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成长比重点高中更重要
------- 一个后进生的案例分析
生活中我们常常说到成人比成长更重要,但这大多数只适用于我们劝慰别人的时候,我们教育别的班学生的时候,或者在听报告的时候。真的遇到问题孩子是自己的,或者是自己班学生的时候,当你的班级平均分被这个孩子大幅度拉下的时候,我们还能这么冷静吗?我们还能不考虑他的学习成绩吗?即使能,大多数时候恐怕都是在经历苦痛、绝望后的冷静和使劲全身解数后的无奈吧!但如果我们开始就能做到坦然,从内心深处接受成长比成才更重要,我们就无需经历这种苦痛和焦灼,孩子也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笔者有幸在毕业之际参加了心里学的职业培训,也取得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而这对我的教育教学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无论是我当班主任还是不当班主任,我都能在和学生的相处中帮助辅导他们很多心理的困惑,也能帮助家长减轻些许烦恼,笔者在这不用心理学的理论来阐述任何问题,只是分析一个教学案例,这个案例很好的说明了健康成长比重点高中更重要,期望能给大家一点启示。
初三了笔者任课一个班的班主任老师因身体原因需要休假,我接替班主任工作,前任班主任属于教学严厉型的,对学生要求中规中矩,这在学校教学和日常管理中深受领导的一致好评,笔者接替班主任工作后也深感“压力山大”,在一个月的教学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一切风平浪静,可是学考的成绩让我冒汗,总分在年级的名次下降了三位,也正是这次月考打破了这份宁静,打开了平静湖面下的暗流,在成绩决定地位的学校教学中,大家可以想象我要面对的压力,在这我不在叙述领导的谈话,成绩分析会的批评等等。英语老师首先找到我提出了几个学生的问题,接着思品、数学老师都来找我反应班级问题,学校的政教处也找我说班级几个学生的问题等等。这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一好遮百丑了。我首先反思的是自己的教育方法,个人觉得没有问题,然后我留心观察被反应比较多的那几个学生,同时找来其他学生了解情况,甚至一段时间我只要没有课就一直做在教室里观察,在这我要感谢前任班主任,她的教育让学生中规中矩,除了那几个学生其他学生身上正气很旺,那几个学生自己玩自己的,大多数学生都不理他们,这同时也让我感觉到不对,之前这几个学生为什么不敢呢?也正是这一个念头让我想到了一个词“高压”,应该是前任班主任高压他们不敢,现在没了这种压力他们的情绪需要爆发。
为了验证我的猜想,分别找这几个学生谈话,在整个谈话过程中没有责备和指责,更没有批评,更多的只是在交流,在这次交流之后几个学生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有一个学生却一在犯错,笔者也没有太在意,就这样紧张而忙碌的一个月就过去了,迎来了期中检测,成绩在稳中上升了一名,学校领导层不在找我谈话了,政教教务也不在麻烦我们了,可一个新的问题出现,总体成绩上升了英语却比原来还下降了,这是为什么呢?正在我寻找原因是,英语老师来找我了,让她每次上课我都去班级里坐班,或者把一个学生带来办公室,而这个学生其他老师也有所反应,没办法我叫来了家长和他三方会谈,交谈也还算顺利,家长也很配合,但第二天家长却给我打来了电话,问能否抽时间在和我交流一下,我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约在了当天下午家长再次来校,在办公室简单交流后家长提出能不能找个人少的地方(我们是十个人的大办公室,有些话不放便说),我把她带到了一个用于自习的教室,家长谈了很多,主要就是“1、她一个人带孩子,期望孩子能考上好的高中,现在孩子不听她的,因为她逼孩子学习,孩子都报过三次110了;2、原来班主任严厉,他比较害怕,还能老老实实的学习(成绩也一直在后几位);3、期望我对孩子严厉一些,让孩子好好学习,争取能上高中。”据我对孩子观察,孩子的本性不坏,做事认真,热爱班级集体活动,但就在学习上他好像一直是在抗争,经过多次交流我发现问题不是出在孩子身上,而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太高了,这个高度孩子达不到,他就只好抗争,和家长对着干,也有出于贪玩的原因,同样对于英语也是一样的,英语老师对他的期望也高,但他又不听话,总是会影响教学。
在学校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就是教学成绩,发现了问题所在,首先我和学生达成一致,老师不追究他的考试成绩,绝不因考试成绩对他提出任何批评,甚至平时的作业如果不会,都可以不完成,但要保证课上认真听课,不管是否能听懂都要认真,保证不影响老师上课情绪。然后我找来了英语老师,给她做工作(她是特别认真负责的老师,如果看学生不学习会心疼甚至自责),告诉不要对这个孩子提出要求,我们关注的是整个班级,不能因为个别学生影响整个班级教学,就当这个学生不存在吧!其实英语老师做了许多许多工作,谈心、个别辅导、“糖果加大炮”总没有太多改变,她也放弃了,我所做的只是告诉她可以“放弃”,一种苦痛后的无奈,我也反复的做孩子家长的工作,让她对孩子不要提成绩的要求(大家可以想象我说这个话的时候我在家长心目中会是什么形象),也许有人说你是不是真的放弃了,其实不是,我很担心这个孩子的健康,如果继续家长的要求,老师的高压,这个孩子可能要出问题的。我的担心不是多余的。
还有一周就放寒假了,晚上十一点多,我接到孩子妈妈的电话,孩子到现在还没有回家,而他是从前一天晚上外出就没有回来(第二天他正常上学了),我劝慰家长你不用担心,孩子一定不会有问题,他既然外出一个晚上还知道第二天来上学说明孩子还是懂事,这么晚我也没有办法去寻找孩子,让他安心的休息,第二天再说,第二天一早我赶到学校就发现这个孩子已经在教室了,给他家长打了电话,约她下午来校,和她谈了很多,更多的告诉她学习不是唯一,不一定要考上高中等等,当然我想她在心里不知道骂了我多少遍,认为我对她孩子不用心。但我说这样一句话她表情明显变了,我说:“如果孩子这两个晚上在外面遇到坏人怎么办?如果他想不开了怎么办?你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如果这个意外真的发生了,你怎么办?你难道真的觉得重点高中比这些更重要吗?孩子能健康长大就还有希望,如果因为你逼他学习出了意外你还有什么?”这次谈话完全是唠家常式的,把我的担心和想法都告诉了她,她变得信任我了。
接下来一个多月孩子一直无事,热爱集体劳动,班级的卫生不管是不是他值日都会帮忙,也不偷偷出去上网了,时间很快到了一模考试,成绩出来后孩子的成绩反而进步了,我及时的通知了他的家长,开家长会后孩子的妈妈等了一个多小时才有机会和我单独交流,她首先说的是感谢,上次谈话后她思考了很多,经历了这么多的苦痛挫折之后她也想的开了,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把学习学好的,孩子的能健健康康长大才是最重要的。她发现不对孩子的学习提要求孩子显得懂事多了,有话愿意和她交流了,她再看孩子也没那么讨厌了。我告诉她其实她的孩子一直都很好,与同学相处愉快,有几个好“哥们”,热爱集体活动,有担当,这些都是他的优点。他只是学习不能达到那么高的要求。
这样一直平静的度过初三最紧张的复习迎考的日子,孩子最后考上了幼师的免费生,他的妈妈也很高兴,去了学校教师节回来看我告诉我还当了学生会主席。
也许有人要问,你对这个孩子一开始就没有气愤,没有指责吗?是的,我也指责过孩子,但我从未对孩子失望,也从未给他定性为后进生,在我的意识中他一直很懂事,有爱心,热爱集体,这就足够了,我要做的是在他健康成长的前提下让他尽力去把学习做好。
这个案例中笔者没有从心里学理论去解释,但在工作的过程中一直应用心理咨询理论中的成长需要理论,从情感上关怀,从人格上尊重,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差异,帮助他们健康的成长。这只是一个真实案例的分享,期望能给读者一点启发,在这笔者也想表达一种观点:“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学习的,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要做学习上的优等生的,寻找适合自己的才是重要的”,不管孩将来的成绩如何,都依赖于能否健康的成长,只有他们能健康的成长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追求,如果不能健康成长我们所有的期望都是“零”。
投稿要求:
1.内容要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新闻传媒规律。有自己独到的理论见解,或独特的实践做法。
2.摘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
3.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4.正文文字:一般以4000字符为宜,正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每版平均2000字符。
5.基金项目: 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6.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7. 来稿请注明作者电话、E-mail,收刊人及详细地址、邮编。
8.其他:请勿一稿两发,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邮箱:1911365536@qq.com; 2191974423@qq.com(注明投稿刊物名称)
咨询QQ:1911365536; 2191974423
咨询电话:0571-28069909(咨询时间:周一至周六 9:00--17:00)
网址:www.shjbjb.com
欢迎咨询供稿,并诚招各大高校代理约稿人!
注:本杂志社会根据版面安排适当编辑文章内容,作者如不同意论文被修改,请来搞注明。如有基金项目支持,请注明基金项目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