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高校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探究
发布时间:2014-12-04 08:33:27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407 次

高校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探究

摘要:法律素质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目前,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知识普遍欠缺,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是存在缺陷。因此,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法律素质的重要性及其必要性,探索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土建类专业学生 法律素质 培养 依法治国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将“依法治国”作为全会主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适应这一要求,高校教育必须大力提升学生法律素质。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推动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土建类专业学生的法律素质培养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培养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的必要性

1、培养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思想在建筑行业贯彻落实的需要。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实行法治,极为重要的标志就是国民的法律素质。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法制建设进程,建筑业相关法律规范体系建设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初步建立了以《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及《注册建筑师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为主体,大量部门规章为辅助和补充的建筑法律规范体系,在建筑市场的规范和引导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建筑行业良性、高效且有序的发展。由此可见,法律是调节和管理建筑行业的基本手段,是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主题的重要内容。因此,对土建类学生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有利于造就一支既熟悉建筑理论知识,又熟悉业内法律常识的专业队伍,是实现依法治国重要思想的重要保障。

2、培养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是开展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更加严格,思想道德、职业道德、基本法律知识和建筑法律法规知识的储备缺一不可。因此,要促进土建类专业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顺应职场发展需求,法律素质的培养必不可少!考虑到目前在校学生多为九零后的年轻人,而五年、十年之后,他们将成为建筑行业的骨干力量这一情况,加强高校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是具有现实必要性和迫切性的。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学生自觉的知法、守法、用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培养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是解决学生执业过程中遇到各类法律问题的需要。由于现阶段建筑市场尚不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仍然存在很多法律问题,土建类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和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诸如:地方保护、行业封锁、招投标活动弄虚作假、“阴阳合同”、勘察设计施工单位违法转包工程、不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偷工减料等不法行为。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都需要他们运用所掌握的法律知识去处理和解决。此外,在择业阶段,所有大学生都会遇到用人单位招聘时会对不同院校、不同性别、不同相貌甚至血型和星座的学生进行差别对待,这一行为严重侵害了学生的平等竞争权。如果不具备基本的行业内法律知识,没有较高的法律素质,不但会使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严重的还会使集体乃至国家的利益受到损害,更有甚者还会导致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隐患,给社会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土建类专业学生不但要学法、懂法、守法,更要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培养自身法律素质,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明辨是非,远离违法犯罪。

二、高校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困境

1、课程设置有失偏颇

大学里重专业课,轻基础课,厚此薄彼的现象大家已司空见惯。土建类专业学生作为非法律专业学生,大部分课程都是专业课,专注法律素质培养教育的相关课程少的可怜,甚至在大部分高校法律基础课程只是简单作为普通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以高职院校为例,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普法的课程只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门,共计48学时。而整门课程中除去道德理论部分,法律基础知识仅占总课时数的四分之一,约12学时,且内容为宪法、刑法、婚姻法、继承法及行政法此类基础法学知识,几乎没有涉及建筑专业类法律法规。受课时少、内容多的限制,法律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课堂案例分析、社会热点问题讨论等环节都不能充分进行,使教学实效性大打折扣,根本达不到培养土建类学生专业法律素质的基本要求。

2、教师专业法律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土建类学生的法律教育,对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条件要求极高,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法学专业知识,还要具有建筑类相关学科知识,但现阶段我国各大高校土建类学科从事建筑及房地产法学研究的教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许多高校受人员编制限制,又鉴于法律基础课程课时有限,很少引进主修建筑及房地产法律法规的专职教师。承担法律课程的部门通常是思想政治教学部,这一教学部门主要承担的教学任务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理论课。部门内大多数主讲教师的专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他们的专业使之完全可以胜任思想道德修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政治理论课的教授,但是土建类专业法律法规课程由不是主修法律专业的德育老师兼任,教学效果就大不一样了。这些老师往往没有经过专业的法律培训,更不具备建筑行业基本知识,教学水平也存在差异,对于学生提出的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类法律问题根本无力给出正确科学的解答。

3、专业教材匮乏

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但目前我国尚没有一本完整收录土建类专业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的相关教材。现阶段在全国高校中通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13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该教材中法律基础部分提纲挈领的涵盖了我国宪基本制度、实体法律制度、程序法律制度等基本法律知识,同一些省市级编写的普法教学参考书、高校自编教材以及几所高校联合编写的普法类参考书目一样,有着一个共同的缺陷,即缺乏土建类专业特色。而对于土建类专业的学生来讲,掌握与执业相关的专业法律知识对培养学生的法律素质更为重要,这些缺乏针对性的教材,无法从根本上满足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需要。

三、加强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建议

1、优化课程设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校进行法律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各级教育、房地产及建筑主管部门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培养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作用及其必要性,对有效的培养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进不断的探索和研究。高校应自上而下的更新教育理念,重视专业技术类课程教学的同时,更应该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把建筑行业和房地产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作为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针对目前课程设置不合理、学时偏少的现状,开设土建类专业法律课程,同时增加基础课中土建类专业法律知识教学的学时。

2、优化教学团队师资结构

一支法律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建筑类专业法律教育的基本保障。高校应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着力打造一支建筑学与法学知识兼备的师资团队。要优化现有教学团队师资结构,首先,应大力引进同时具备建筑学与法学交叉学科知识储备的人才,改变教师学历结构。其次,应大力引进青年教师,改变现有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最后,应建立师资的培训机制,对在岗的非法学专业科班出身的老师们进行土建类相关法律知识培训,鼓励青年教师外出参加各类法律知识进修培训班,不断提高自身教学业务水平。可见,引进既掌握法学知识又熟悉建筑学的复合型青年教师,培养跨学科的法律人才,是今后土建类专业普法教育师资团队建设的大势所趋。

3、编纂土建类专业学生专用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教材

优秀教材与教学大纲的编纂是土建类专业开展法律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要编写土建类专业学生需要的特色法律教育教材,就必须充分发挥各级教委及房地产行业主管部门的统筹协调,多方开展建筑类院校土建专业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教育研讨会,聘请建筑学、法律、管理学等各方专家参与课程体系设置,研究制定培养目标,就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等问题充分交换意见。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专业,组织经验丰富的建筑学与法学专家共同编写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全国通用教材,将与各专业相关的法学知识、法律法规融入到建筑类各专业中去,使建筑学和法学融为一体。

结束语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这就需要高校向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优秀毕业生。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依法治国”思想在建筑行业和教育行业贯彻落实的必然趋势。现阶段我国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培养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高校只有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才能让土建类专业学生拥有系统的专业法律知识,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良好的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土建类人才。





投稿要求:

1.内容要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新闻传媒规律。有自己独到的理论见解,或独特的实践做法。

2.摘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

3.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4.正文文字:一般以4000字符为宜,正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每版平均2000字符。

5.基金项目: 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6.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7. 来稿请注明作者电话、E-mail,收刊人及详细地址、邮编。

8.其他:请勿一稿两发,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邮箱:1911365536@qq.com;       2191974423@qq.com(注明投稿刊物名称)

咨询QQ:1911365536;         2191974423

咨询电话:0571-28069909(咨询时间:周一至周六 9:00--17:00)

网址:www.shjbjb.com

欢迎咨询供稿,并诚招各大高校代理约稿人!

注:本杂志社会根据版面安排适当编辑文章内容,作者如不同意论文被修改,请来搞注明。如有基金项目支持,请注明基金项目编号。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