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从中国加入WTO之后,与国外经济贸易往来更加密切,为了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贸易中获得不败之地,自此英语人才的培养就至关重要,在分析现有阶段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实际能力的可行性办法,对于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整个世界的贸易往来日趋紧密和频繁。在这种竞争激烈和压力重大的环境中,使中国的对外贸易能够立于不败地位并且使得经济不断攀升的业绩,就对我国商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因此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就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就是《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要求中明确给出了商务英语的使用范围: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围绕贸易、投资开展的各种经济、公务和社会活动中使用的语言,具体包括贸易、管理、金融、营销、旅游、新闻、法律等等。对于本科阶段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是:在在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宽阔的国际化视野、合理的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经济、管理和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与沟通能力,能在国际环境中用英语从事商务、经贸、管理、金融、外事等工作的符合型英语人才。从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商务英语的知识和能力主要分为基本英语能力和相关商务知识与交际能力。这个文件对各大高校开设的商务英语专业的指导性的意见,其中明确了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
三、现阶段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一)师资队伍水平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一位合格的商务英语专业的老师应该具备两方面的知识:一个是相当的英语语言知识,另一个就是专业的商务英语知识,但是在现实中,商务英语专业老师的英语专业知识是扎实和过硬的,但是在专业商务知识上就比较欠缺,因为缺乏相应的商务背景,所以相对来说,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的提高层次来讲是比较缓慢的,从这个层面必须要有相当程度的提升才能把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技能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和层次上。
(二)课程设置方式
在本科阶段,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设置基本分为两个阶段:普通课程设置和专业课程设置。普通课程的培养目标就是使得学生掌握一定基础的英语语言知识,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增加他们的知识层面和高度,最后达到通过英语的文化和语言来更充分的理解他们在商业上的模式和方法。同时,专业知识的设立是对学生在深层次的角度上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但是,实际操作上,由于受到学校课时的限制,对于英语知识的教授比较系统和集中,而商务知识却比较模糊,零碎和缺乏系统性,学生只是掌握了相关的英语语言知识。这就导致学生在实际现实生活中对于自己的专业技能的生疏和不熟练,没有达到大纲要求的目标和目的。
(三)教学方法模式
在现阶段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上,采用的基本上还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授知识为主的方法,上课的时候老师都是以教材为本源,而缺乏实际的例子分析,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没有进行合理有效的练习和辅导。这就使得学生只会“纸上谈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自信和处理能力,有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
四、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方法
针对上述提到的三点关于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此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和建议,能够对现存的一些现实问题的解决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一)提高商务英语师资力量和队伍水平
尽管商务英语专业设立的时间比较短,但是这是一个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迅速发展和壮大的学科,那么怎样才能更科学、更合理地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是所有教学工作者的心声。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起到领导作用,那么教师的水平就决定了整个学生的集体水平,在现有的条件下要积极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同时还要鼓励在校教师充分利用出国深造和学习的机会来提高自己的整体水平和素质。同时要学会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兴趣,
另一方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正确的教学心态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师专业思想,学科理论培养和提高,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商务英语人才为目的。
(二)优化课程设置,使更其趋向合理化
商务英语人才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就桂林理工大学商务英语专业现有的课程设置为例,所开设的课程基本为外贸口语、外贸英语函电、贸易实务英语和经贸英语、西方经济学、国际商法、涉外经济合同等等专业课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不够细致,完善的英语课程体系应该包含三个方面: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商务沟通能力和商务知识技能。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就要从听、说、读、译、写这几个方面进行加强训练,对于商务沟通能力的提高就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技能,通过前两者的学习和能力组合,那么最后的商务知识技能是在理解前两者的前提下,进行融会贯通,相互联系和举一反三。
(三) 完善教学体系和模式
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教材—课堂—学生”的模式,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结合案例和模拟场景对学生进行实际情况的模拟,通过这中方式,既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达到了锻炼的目的。其次,多让学生有参加具有实践性的活动,比如东盟博览会等,使学生有机会接触真正的外商,练习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沟通能力,从而使得自己的水平和专业知识得到提高。此外,鼓励学生自己参加创业计划大赛或类似活动,对其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能够提供客观的参考。最后,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相关课程的资格等级考试,比如《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全国国际商务单证考试》等,进一步检测学生的商务技能,使其早日与社会接轨,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在今后的就业过程中也是一种对自身能力的肯定方式。
(四)其他
首先是教材方面,其编写必须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准则,教材的内容要注重语言知识与商务英语的相结合,使两者合二为一,相互渗透和影响。其次,可以采取网络教学的手段进行教学,建立一个系统的网络教学资源库,给学生和老师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其中要包含有商务英语影像资料和多媒体学习系统,让学生可以自由地进行自我检测,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水平和效率的目的。最后,在前两者成功建立的基础上,使得学生可以“学-练”相结合,也就是与企业进行合作,学校可以邀请企业管理人员来校进行讲学,双方创建一个实习基地,为企业培养后备人才,同时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机会,还可以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题,这是一举多得的好方法。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商务英语的应用的领域愈来愈广泛,其在商务领域中的作用也愈来愈突出,那么具备扎实的商务英语能力的人才是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我们就必须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理解和领会《课程要求》的本质和内涵,使得我们地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得到有效的改善,从而优化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案,使其从偏重语言学习转向专业学习,并且打牢低年级学生的商务英语基础,在高年级阶段着重培养学生们的实践技能的能力。只有积极的探索和革新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准、高效率的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准民,王立非. 解读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J].中国外语,2009(7).
[2]席英丽.商务英语教学新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文汇,2008(30).
[3]廖国强.商务人才培养与商务英语研究 [J].商场现代化,2006.
[4]吴翠华.浅析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2005(4).
[5]李冬梅.广西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柳州师专学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