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情并茂展声韵——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之研究
摘要:文章以“声”“情”“字”“味”“表”“养”“象”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研究兼经验总结的方式,探讨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七字标准”中每个字对声乐学习与演唱的不同作用和效果,目的在于如何做到“声情并茂,综合全面”的演唱。
关键词: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七字标准
金铁霖教授在近40年的教学生涯中不断探索与研究,以实践为基础,把中国民族声乐的优秀传统与外国的先进声乐训练手段相结合,博取众家之长,最终研究出一套科学完整的“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体系”并在一系列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确立了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接下来笔者通过一一分析“七字标准”中每个字的作用与内涵,以感悟金铁霖教授的民族声乐教学体系对声乐演唱中有哪些具体要求,便于演唱者们更易掌握演唱方法。
1、“声”:指的是科学的演唱方法和声乐技巧。声乐既是科学的又是自然的,且根据声音的色彩分为“真声,假声,混合声”三种,不同的歌唱方法对这三种声音的把握和要求也不同。
笔者认为声音是作为声乐学习者的基本条件,音质音色是影响歌唱效果的直接因素。民族唱法多应用“混合声”,既说到“混合声”,那自然而然在训练中,可根据每位学生不同的音色特点和条件选择不同的“混合声”比例,进行不同声音的塑造,所以演唱者能否自如地运用自己的声音很重要。
2、“情”:是指演唱者在演唱作品时的情感。每位演出者演唱一个声乐作品前都必须去全面地了解创作者在创作作品的时代背景与想表达的思想内涵等各方面因素,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以便演唱者自己再进行二度创作。
笔者认为声乐表演中最容易感染人的便是情感的流露,所谓“情”是用来表达歌曲思想内容的一种形式,而二度创作就是在深刻理解了创作者创作作品主题思想的基础上加以自己独特的理解相结合进行的一个新的综合诠释,这样表现出来的作品就会更具感染力,以达到“以声带情”“声情并茂”的境界。
3、“字”:即歌唱中咬字,吐字的问题。这早在我国古代众多著名著作中就有记载与规范,就以我国明代著名戏曲理论家魏良辅之《曲律》为例,书中提到“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其中字清排第一位,这就表明了咬字,吐字清晰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这个问题绝不能小看!笔者结合金铁霖教授的教学体系以及本身三年的声乐学习总结出一般常用“u、o”和“ei、i”两组母音来给学生进行练习最有效率,因为这两组母音练习有各自的特色与作用,第一组是宽母音,第二组是窄母音,这样交叉练习可以达到母音之间的和谐,解决多方面在练习上的问题。
4、“味”:是指演唱者演唱作品时的风格与韵味。金铁霖教授就对学生力求做到“唱什么像什么”。这就需要学生应该广阔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大量地积累作品经验,熟悉每位作曲家的创作特点,了解各民族的风土人情。
这就体现了演唱者应根据每位创作者创作作品时不同的情感与特点多样性地去表现。当今社会,唱歌唱得好的人数不胜数,要想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因此想成为一名真正的歌唱家,就必须在自身的演唱风格与韵味上下足功夫,可以说对“味”的把握是声乐作品表现的灵魂所在。
5、“表”:指的是歌唱中的表演和形体动作。声乐作为一门综合艺术,表演当然必不可少。“表演”可追溯到我国的戏曲,曲艺,民歌的传统演唱艺术,各地区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歌舞表演形式,特别是戏曲表演中,要求表演者唱、念、做、打全面发展,手、眼、身、法、步融为一体,表演的形体动作与演唱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形成一套完整的表演形式。
6、“养”:指的是学生的艺术修养、音乐修养与文化修养。声乐艺术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而是对学习者有着全方面要求的综合学科。除了学好本专业主课与专业基础课外,还要开阔视野,向不同的音乐表演专业学习,加强全面艺术修养,陶冶美的感受所必不可缺的课程。
笔者非常赞同金铁霖教授的观点,也对上述所说的姊妹艺术作了分析,从唱腔唱法上,有戏曲、歌剧、京剧、美声、通俗等;从技巧上,有钢琴、和声、乐理、复调、音乐制作、配器等;从个人修养内涵上,有中西方音乐史、各国宗教文化历史渊源、各国著名音乐家、哲学等等。音乐学习者应严格要求,充实自己的文化素养,一位好的歌唱者光有一副好嗓子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广博的音乐知识作为成功的基础。
7、“象”指的是演唱者的形象、气质。作为一名民族声乐学习者,舞台表演是一门必修科目,而在舞台上表演者的任何一个表情、动作、甚至内心的情感变化都是影响表演者整体形象的因素。
笔者认为“象”不单指外在的“形象”,还有内在的“气质”,“气质”是需要表演者多方面的修养支撑起来的,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难免会碰上特殊情况,这就需要强大的内在“气质”和应变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个人的能力,心理素质以及内涵都是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而成的,没有人能投机取巧,一朝一夕练就一身武艺,所以在平时就应该多方面地去汲取知识,充实自己,储备能量,待有朝一日挥洒殿堂。
二、结语
通过对“声”“情”“字”“味”“表”“养”“象”七个字的分析,可以看出声乐不仅是“唱”这么简单,除了声音的基本条件外,还要有领悟每首作品的情感、咬字吐字必须清晰、能把握到位每首作品的风格与韵味、吸引观众眼球的表演、以及丰富全面的综合素养、文化水平和舞台形象。金铁霖教授对民族声乐的探索为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开创了一条先河,从此民族声乐蓬勃发展,培养了一代代优秀民族声乐歌唱家,为中国人们、乃至世界人们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
投稿要求:
1.内容要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新闻传媒规律。有自己独到的理论见解,或独特的实践做法。
2.摘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
3.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4.正文文字:一般以4000字符为宜,正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每版平均2000字符。
5.基金项目: 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6.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7. 来稿请注明作者电话、E-mail,收刊人及详细地址、邮编。
8.其他:请勿一稿两发,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邮箱:1911365536@qq.com; 2191974423@qq.com(注明投稿刊物名称)
咨询QQ:1911365536; 2191974423
咨询电话:0571-28069909(咨询时间:周一至周六 9:00--17:00)
网址:www.shjbjb.com
欢迎咨询供稿,并诚招各大高校代理约稿人!
注:本杂志社会根据版面安排适当编辑文章内容,作者如不同意论文被修改,请来搞注明。如有基金项目支持,请注明基金项目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