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课堂下语文互动教学的魅力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只有在交际运用中才能真正被理解、掌握。互动教学是培养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师生和谐的前提下,教师设计多种互动活动,从而激发出孩子的想象能力,大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一系列创新思维的开发。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互动教学 师生和谐 创新 设计活动
三、教学灵魂------互动活动
互动教学就是指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组织下师生之间发生的一切相互作用和影响,它有师生间互动和生生间互动两种形式。
(一)、师生相互提问
提问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它是实现师生互动的平台;提问是一种交流,是师生传递信息的一种渠道,它可以引发学生思维的运转。提问可以是教师问,也可是学生问。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阶梯性和挑战性,要符合学生兴趣特点,做到学生有话可说。简单的让基础差的学生先开口发言,稍有难度的请中等学生回答,然后请基础较好的同学补充。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做适当的启发,对于学生不合理的回答不随意打击否定,只要开口就应鼓励,当然仅仅鼓励不能够促进学生往前迈一步,老师还需要适当做一些点评和修改。另一方面,让学生向老师提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问题或疑问可自由提问,有不同观点也可大胆提出异议。学生提问的过程反映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过程,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提问更要尊重他们的问题。比如班级有一个比较好的孩子在学习《会走路的树》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这棵树明明不是真的树,为什么不在这个标题上加上双引号呢?”虽然这个问题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还不需要过多知道,但正是这样一个问题让我知道了孩子的思考痕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调动了其他孩子的兴趣,为我解决引号的用法打开了一扇门。
(二)、生生互动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生生互动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求得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
1、组内活动
组内活动规模小,活动方便,便于操作,适用于简单的对话练习。同桌间可以一问一答,一说一做,也可以两人一起说,一起做。
2、组际活动
组际活动较前一种规模较大,但不宜过大,规模过大不宜控制,特别是低年级孩子,如规模大了之后,孩子会把这种活动演变为闲聊,而且每位学生参与发言的机会也会变少。一般来说,4-6人为一组,均由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最好优生1人,中等生2人,学困生1人)。让性格活泼,组织能力强的组织安排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操作: 首先由老师提出当天要研讨的主要问题,或由组员提出在预习或复习练习中发现的问题,供大家研讨;其次,主持人组织每位成员发表各自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理解;然后,小组全体成员就某种观点探讨其正确性,或进行补充;最后,主持人收集、归纳、总结本组的讨论结果,准备交与报告员向全班报告。这个过程虽然对低年级学生的要求比较高,不太容易操作,但是如果有效指导、组织,学生会在长期的训练中逐渐练习地越来越好,组际活动由于是孩子们之间的交流,带着孩子们天马行空的一些想法,一些创新的想法会自然产生,而且这种组际学习能够带来一些衍生效果:比如养成学生互相学习的习惯、懂得团结互助的重要性等等
3、组际竞赛
组际竞赛是组内活动的延伸和提高,它有助于促进提高组内互助互动,也是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将学生潜力发挥极至的强劲动力。例如在教授《谁的本领大》时,我在抛出风和太阳到底谁的本领大后,先让孩子们自由给出答案,孩子的答案基本为三种:太阳的本领大;风的本领大;两个人的本领一样大。但是我并没有给出老师的看法,首先让认为太阳本领大的同学举手,将他们归为第一组;认为风的本领大的为第二组;第三组为两者本领一样大的孩子。然后让他们分别围成三圈(桌子摆成圆桌状),组员共同讨论想出尽可能多的理由支持本组的观点。最后看哪组列出的理由多就获胜,讨论时间10分钟。若班级学生较多,可以先将双方组员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再汇总各方小组的观点。目标、任务阐明后,两组讨论激烈,组员纷纷献计献策。10分钟到,各组选出一名代表阐述本组的观点、理由,我把它们写在黑板上。在这期间,若组员有补充仍然有效。在竞赛过程中,各组都绞尽脑汁希望打败对方。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也乐此不疲。再比如学习识字时,我们在教同一偏旁的字时,如果需要拓展一些,更可以利用这种竞争,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将已学知识与现学知识相结合,将课外知识引入课内,极大激发学生自主求学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以学助竞,以竞促学。
四、教学升华------总结评价
互动活动后,教师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各组的互动作出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表扬某些组活动中的良好表现,鼓励其他组向他们学习并改进;指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所交流的知识归纳、总结,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应掌握哪些知识,如何运用,还有哪些不足有待注意改进。总结评价是对课堂教学的升华和教学目标的深化,是学生巩固知识,进行补救学习的关键环节,而学生对于老师的评价非常在意,他们就会在下次活动中有意表现更好、有意想出一些更新、更好的主张。
五、 互动教学中的注意点
教师课前必须充分备课,备教材、备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考虑采用何种互动形式最合适、最有效。形式要多样化,使学生永远保持新鲜感;根据学生的基础实际设计活动,活动难度有层次从而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兴趣,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使每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互动活动要有目标,有组织。活动开始前,教师展示目标让学生明确这次活动要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然后学生带着目标去活动,确保活动有意义、有价值。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发挥组织者、协调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多在学生间走动,通过巡视和参与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有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教师设置好互动的内容,但学生不一定会按着老师的意愿走,他们也可能会打擦边球,甚至会背道而驰,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当的加以点拨,在肯定他们的同时使他们慢慢地转到本课的内容中来。
总之,互动教学模式是语文新课标下任务型教学的首推模式。教师要有创新的魄力,设计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热情;又要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因为教师既要完全放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能及时收回学生,防止学生像脱缰的马,一发不可收拾,老师有了创新,学生自然会更努力创新.
投稿要求:
1.内容要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新闻传媒规律。有自己独到的理论见解,或独特的实践做法。
2.摘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
3.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4.正文文字:一般以4000字符为宜,正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每版平均2000字符。
5.基金项目: 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6.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7. 来稿请注明作者电话、E-mail,收刊人及详细地址、邮编。
8.其他:请勿一稿两发,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邮箱:1911365536@qq.com; 2191974423@qq.com(注明投稿刊物名称)
咨询QQ:1911365536; 2191974423
咨询电话:0571-28069909(咨询时间:周一至周六 9:00--17:00)
网址:www.shjbjb.com
欢迎咨询供稿,并诚招各大高校代理约稿人!
注:本杂志社会根据版面安排适当编辑文章内容,作者如不同意论文被修改,请来搞注明。如有基金项目支持,请注明基金项目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