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对东方的神往与作为 ——通过《赫德日记》解读赫德
发布时间:2014-12-03 16:38:56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384 次

对东方的神往与作为

               ——通过《赫德日记》解读赫德

[摘  要]   赫德(1835~1911)于19岁时怀着对东方大国——中国的深深向往与实现理想抱负的志向,充满着青年人特有的活力与热情踏上了中国的土地。此时公元纪年是1854年,作为有见识的青年人,赫德把此时看作是去中国的幸运时刻。赫德生前留有大量在中国时的日记,被整理为两卷出版。第一卷《赫德日记——步入中国清廷仕途(1854—1863)》,第二卷《赫德日记:赫德与中国早期现代化(1863-1866)》。这两大卷日记通过对赫德的身世背景、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赫德与清政府各级官员的接触,以及仕途的逐步展开等进行叙述与评价,勾画出了一个不平凡的人物复杂的心理发展历程以及其在中国任官职期间的所作所为。本文试图通过赫德日记的记述来评述赫德在中国的主要作为及其深远影响。


[关键词] 赫德;海关;清政府;税务司



   赫德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通过对海外殖民地的统治来建设英帝国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晚清海关的外籍总税务司,赫德在他的权力鼎盛时期不仅控制着清政府的财政命脉,而且直接左右中国的内政外交乃至文化事业,从而使其势力演化为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影响核心。

作为一个举足轻重的政治和历史人物,赫德的一生亦颇具传奇色彩。赫德日记第一卷内容是年轻的旅行者来到中国,经过10年见习,直至他接到总税务司一职的任命;第二卷内容则是他早期与处于清王朝权利中枢的总理衙门各高级官吏之间展开的较量、斡旋和日常磋商。

赫德任清政府第二任海关总税务司长达45年,虽然不是像丁韪良一样以传教士的身份来到中国,但他的经历同中国近代史,同中国基督教近代史都有着及其紧密的关系。虽然赫德的名声同司徒雷登一样,都被国人无知地当成帝国主义的"帮凶",但通过他的日记,可以让我们发现一个真实的赫德。

一、步入清廷仕途前的赫德

曾身为来自贝尔法斯特的一介少年,竟能成为大清帝国的一名财政大员,因此这历来受到在华外国人士的称道与历史学家们饶有兴致的关注。

赫德生长于北爱尔兰。他于1835年2月20出生于阿尔玛郡的波塔当。这是一个繁华的小市镇,是亚麻布和棉布交易中心。镇上居民和赫德的父母与祖父母一样,主要都是纯粹的中产者,没有贫富悬殊的情况。赫德的祖父,詹姆斯·赫德,来自波塔当所属的基尔摩利阿第镇的许多小农庄之一,在波塔当经营酒类生意。他的儿子,即赫德的父亲,也从事这一行业,是“酒类杂货店”的店主。这种商品既卖食品也卖酒。赫德在他父亲的帮助下,一度勾勒出了五六代家谱。但再往前追溯,他所知的就只是家族传说,以及按父系他家很多代都是爱尔兰人这一事实。赫德是该地区的一个普通姓氏。

赫德10岁时被送往英格兰陶顿一个旧城堡中的美以美教会学校就读。其后,这个出生于北爱尔兰一个繁华小镇的年轻人,在贝尔法斯特——一个迅速发展的爱尔兰工业城市——那是个工业和资本积累的城市,完成了他的高等教育。赫德独立认识的第一个城市不是都柏林,而是贝尔法斯特,这一点极为重要。贝尔法斯特尤其自身的劳动准则,有作为它繁荣证明的“宽广漂亮的街道”和布满其间的毫无想象力的“富人住宅”,有自己兴旺的出口贸易、众多的书店和巡回图书馆,有许多像贝尔法斯特知识促进会那样的“文化改良社团”。从许多方面来说,描述这个城市就是描述赫德本人。他也喜欢长时间工作,对不劳而获的金钱不以为然。他勤奋好学、渴望成功;同时又敏感柔顺、内心谨慎。面对着举棋不定的职业选择,最终被维多利亚女王时期大英帝国的扩张浪潮推到遥远的东方古国。

二、担任晚清海关总税务司时期的赫德

作为维多利亚女王时代那些建设帝国的殖民地总督之一的赫德,在中国清政府时期创立了政府的一个分支机构——大清帝国的海关。英国人赫德从1861到1908年任职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近半个世纪之久。魏尔特在《赫德与中国海关》的序言中这样说道:“在他工作期间,中国海关历史基本上是赫德的传记”。而他任职期间的中国海关,在其精密的组织下,以其和谐、富有成效的工作,为清政府集纳了大量的税收,极大地缓解了清王朝的财政困难。他对中国海关制度近代化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海关主权逐步丧失,中国近代海关制度也相应有了变化。在清政府旧海关制度瓦解后,代之而起的有领事报关制、领事代征制、外籍税务司监督制度,但这些制度均未站稳脚跟,最终建立起符合列强(主要是英国)在华政策需要的外籍税务司制度。李泰国成为了中国近代海关的第一任总税务司,但中国近代海关制度的巩固、发展和完善却得力于赫德。正如白寿彝先生所说:“赫德不是中国海关的首创人,但他却是一个实际的建立者”。赫德从1861年代理海关总税务司起到1908年卸任,他在中国担任海关总税务司将近五十年,主要工作是管理与控制中国海关,形成了一套特殊的海关管理制度。主要表现在:

(一)总税务司的职责权利规定


赫德任总税务司时期,将各地的海关行政和人事任免集中于手中,对各地分关实行垂直统一领导。这种管理形式可使管理结构简单、命令统一,决策迅速,指挥集中灵活。同时在其之下,健全了人事、财务、统计、审计等各项制度,相对于其接手前的海关监督“徒具监管之名,向无稽查之责”的制度而言,对整顿当时混乱不堪的内外贸易秩序确实起了积极作用。


(二)征税制度


对出入国境的货物征收关税是海关的主要任务。赫德接手海关后,对这一重要制度也做了一定整顿。征税项目扩大,分为进口正税、出口正税、子口税、复进口半税、船钞(吨税)和洋药税厘。这都是根据当时进出口实际情况制定的。相对于之前无统一标准的税收,此时各税种都有条约作依托,有明确的规定,税率有长期的统一标准,不能修改等,这些都将保证关税的稳定征收。存票、保税制度的管理严密,权自我操,对发展对外贸易有一定积极意义。


(三)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


1.会计制度。1866年,赫德在金登干的协助下,在海关开始着手建立比较严密的会计制度。对海关税收的上交与留用以及海关经费的开支,赫德强调必须有充分的、真实的一笔一笔的记录。在1865年以前,海关的会计账目只有一个笼统的、类似中国传统的四柱清册式的总账。赫德对此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先是将全部收支总账分为A、B、C、D4个账户。A海关经费支出账,B为海关没收和罚款收入账,C为吨税收入及用于航务设施的提成账,D为所有其他规费收入和开支账。A账每日结清一次,B、C账每季结清一次。所有海关可自行处理的结余,一律存放在指定的银行,没有得到总税务司的允许,各关不得截留。此制度对当时的中国会计制度来说无疑是一大革命。为严格会记制度的执行,1870年又公布了十项有关会计收支的条例。

2.统计制度。赫德主持总税务司工作以前,中国海关还没有编制过系统的贸易广告和统计。1864年各海关曾编印一些规格不一的本关贸易统计,1866年起此项工作集中于上海进行。1873年又成立了贸易造册处,负责印刷各口贸易统计季报和年报,编写贸易总报告。统计内容涉及中国财政、经济、货币、金融等方面的资料,尤其是关于鸦片、茶、丝、黄麻和大豆等大宗进出口商品。这些统计十分细密,是非常珍贵的史料。

3.稽核制度。为加强海关财务检查,在总税务之下,专设掌管会计的稽查账目税务司。“该部门税务司总管辖海关之会计,并审查各地海关之会计,至少每年到各地巡视一次,副税务司驻留北京总司署负责审查各关报表”。稽查税务司权利很大,可随时检查财务状况,如发现重大情节,有权接过本关工作,以待总税务司指示。在赫德任职近五十年间,这种情况发生的次数是屈指可数的。

4.完备严谨的人事管理制度。在赫德担任总税务司期间,建立了一套录用人员的考试制度。凡是新人进入海关,无论何人介绍,必须通过考试。一般来说, 欧洲籍的海关人员,尤其是英国人都要通过海关驻伦敦办事处金登干亲自主持的考试,才能决定录用与否,即使持有赫德本人的介绍信函,也不能例外。通过考试的申请者,还要经过赫德的亲自审查,才能最后决定是否录用。赫德对于下属的工作考核也很严格,他将海关人员分为内、外班,划定明确的级别,分别规定薪金标准,定期考核以决定提升或辞退。另外,还建立了奖惩制度和严格的纪律,规定海关人员必须服从命令,服从调度,“关于无论调任何偏僻地方,均不得拒绝,如不到任,惟有辞退而已”;“华人供事文案,无论调转何处,必须服从命令,否则,将被课以罚款”。

5.注重廉政与节俭,实行高薪养廉政策。赫德讲究工作纪律,尤其是对财会制度要求严格遵守,毫不含糊。如发现有人贪污舞弊行为,他毫不手软,立即予以开除处分。在赫德看来,各海关任务繁重。“各等官员,应予以足敷用度为定数,不致在外设法得钱”。官员收入由基本薪酬、刺激性薪酬和福利津贴三部分构成,薪酬与职务的重要性、工作难度相称,并充分反映官员工作业绩。“按当时生活水平,海关工资待遇是很优厚的,远远高于清政府的其他机关同等公务人员,而且还有大幅度增长前景,不但可满足官员日常生活需要,也可从容应付其他的事情”。为力扫贪污腐败风气,赫德身体力行,这一点在当时难能可贵。赫德掌管中国海关税收,手中握有大量钱财,但他仍然注意节约。在他给金登干的信中,多次提到节约问题。他经常提醒金登干,要把电文写得简短一些,精炼一些,要尽可能节约经费;伦敦办公处的选择和装修,他也过问,要求金登干尽可能少花钱;他委托金登干操办的各种各样的博览会,每次都提出节约的原则。这种做法与清政府官员普遍存在的讲阔气、讲排场、大手大脚、挥霍浪费形成鲜明对比。

三、中西文化相交融的洋官员


来到中国的头一年里,赫德似乎一直沉浸在一种浓烈的宗教情绪中。他的第一篇日记就是以教徒式的诉说和祈祷开始的。他甚至一度希望自己成为传教士,在中国从事传教活动。此后,他不仅参加礼拜、听布道、阅读宗教书籍,和周围的人讨论宗教问题,而且时常在日记里连篇累牍探讨宗教问题,剖析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日记的字里行间中流露出赫德面对异国的孤独、在单调生活和不确定前景中的沮丧、忧虑和浮躁之感。他甚至后悔自己选择来到中国,多次萌生打道回国的念头,对自己追求功名的念头大加责难。

赫德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勤奋好学。从他的日记中可以看到,他不但从欧洲订阅了杂志、书籍,还时常向同事、朋友借阅书刊。阅读学习过程中,他很重视中文的学习。在他的日记中留下了大量关于学习中文的记录。从中可得知,赫德不仅聘用当地最好的官话教师教他汉语,而且自己坚持阅读各种中文书籍,包括四书五经这样的古籍经典、《圣谕广训》这样的道德说教和《红楼梦》这样的清代小说。他还曾学习宁波方言。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除了刻苦又刻苦的学习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克服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中的困难。我下定决心要完全掌握它们。”

赫德后来的汉语水平一直为人们所称道。精通汉语确实给他在中国的活动提供了许多便利和优势。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一特别技能以及官位职务的特殊,使他成为晚清中西文化的中介人。


                 

 总结


综上所述,赫德自踏上中国清廷仕途后,从一个领事馆的编外译员迅速成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受聘于清政府的他,在任职期间,参与了不少与中国有关的活动,他所创的新型海关,把西方一套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介绍到中国,实现了中国海关的严密高效,为清政府集纳了大量的税收,清政府的对外赔款,一部分由海关关税支付,也因此赫德受到清政府以及清朝高级官员的信赖和赞扬,认为数年以来,赫德作为洋人充当中国司税,做到这样很不错。他统治下的海关由于制度健全、组织严密,经受住了国内政局的多次剧烈动荡。这套机构和制度被历届民国政府继承,一直运行到1949年。由此可知,赫德为中国近代海关制度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投稿要求:

1.内容要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新闻传媒规律。有自己独到的理论见解,或独特的实践做法。

2.摘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

3.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4.正文文字:一般以4000字符为宜,正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每版平均2000字符。

5.基金项目: 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6.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7. 来稿请注明作者电话、E-mail,收刊人及详细地址、邮编。

8.其他:请勿一稿两发,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邮箱:1911365536@qq.com;       2191974423@qq.com(注明投稿刊物名称)

咨询QQ:1911365536;         2191974423

咨询电话:0571-28069909(咨询时间:周一至周六 9:00--17:00)

网址:www.shjbjb.com

欢迎咨询供稿,并诚招各大高校代理约稿人!

注:本杂志社会根据版面安排适当编辑文章内容,作者如不同意论文被修改,请来搞注明。如有基金项目支持,请注明基金项目编号。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