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如何保障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所需的充足经费 ¬——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为例
发布时间:2015-03-29 22:19:11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309 次

摘  要: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所需的高昂费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非常重视提高非政府来源的经费收入,并在其战略规划中制定了多项措施,以实现非政府来源的经费收入绝对数每年至少增长10%的目标。这些措施不仅为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经费保障,还为其提供了塑造品牌、履行社会责任和提高管理水平的契机。

关键词:世界一流大学;经费;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需要多少经费?19世纪末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W·埃利奥特(Charles

W. Eliot)的答案是,“需要5

000万美元和200年的时间”。之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标价就像吹气球般一路飘升,竞争也变得异常激烈。阿特巴赫教授估计,如今要创建一所世界一流大学,其成本大约在5亿美元,此外还要有聪明能干的领导集体以及更多的好运气。[1]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有充足的教学和科研经费、先进的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丰厚的薪水和奖学金,以吸引最具创造力和才华的卓越人才。面对这一切所需的高昂费用,除了寄希望于政府和社会的慷慨外,大学自身也要有所作为。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做法值得思考和借鉴。

一、曼彻斯特大学概况

目前的曼彻斯特大学是由历史悠久的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Victoria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VUM)和曼彻斯特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MIST)在2004年10月合并而成,是英国罗素大学集团的一员,在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公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居第44名,在2010年职业教育咨询公司QS(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第30名。

根据最新统计,曼彻斯特大学校园面积418英亩,共有各类建筑340余个;每年有5万多人申请入读该大学本科教育;学校拥有本科生27

194人,研究生9

827人,留学生人数超过7

000人;学校共有教职员工11

491人,其中有超过5

800人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学校现设工程与物理科学、人文科学、生命科学、医药与人类科学共四个学部,每个学部下设若干学院,共计22个学院,为学生提供500多项专业课程;学校共有23万名校友分布在200个国家和地区,至今共培育出了25位诺贝尔奖得主。

学校2009财政年度[1]的总收入达到7亿5千多万英镑,研究经费支出已由2005财政年度的3亿多英镑增长到2009财政年度的4亿多,增长了31%。根据2008年英国高等院校科研评估(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简称RAE)的结果,曼彻斯特大学的科研能力仅次于牛津和剑桥,位居英国第三,共有65%的科研活动获得

“世界领先”(4*)或“国际优异”(3*)的高评价[2]。取得这些成绩使学校更加坚定地向其制定的远景目标——“以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为准,到2015年学校成为世界前25名顶尖研究型大学之一”迈进。[2]

二、曼彻斯特大学过去六年的经费来源状况

(一)2005-2010财政年度的经费总收入情况

近年来,曼彻斯特大学的经费总收入持续增加,从2005财年的5亿4千万英镑增长到2010财年的7亿8千多万英镑,增长了45.4%。[3]从表1可以看出,来自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的政府拨款是学校的一个主要经费来源。由于“学费及教育合同”、“研究拨款及研究合同”中均含有政府投入,[4]因此,曼彻斯特大学的经费筹措结构是一种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模式。

根据表1的历年数据可知,虽然来自拨款委员会的收入绝对数在上升,但其占经费总收入的比重略有下降。来自学费及教育合同的收入绝对数及其占总收入的比重都有显著提高。来自研究拨款及研究合同的收入六年间增长了48.7%,但占总收入的比重没有明显变化。来自捐赠及投资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最低,均未超过5%,并且绝对收入的波动很大。来自餐饮住宿、承办会议等方面的其他收入的总量较为稳定,但比重略有下降。

(二)来自学费及教育合同的收入

曼彻斯特大学的学费收入近年来持续上升,从2005财年到2010财年增加一倍多,达到2亿1千多万英镑。以2008-2009学年为例,虽然欧盟外生源数量达到7 009人,仅占学生

总数的19%,但其贡献了学费收入的近42%。如果再加上来自其他欧盟国家的生源,那么留学生对学费收入的贡献会更高。可见,扩大留学生规模已是曼彻斯特大学扩充财源的一个重要途径。此外,大学还积极开发收费课程和教学服务项目,取得了明显收益。包括继续教育在内的非学分短期课程,贡献的学费收入从2005财年的1 400万英镑增长到2010财年的1 800多万英镑,增长了27.5%。[5]

(三)来自研究拨款及研究合同的收入

来自研究拨款及研究合同的收入占学校总收入的比例历年都保持在25%左右,其中来自英国研究理事会和政府部门的研究经费是研究拨款及研究合同收入的最主要组成,占60%左右。由于研究理事会的拨款经费和政府研究合同的经费最终来源都是国家财政,故再次说明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拨款,甚至是经费总收入主要依赖于国家政府财政。此外,来自国内慈善机构和工商业界的研究经费收入总量增长较为迅速,来自慈善机构的科研经费从2005财年的2

600多万英镑增长到2010财年的近4

400万英镑,来自工商业界的科研经费从2005财年的7

800多万英镑增长到2010财年的1亿4千多万英镑。[6]

(四)来自捐赠及投资的收入

虽然来自捐赠及投资的收入占经费总收入的比重是最低的,但这也意味着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例如,捐赠收入就在六年间增长了一倍多,达到了800多万英镑,并且占捐赠及投资总收入的比例有了明显提高,2009财年和2010财年的捐赠收入都明显超过了各项投资收益的总和,分别占了62.5%和78.1%。[7]相对于捐赠收入的增长,各项投资收益显得很不稳定。这也许是受宏观经济景气和大学投资策略的双重影响。

可以看出,曼彻斯特大学的经费收入来源已呈现出多元化构成和趋势,但是仍过度依赖于政府财政支持。众所周知,经费过度的依赖政府拨款不利于大学的长远稳定发展,尤其是当政府处于经济危机和债务危机的境地时。据报道,2010-2011学年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总额为73.56亿英镑,比上一学年减少5.73亿英镑,降幅达到7.23%,这是自1997年以来英国高等教育拨款出现的最大降幅。[8]如何保障创建一流大学的经费规模,降低政府财政危机带来的风险,曼彻斯特大学在其战略规划中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三、曼彻斯特大学的经费保障政策

(一)以非政府来源的经费增长为目标

为保障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经费需求,应对政府债务可能导致的公共开支长期紧缩,保持长久的国际竞争力,曼彻斯特大学将积极扩大非政府来源的经费种类、提高非政府来源的经费数量作为经费保障政策。学校在2009年制定的新版规划——《推进曼彻斯特2015年议程》(“Advancing the Manchester

2015 Agenda”,以下简称《议程》)中提出了经费政策目标:“非政府来源的经费收入绝对数每年至少增长10%”。[9]

(二)保证非政府来源经费稳定增长的策略

《议程》中还提出了实现这个经费政策目标的具体举措: = 1

\* GB2 ⑴ 优先考虑增加非政府来源收入。在减少开支、提高经费使用效率的同时,大学还要提高非政府来源的经费数量,以便产生节余进行投资; = 2 \* GB2 ⑵ 提高来自国际机构的研究经费。提高大学研究经费中来自国际机构的数额比例,这就需要优先发展这方面相关的专家技能和网络联系; = 3 \* GB2 ⑶ 扩大付费留学生的规模。由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资助的本国学生数量提高的可能性较小,再加上未来几年英国16-21岁这一区段的人口数量将下降10%,大学将优先尽一切努力扩大付费留学生规模,接受合格的入学申请者; = 4 \* GB2 ⑷ 提供更多种类的收费教育服务。大学要尽最大努力开发高质量的教育服务收费项目,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设备和教学资源来增加收入; = 5 \* GB2 ⑸ 支持知识产权商业化。大学不把营利视为技术转让、申请知识产权和成立衍生公司的主要动机,但大学希望知识产权的商业化会带来显著的专利许可收入,或者通过出售大学在相关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权来获得收入; = 6 \* GB2 ⑹ 开展可持续的筹款活动。虽然大学认识到筹款数量不太可能达到对未来十年经费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的强度,但大学依旧非常重视筹款活动,因为这是大学通过校友和学校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 7 \* GB2 ⑺ 企业化。在面对不同的经费来源渠道和使用去向时,大学应该谨慎地扮演企业的角色,进行充分的评估,制定详尽的计划。[10]

(三)衡量非政府来源经费增长的关键绩效指标

为评估目标实现程度和策略实施情况,曼彻斯特大学还设计了一组关键绩效指标。大学先选定一些高校(新加坡国立大学、韩国首尔大学等)作为参照对象,然后将某些指标与其进行比较。各项指标如下: = 1 \*

GB2 ⑴ 与上述参照对象进行比较,每年全日制教研人员的平均科研经费和全日制学生的平均教学经费的增长; = 2 \* GB2 ⑵ 在2009-2015年间,来自学费和教育服务收费项目的收入每年增长10%; = 3 \* GB2 ⑶ 在2009-2015年间,通过向校外学生提供全部在线课程的教学服务收费每年增长20%; = 4 \* GB2 ⑷ 通过捐赠和遗赠获得的收入每年增长20%。[11]

曼彻斯特大学把实现远景目标的经费保障寄托在非政府来源上。这对于缓解大学财政压力、建少对政府的依赖、构建平衡和可持续增长的经费来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国过度依赖政府投入的高校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四、讨论与结论

通过分析曼彻斯特大学过去六年的经费来源变化,解读其战略规划,可以看出,对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高校,扩大非政府来源的经费种类和提高非政府来源的经费数量远不仅仅是“钱”这么简单。大学应积极把经费筹集措施整合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价值追求中。

首先,非政府来源的经费筹集策略是大学塑造自身品牌和声誉的有效途径,而好的品牌和声誉又会带给大学更多的政府和非政府经费投入。比如,扩大留学生规模可以明显提高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而好的品牌和声誉也可以为大学吸引更多的优秀留学生。

其次,非政府来源的经费筹集策略是彰显大学社会责任的重要渠道。曼彻斯特大学把知识和技术转移放在与基础科研同等重要的位置,视其为科学研究的一部分。学校为此成立了专业的知识产权有限公司(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Limited,简称UMIP),专门负责知识产权管理和科研成果的商业化活动,并通过专利转让、孵化企业和出售企业股权等方式创造收益。学校于2008年还建立了欧洲最大规模,共计3 200万英镑的创投基金(The

UMIP Premier Fund)。[12]

最后,非政府来源的经费筹集策略是大学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的有力推手。如果说政府的某些拨款还带有以人均为基础的公益色彩,那么非政府来源的经费就显得更加“功利”。无论是来自于工商界的研究合作、还是学费和捐赠,都希望投入有所值。所以想要从非政府来源那里获得大量经费,高校就有必要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从而提高科研和教学质量。

当然,经费的非政府来源也并非十全十美。比如留学生的学费收入易受国家间政治关系、留学和移民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知识和技术的商业化过程有可能导致科研人员对基础研究的忽视等等。所以,构建均衡、稳定和可持续增长的经费收入结构才是大学未来发展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P.G.阿特巴赫.世界级大学的代价和好处[J].高等教育研究, 2004(5).

[2][12]Facts and Figures 2010[EB/OL].http://documents.manchester.ac.uk/display.aspx?DocID=6178,20

10-12-19.

[3][5][6][7]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Financial Statements 2005~2010[EB/OL]. http://www.manche

ster.ac.uk/aboutus/publications/corporate/, 2011-2-15.

[4]刘娅. 英国高等教育机构经费收支结构研究——以部分研究型大学为例[J]. 高教探索,

2008(3): 65-69.

[8]刘钧燕. 拨款减少英国高等教育怎样“分蛋糕”[N]. 中国教育报, 2010-4-27(3).

[9][10][11]Advancing The Manchester 2015 Agenda: The Strategic Plan

of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EB/OL].

http://www.manchester.ac.uk/medialibrary/2015/2015strategy.pdf, 2010-12-19.

[1] 曼彻斯特大学的某一年财政年度是从前一年的8月1日到本年的7月31日。

[2]2008年英国RAE科研评估等级标准共有5级,分别是:4*——

“世界领先”;

3* ——“国际优异”;2*——国际认可;1*——国内认可;Unclassified——未得到认可。



投稿要求:


1.内容要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新闻传媒规律。有自己独到的理论见解,或独特的实践做法。


2.摘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


3.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4.正文文字:一般以4000字符为宜,正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每版平均2000字符。


5.基金项目: 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6.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7. 来稿请注明作者电话、E-mail,收刊人及详细地址、邮编。


8.其他:请勿一稿两发,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邮箱:2191974423@qq.com;       2191974423@qq.com(注明投稿刊物名称)


咨询QQ:1911365536;         2191974423


咨询电话:0571-28069909(咨询时间:周一至周六 9:00--17:00)


网址:www.shjbjb.com


欢迎咨询供稿,并诚招各大高校代理约稿人!


注:本杂志社会根据版面安排适当编辑文章内容,作者如不同意论文被修改,请来搞注明。如有基金项目支持,请注明基金项目编号。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