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在中职的教学方法分析
摘要:21世纪,发展迅速的领域莫过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的应用基础也被列入中职院校的必修科目,教学效果的优良不仅体现在学生的计算机水平高或低,也关系着学生步入社会后的职业生涯的长久发展。本文将对计算机应用基础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中职;教学方法
中职学生是由于一系列原因没能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一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并不明确,因此在对计算机的应用基础课程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找到正确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多做互动,启发式的教学。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淡薄
中职院校的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并不算很高,没有具备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此外部分教师还是倾向于传统形式的教课模式,教学任务完成就可以了并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思维,没有过多采用自主实践的教学方式,学生也没有过多的机会进行自我测评,长此以往,自主学习意识越发淡薄。
(二)教师课程设置有缺陷
课程的实践内容教师设计的相对枯燥,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够被充分的激发。大多数情况都是教师做展演,学生跟随模仿,比较盲目和机械性,不利于计算机的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落实。如果仅仅满足于课本上的例子,会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实际操作的应用,毕竟课本和日常生活中实际遇到的操作问题是有差距的。一旦脱离了实际,学生没有了听课的兴趣,由于年纪小,自控性差,玩手机游戏、睡觉等就会此起彼伏。
(三)单向教学,忽略交流
教师的教学理念单一满足在基本技能方面,忽略了与学生情感的交流,这样会形成一种单向的模式,师生的关系比较的生疏,学生不够足够的信任教师,有问题也不会再次请教,而恰巧计算机的内容落下一步,课程进度快,导致与后续课程的知识点衔接不上,学生听不懂,最后也就彻底放弃听课了。
我们要明确,中职的教育实质就是就业的教育,主要是从事生产前线的劳动人员,专业的技能必须过硬,否则难以实现理想的就业。所以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一定要有足够的动手实践的经历,对于计算机领域更是如此。
二、实践中较为有效的教学建议
(一)(情境演绎教学
客观的在现实中存在着的就是情境。充分考虑每个专业的特征。采用情境演绎的方式,指引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印象也会更加的深刻。譬如,教师在讲解桌面清空图标“回收站”的课程时,老师可以先设置一个情境,一对儿老夫妇在搬离旧居的时候,老妇人将所有不需要的物品放到了垃圾卡车里面准备舍弃,此时夫人的丈夫无意想起他们新婚时的定情信物,一个水晶挂坠,来到垃圾处寻找,果然发现挂坠在废品中,于是将挂坠拿出来,其余的舍弃了。过了几年老妇人想起他们的儿女幼时的相册找不到了,回忆起来是当做废品被卡车拉走了,两人都十分的后悔遗憾。情景演绎此刻终止,学生们也都陷入了可惜的情绪中,此时教师可以适时引入“回收站”的概念,显然学生有极大地兴趣学习,老师还可以提出相关的问题供学生讨论,增加印象,譬如我们放进回收箱的东西会不会再也找不到、回收箱被安装在硬盘还是其他区域等等。
(二)依据专业,设计实践
所学专业不同,学生的计算机实操的能力也是不同的。特别是非计算机本专业的学生,由于不是本专业,兴趣不一,实践起来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要做到依据不同专业的特征,分别指导实践。借用这种方式,比一一罗列操作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接受消化知识的时候就会更加的容易。譬如,学生在学习文档设计这节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几篇文章,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设计标题,插进页眉页脚等内容,教师再进行指导;或者教师还可以让各专业的学生,根据专业特点设计自己班级的简介,LOGO等,让学生利用Word完成这项带着喜悦和挑战的作业,这对于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更加的有意义。
(三)擅用类比
在学习新的知识时,如果能够恰当的运用类比的方法,以学过的知识做铺垫,将新的知识点进行编码加入自己的理解,符合认知规律、容易接受。譬如,在讲解计算机的硬件布局和运行原理一章,可以和工厂做类比。计算机的控制器就好比调度间、运算器可以类比做车间、存储器就把他当做存放的仓库、而输入的设备就看似工厂制造的产品投运,这些不在一个领域的设施,却有着相似的作用,密切相关,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常见的一些事物进行类比比较,形象生动的依旧学新,不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也是对旧知识的巩固。
(四)重视教学反馈
教师讲解完课堂内容之后,没有一个很好地评估和反馈平台,一些知识点可能在课堂因为实践或者其他的因素限制学生没有很好的吸收,回家消化起来也比较困难。如果拥有一个教师和学生互动的网络平台,对教学的内容作出及时的反馈,有疑问尽快解决,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而且能对教师的教学起到很好地促进作用。
结语:
本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在中职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索和挖掘,在未来的教育教学进行中,教师要继续结合相关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实践,积累经验总结方法,提高教学的的效率,培养出计算机能力强悍的高质素中职学生,为他们的将来,就业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投稿要求:
1.内容要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新闻传媒规律。有自己独到的理论见解,或独特的实践做法。
2.摘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
3.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4.正文文字:一般以4000字符为宜,正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每版平均2000字符。
5.基金项目: 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6.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7. 来稿请注明作者电话、E-mail,收刊人及详细地址、邮编。
8.其他:请勿一稿两发,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邮箱:1911365536@qq.com; 2191974423@qq.com(注明投稿刊物名称)
咨询QQ:1911365536; 2191974423
咨询电话:0571-28069909(咨询时间:周一至周六 9:00--17:00)
网址:www.shjbjb.com
欢迎咨询供稿,并诚招各大高校代理约稿人!
注:本杂志社会根据版面安排适当编辑文章内容,作者如不同意论文被修改,请来搞注明。如有基金项目支持,请注明基金项目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