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课堂,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成长的天空
论文摘要:
生态课堂,要唤醒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感悟、创造的主体意识突显自主方显有效,只有让孩子们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变传统的“要我学,教我学”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我要学,我会学”,孩子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独立地探究,源源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这样的课堂教学也才是真正有效的,才能为学生的一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生态课堂、自由成长、学生成长
叶圣陶先生却说:“教是为了不教”,初读时的确很惊讶也很疑惑。细细品味,才恍然大悟。虽然只有简单的六个字,但其内涵却是值得我们一再地深思的。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理论: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这不正也告诉我们教育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唤醒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感悟、创造的主体意识突显自主方显有效,只有让孩子们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变传统的“要我学,教我学”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我要学,我会学”,孩子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独立地探究,源源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这样的课堂教学也才是真正有效的,才能为学生的一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知不如乐知者。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巨大推动力,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兴奋剂。它是学生乐于接触、认识某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便会更加主动,积极,会产生紧张而愉快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状态,从而提高自我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极大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获取,让学生们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学习效率。
陶行知先生认为,在教学中“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是很要紧的”,“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学习兴趣的激发是形成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因素,它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的过程。有兴趣的学习是富有主动性的,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兴趣学习是教学有效的一个最简单的法则。如在教学中可以把本来很枯燥的学习内容以故事、游戏、竞赛的形式展现出来,把智力培养寓于情趣之中;可以以色彩鲜艳的、动态的、形象的教具使学生产生兴趣,增强记忆;可以适当提高学习的难度,使其具有挑战性,形成更大的内部动力等。另外,要采取一些增强学生自信心以及心理安全感的教学策略,从而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始终保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方法启发,促进学生乐于思考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学生掌握方法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老师的作用并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方法的引领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要有意识地通过环节的设置,方法的引导,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获得知识。如今的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到社会上已远远不够用,人们只有不断地摄取知识,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结论,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关注知识的发生过程,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和认知策略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如何思考,乐于思考。
传统教育的致命弱点是只教人读书。陶行知先生批评旧教育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是摧残人才。“教无定法。”最好的教学方法是适合的方法。教学实践证明,不管是传统的接受学习还是流行的探究学习方法,教学中绝对的、万能的、最好的教学方法是没有的。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促进了学生的活动尤其是思维活动,是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低效或无效的。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引发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教学中学生不仅要习得知识,学会方法,更要增长智慧,乐于探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古人也云:“学贵有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即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终点。心理学家认为:当个体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时候,才会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思考中也就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批判、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等认识活动,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也就培养不起来。
台湾漫画家朱德庸红遍大江南北,深为人们喜爱。但少有人知的是,他并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美术训练,也不是什么高材生,相反,未成名前的朱德庸在很多人眼里是注定要失败的人。从读幼儿园开始,朱德庸就不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课堂上默写生字,他永远写不对笔画;老师让他背乘法口诀,他读了一遍又一遍,就是背不出来……在上学的十多年里,朱德庸不断地转学、插班、留校察看,甚至连上补习班都惨遭劝退。朱德庸的父母为他伤透了脑筋。有段时间,朱德庸认为自己很笨。后来才懂得,那不是笨,而是学习障碍。人的学习能力是分多种类型的,他天生就是对图形敏感,而对数字迟钝。因此,他只有在画画时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朱德庸开始观察生活和各种各样的人,并试着将不同的人物脸谱画下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的漫画公开发表了,这更鼓舞了他。当《双响炮》红遍台湾时,朱德庸已经名声斐然。朱德庸说:“我相信,人和动物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比如老虎有锋利的牙齿,兔子有高超的奔跑、弹跳能力,所以它们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人们都希望成为老虎,但其中很多人只能是兔子。我们为什么放着很优秀的兔子不当,而一定要当很烂的老虎呢?爱迪生七岁上学,因成绩差退学,爱因斯坦两岁说话,上学智力迟钝,俄罗斯总统普京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也是一塌糊涂。事实表明,学习成绩与创造力无明显的联系。把个性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来加以接受,我们就不会按成绩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我们眼中就会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教育和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心灵走进另一心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是一个大写的人,是一个与你平等的人,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心灵就是一个世界。要走近这个世界,需要一种倾听,一份宽容,一种尊重,一份耐心!
投稿要求:
1.内容要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新闻传媒规律。有自己独到的理论见解,或独特的实践做法。
2.摘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
3.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4.正文文字:一般以4000字符为宜,正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每版平均2000字符。
5.基金项目: 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6.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7. 来稿请注明作者电话、E-mail,收刊人及详细地址、邮编。
8.其他:请勿一稿两发,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邮箱:1911365536@qq.com; 2191974423@qq.com(注明投稿刊物名称)
咨询QQ:1911365536; 2191974423
咨询电话:0571-28069909(咨询时间:周一至周六 9:00--17:00)
网址:www.shjbjb.com
欢迎咨询供稿,并诚招各大高校代理约稿人!
注:本杂志社会根据版面安排适当编辑文章内容,作者如不同意论文被修改,请来搞注明。如有基金项目支持,请注明基金项目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