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并静静地等待花开
——“自主生态融合发展德育创新培养模式”课题实施感悟
论文摘要:
爱,就无怨无悔;爱,就倾心竭力;爱,就静静地等待花开!本文从三方面来讲述师爱:爱的激励中,目标花开、爱的交融中,和谐花开、爱的絮语中,神奇花开。用情与爱去源源不断地播种、付出,静静地等待花开、等待那慢慢绽放的精彩!
关键词:
教育、爱
“爱在左,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迷漫。使得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挥,也不是悲凉!”。 ——摘自冰心老人的一段话
每次读到冰心老人的这段话,内心便会涌起丝丝的温暖、感动,亦更感慨自己这十几年的教育历程,又何尝不是如此。一路走来,没有多少值得称道的轰轰烈烈、圣洁伟岸,有的只是平平淡淡、从从容容,学会在简单真实、坦然宁静中,用情与爱去源源不断地播种、付出,静静地等待花开、等待那慢慢绽放的精彩!
?一、爱的激励中,目标花开。
目标,是一个人、一个团体前进的方向、努力地高度,有了良好的目标意识并学会不断的建立目标并付诸实施,成功也便会在不远处伸出橄榄枝。
但是所谓的目标对现在的条件优裕且意识淡薄的孩子往往是一个空洞的口号或说教,他们可能关注更多的是肯德基、耐克、摩天轮、迪斯尼,尤其是纪律涣散、缺少凝聚力的班级谈及目标更是勉为其难,因此每接手一个新班级,我总是会将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作为我的奋斗目标,班级的共同目标,并用更多的爱与激励、更多的耐心等待那一朵、一朵朵娇艳绚目的花开。
做了这么多年的班主任,籍于领导同仁的信任,也更相信是缘分,一届一届的接班,总是跟同年级中最难缠的“顽童”班级携手、结缘,去年亦如此。几个事例足以让你咂舌,听之、怯之:学习上可以跟任课老师阴奉阳违,甚至集体对衡、拒交作业;纪律上可以在放学后打群架惊动了附近的警察。
就是这样的一个班级,开学之初,我就表明自己的态度:既然我做了这个班主任,我就得爱你们,“爱不需要太多的理由”, 唯一的条件就是——你们也要爱自己、爱班级,因为我们从此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从此,每天我总是第一个到班级,放学我总是最后一个离校,没有课间、没有午休,补课、谈心,家长的约见一个不拉,并争取到最大的配合。没有严厉的呵斥、没有强硬的制度,更多的是爱与激励,特别是唤起“后进生”“异类生”内心的尊严感,使他们 “我有着其他任何人都有的智慧、自信与自尊,从而不断的向着目标挺进。
一个月下来,孩子们也更能体会到我那份严厉中的平等与尊重、发自内心的爱与期待,渐渐地“班荣我荣、班耻我耻;我荣班荣、我耻班耻”风气逐渐形成,继而“我要飞得更高”、努力创建“优秀班集体”的目标层层推进,学生感到:这是我们的目标,而不是老师对我们的要求。一系列的目标之花在爱的暖流、激荡中水到渠成,悄然展现她层层的亮丽的花瓣。
二、爱的交融中,和谐花开。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作为班主任,我常常捧着一颗真心、爱心,走到学生中,时刻关注着他们的一言一行,分享着他们的喜怒哀乐,共同营造爱的天地,师生、生生、家长间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交融中,孕育出了一朵朵美丽的和谐之花。
教师节的祝福、生病时的问候由一张形式的卡片化为教学活动中的积极配合;青春期的困惑从羞涩的吞吞吐吐变为坦然的畅所欲言;家教的盲点由原来的忽视或无谓到慎重其事、毫不懈怠。尤其是上学期突发的水痘,集体停课的两周,给我更多的是感动、温馨,由于较长时间的停课,加之临近期末,大部分家长上班,孩子白天基本处于封闭却无人监管状态,于是不放心的我每天人人一个电话,加之短信及时地问询情况,有时对于调皮的孩子还要来个不定时的“突击”,几天下来,有些家长常常会在我的电话还没拨出就已先把电话打来给我报个平安,感激的同时还安抚我“不要太担心”“请放心”,有几个调皮蛋儿竟给我发来了短信,“让我相信他们,不用担心他们身体、更不要担心他们的习惯,他们会管好自己的!”果真期末考试的时候,我们缺课两周的总评成绩不但没有比同轨班级低,还略领风骚,每个人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一次次爱的付出、一次次情的交融,在我的感染下,同学之间,更是情同手足:学习上,倾情相助,班级里同学们自发成立“一帮一”小组,学习较好的同学对学习稍差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热情帮助、耐心辅导,百问不厌;生活中,更是相亲相爱,班里桌椅坏了,会修理的男同学帮助修理;运动会上,桂洪凯冲刺中摔倒了,同学们不顾一切的冲上前去救助;焦楚宁病了,汪倩比自己生病还要着急痛苦,手忙脚乱的要护送其去医务室……大家互帮互助,增强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同学们亲如兄妹,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不断营造出和谐、温馨氛围,那悄然盛开的花朵也愈加的怡人、美丽!
三、爱的絮语中,神奇花开。
一声声的叮咛、一遍遍的重复,传透出无尽的师爱,但它的背后往往又带出许些无奈的叹息,因为它已演绎成了学生耳边挥之不去的——唠叨。
能否将唠叨变为形式多样、滋润心田、神清气明的呢喃絮语。因此,针对不同年级段的孩子,作为班主任或任课老师,我常常利用学习园地、黑板报、警示牌,标语等的潜移默化作用,结合教育内容给学生进行了一次次心灵上的洗礼和净化。同时利用日记、周记的空白处进行留言、对话,或节日、生日贺卡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建议、期待。尤其是对待特殊、叛逆期的学生,更慎之又慎,不能苦口婆心的将自己对其的关爱演化成他们耳边的唠叨、心中的烦躁。例如,去年接手的班级,以“老桂”为首的典型就好几个,喜欢惹事生非、德育处的常客,毫无夸张的说与他们交谈超过三句,则烦躁不安,仿若老师要说的早已悉数于心、纯属多余,于是我便坚持在他们的作业本上每天留下一句建议、点评或表扬,这样的日子久了,渐渐地我发现“老桂”他们的眼神变得平和了、温润了,不再是敌对的、仇视的。一次无意中,撞到了又聚首一起“老桂们”,正欲揪住他们是否又“图谋不轨”的尾巴时,竟然发现他们是在讨论我给他们的留言, 在比较谁的本上留言字数多、写得好……无语的同时,我的眼角有些发热,又一次的批阅老桂的周记本,只见在我的留言下,多出了这样的回复:老师,你的方式我喜欢,谢谢你照顾了我的面子又点醒了我,相信我会努力的!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尽管这样做花去了我很多的心思、占用了我很多的精力,但顽石终究亦开花,我只有更多的付出、用更多爱的絮语去滋润、呵护那一朵朵待放的奇葩!
恍然,冰心老人那温暖的话语又轻轻地掠过耳际:“爱在左,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
爱,就无怨无悔;爱,就倾心竭力;爱,就静静地等待
投稿要求:
1.内容要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新闻传媒规律。有自己独到的理论见解,或独特的实践做法。
2.摘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
3.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4.正文文字:一般以4000字符为宜,正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每版平均2000字符。
5.基金项目: 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6.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7. 来稿请注明作者电话、E-mail,收刊人及详细地址、邮编。
8.其他:请勿一稿两发,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邮箱:1911365536@qq.com; 2191974423@qq.com(注明投稿刊物名称)
咨询QQ:1911365536; 2191974423
咨询电话:0571-28069909(咨询时间:周一至周六 9:00--17:00)
网址:www.shjbjb.com
欢迎咨询供稿,并诚招各大高校代理约稿人!
注:本杂志社会根据版面安排适当编辑文章内容,作者如不同意论文被修改,请来搞注明。如有基金项目支持,请注明基金项目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