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
摘要:偏远农村中学的生源质量越来越差,学生厌学情绪浓,教学活动中的激励性评价能帮助学生重塑信心,培养学习动机。教师对学生的关心,耐心以及恰如其分的鼓励很有效。
关键字:农村 差生 激励性评价
近几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农村中学的生源质量越来越差,铁佛中学每届所招的高中学生,学习成绩尤其是理科与英语成绩都很差,就拿化学这一科来说,绝大多数的学生连初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都不会书写。学生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抄袭成风,敷衍塞责;行为习惯自由散漫,懒惰贪玩,部分学生社会交往复杂,甚至扰乱了学校的正常次序。这些学生在学业上反复失败,自信心降低,学习内部动机丧失。如何让这些学生重塑信心,激发其内部学习机制?下面谈谈我近几年来教学实践的体会。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教授说过“人性中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得到赞赏”。 “差生”往往成绩不佳而被教师忽视,因此产生了你逆反心理。心理学告诉我们,逆反心理是一种情绪厌烦和情绪对立状态,是在感情上的反感,烦闷的体验。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就对会老师和同学的感情疏远,淡漠,有些同学对老师和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甚至产生了仇视。对这些学生,老师应该多一份关爱和耐心,课堂上的激励十分的重要。 激励就是激发与鼓励的意思,就是利用某种外部因素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激励性评价是一种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动机,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的价值判断活动。教育评价具有激励、导向、调整、反思、选拔、诊断等多种功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活地运用激励性评价,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
1.关爱学生
“差生”的心灵脆弱而敏感,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赏。课堂上老师的一个温柔的抚摸,一个赞许的手势,一个鼓励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使他领悟到老师对他的鼓舞和信任,感受到老师与他心灵的交流,这样能够建立一个民主、平等、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关注学生每次细微的进步,每个小小的闪光点,并即时给予激励性评价,这样能促进学生附属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向专注知识的认知内驱力转化,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取得学业上的成功。 “问题学生”行为习惯差,不遵守课堂秩序,与老师敌对,让很多老师头痛,对这样的学生,激励是唯一有效的措施。如我的一个教学案例:高一新生郭力开始上化学课时,总是会扰乱课堂秩序,且不听规劝。于是我找他谈话,提出了“只遵守课堂秩序一节课”的契约,取得了他同意。那一节课,他按要求做到了,我对着全体同学表扬他是一个信守诺言的男子汉。那以后,每次上课前我首先向他传递了我肯定和期许的眼神,课堂上不失时机的表扬,调皮的他安静了,并开始将注意力投向学习。有次课上居然开口回答问题,抓住这次机会,我对他进步的过程作了详细的回顾和高度的评价,他的眼睛里满满的都是欣喜。渐渐地,作业工整了,正确率提高了,考试成绩上升了。在校园里不期而遇时,总会远远地跑过来叫一声“老师好”。如今毕业多年了,时不时地还会接到他问候的电话。
2.创造成功机会,诱导学生参与。
积极的期望和要求,能对学生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而要达到这一点,则必须变为学生自身的要求,并化为具体的行动。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发现和发展自己,把期望和要求变成有形的事实。以往的课堂里,差生 “吃不了”,也往往会被教师忽视,正如某同学所说的“以前,我根本没有发言的机会,等到我们把答案算出来时,老师早已把题目讲述了”。差生因速度慢而被牵着鼻子走,没有主动权,渐渐就失去了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上,我常常会鼓励学生参与,并时不时的停下来等待,让他们写一写,算一算,体会体会。还会走到学生身边看一看,对思维遇阻的同学给于启发,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培养参与的主动性。对于学生难理解的问题,先把问题“嚼烂”,再“喂给”学生,最后的结果总会让学生自己得出,让学生体会到获得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的动机。如讲防倒吸装置时先讲隔离式和倒立漏斗式后,再启发学生自己思考并绘画出肚容式和容器接收式(安全瓶),学生结合老师的言语引导,一些学生经过慢慢思考能得出接近正确的和完全正确的答案。对这些学生,我及时的表扬他们的思考的主动性和思维的创新性。学生脸上写满了获得成功后的满足与喜悦,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业成绩逐渐上升。
3.教师对学生的激励要适度、恰当。
物极必反,凡是过了头就未必是好的了。一味表扬,正如一味惩罚一样,并不可取。不切实际的夸奖不仅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闭塞学生创造性思维,使评价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4.因人而异,选取侧重点不同的评价方式。
对行为习惯差的学生侧重于行为的进步,对学习能力低的学生侧重于学习策略的授予。
5.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差”非一日造成,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艰巨又长期的。转化后进生要有耐心,想一劳永逸、一蹴而就,那是异想天开。荀子在《劝学篇》中说道:“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后进生的表现好三天,坏二天,出现反复是正常的事。这是进步中的曲折,绝不是徒劳无功。俗话说:“一口吃不成胖子,一锹挖不成井。”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并且持之以恒,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总之,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激励性评价的魅力,用教师的关爱、包容和鼓励,适量、适度、适时地评价学生,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大价值的个性发展和生命的超越。
投稿要求:
1.内容要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新闻传媒规律。有自己独到的理论见解,或独特的实践做法。
2.摘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
3.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4.正文文字:一般以4000字符为宜,正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每版平均2000字符。
5.基金项目: 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6.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7. 来稿请注明作者电话、E-mail,收刊人及详细地址、邮编。
8.其他:请勿一稿两发,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邮箱:1911365536@qq.com; 2191974423@qq.com(注明投稿刊物名称)
咨询QQ:1911365536; 2191974423
咨询电话:0571-28069909(咨询时间:周一至周六 9:00--17:00)
网址:www.shjbjb.com
欢迎咨询供稿,并诚招各大高校代理约稿人!
注:本杂志社会根据版面安排适当编辑文章内容,作者如不同意论文被修改,请来搞注明。如有基金项目支持,请注明基金项目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