教育宣传充分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是十分必要的。从思想上建立起生态修复观念可以帮助我们大大节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不必要的开支。这既符合当前党和政府提倡的节俭观念,又能够促使生态修复市场化更快的发展。
总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适时提出的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决定性作用将会对生态修复建设市场化产生极大的推动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而对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产生推动效应。
投稿要求:
1.内容要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新闻传媒规律。有自己独到的理论见解,或独特的实践做法。
2.摘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
3.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4.正文文字:一般以4000字符为宜,正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每版平均2000字符。
5.基金项目: 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6.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7. 来稿请注明作者电话、E-mail,收刊人及详细地址、邮编。
8.其他:请勿一稿两发,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邮箱:1911365536@qq.com; 2191974423@qq.com(注明投稿刊物名称)
咨询QQ:1911365536; 2191974423
咨询电话:0571-28069909(咨询时间:周一至周六 9:00--17:00)
网址:www.shjbjb.com
欢迎咨询供稿,并诚招各大高校代理约稿人!
注:本杂志社会根据版面安排适当编辑文章内容,作者如不同意论文被修改,请来搞注明。如有基金项目支持,请注明基金项目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