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浅析英汉称谓的语用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5-03-29 22:29:08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323 次

摘  要:作为语言交际单位和语用单位,英汉称谓在语用方面具有一些共性特征,但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比较两者的差异,减少语用错误,从而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学习。

关键词:称谓语;语用差异;语用语言对比

一、引言

称谓的语用差异很容易在跨文化交际中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例如,在英语文化中以名相称是很常见的,它适用于不同性别、年龄的朋友、同事,甚至可用于上司、长辈、老师等。例如,在英美等国,许多学生对他们的老师都是直呼其名,这样做不会被认为不礼貌,相反它表示师生之间的平等和教授的平易近人。但是在中国,学生就不会这样做。所以了解称谓的语用差异,有助于提高语用能力,以便在跨文化交际中减少语用失误,获得预期的交际效果。

二、称谓的语用特征

美国语言学家C.Fillmore(1971)把称谓纳人语用学中的社交指示范畴,他指出,社交指示体现在谈话双方所使用的种种语言手段之中,意在适应社交现场的不同需要,在话语中表达各自的言语行为。语言不仅能够用来指事而且能够用以行事;称谓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用来指称受话人,同样可以用以行事。

(一)称谓的表情功能

称谓的表情功能是指称谓能表达称谓者对被称谓者的喜爱、好感、讨厌、憎

------------------------------

作者介绍:李霞(1985-),女(回族),河南焦作人,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化      陆海峡,(1984- ),女(汉族),河南开封人,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

恶等情感和态度。例如:“姓张的”和“老张”两种不同称谓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和情感。无论是在英语还是在汉语中都有表示不同感情色彩,从尊称、爱称,到蔑称、贬称,甚至骂称的各种称谓方式。例如,过去中国人把外国人蔑称为“洋鬼子”,外国人将中国人蔑称为“支那人”。

(二)称谓的社交指示功能

称谓的社交指示功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亲疏关系

亲疏关系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距离。英语称谓中没有明显的亲疏关系,这与英语文化重视个人有很大关系。常用的方式有:昵称(John→Johnny)名字称谓。汉语的亲疏关系主要体现在亲属称谓和非称谓方面,尤其是亲属关系的称谓体现亲属关系特别明显,主要方式有:直系血亲(如外祖父、外祖母),旁系血亲(姨妈、叔父)等。在非亲属称谓表示亲疏关系的如“小”/“老”+姓,如“小李”“老张”,它不仅使用于关系密切的熟人、朋友或同事之间,现在还用于称呼刚认识不久的朋友或同事。

2.体现称谓对象的身份、权势

一般来讲,在英语文化中人际交往相互称呼时,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地位,即交际双方是“不平等”关系,如果是“平等”关系,双方将会用名字称呼对方,如Tom。但当双方是一种“不平等”关系时,地位较高者会使用名字称呼对方,而地位较低者会用“头衔+姓”来称呼对方,如“President

Bush”。汉语受“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序”的宗法关系影响。因此,在中国人的称谓中能明显体现出被称谓者的身份和权势,如“姓氏+职业名称”(李医生),“姓氏+头衔或职务”(李教授)。同时,体现“身份、权势”的称谓语在汉语中与“敬、谦”含义联系在一起,表示中国的传统等级制度分明,使汉语称谓语中出现许多敬称和谦称。使用敬称时,对有官衔的人称职务,对长辈在称呼语前加“老”,如“老太太”,对他人子女称“令”,如“令郎”等。

3.称谓的施事功能

称谓的施事功能是指称谓可以用来实施请求、指责、警告、威胁等多种指令性行为。例如:小宝希望爸爸给他买一个新玩具,他看着爸爸说:“爸爸!好爸爸!”,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就是请求爸爸答应他的要求。再如,当老师向学生提问时,老师喊学生的名字“李刚”,实施的是请求性的言语行为,而当李刚在课上与同座低语时,老师冲李刚喊到“李刚”,实施的却是指责或警告性的言语行为。

三、英汉称谓的语用差异

(一)英汉称谓在语用语言方面的差异

1.同一称谓形式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可以表达不同的言语行为,并有不同的适用范围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着以名作为称呼的现象。在汉语中以名相称,表达的是一种亲昵的言语行为。一位名为王莉芬的女子,若称之为“王莉芬”、“莉芬”、“芬芬”、“芬”,表示称谓者与被称谓者之间亲密程度的一步步地加深,最后一种单名称谓方式,只能与最亲密的人所用,如男友、丈夫、父母所用。而在英语中以名相称极为普遍,并无亲昵之意。

2.同一言语行为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可以有不同的称谓方式、称谓习惯和言语策略

例如,同样表达亲昵,汉语中习惯用的称谓语可以是:“小宝贝”、“小心肝”甚至是“小坏蛋”,但决不会是“小白鼠”。例:“1 have something to tell you,white mouse,she said to Henry.原文中用了“white mouse”(小白鼠)表示亲昵,这种表亲昵的称谓方式在汉语中是不存在的。

3. 同一种称谓在英语和汉语中有不同的结构和搭配

姓名称谓、职业、职务称谓在汉语中的结构是姓在前,名字或职业、职务头衔在后;在英语中却是姓在后,名或职业、职务头衔在前。在汉语中,“先生”、“小姐”这一类的通称可以与处、名、或姓名搭配在一起,并放在姓名之后。英语中Mr./Miss/Mrs.可与姓、与姓名一块搭配,且位于其前,但不能单独与名搭配,例如,可以说Miss Brown,或Miss Mary Brown,但若说Miss Mary便属语用失误。

(二)英汉称谓在社交语用方面的差异

1. Leech的谦虚准则,即“尽力缩小对自身的赞扬,尽量扩大对自身的贬损”

中国人在称谓用语中遵循这一准则的程度大大强于英语国家的人,这反应在汉语称谓中“贬己尊人”的谦称和敬称远远比英语中的多。例如,在汉文化中,同辈之间年幼的对年长的要以哥哥、姐姐来称呼,对长辈、老师的第二人称要用“您”,否则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在英语中,同辈之间互相直呼其名,甚至对父母、长辈、老师也可以名相称,而不被认为是失礼。

2. 不同文化中对影响称谓选择的语用因素的权衡各不相同

影响人们使用间接言语行为的语用因素主要有:权力关系、社会距离、要求大小、权利与义务。在汉文化中,人们在选择称谓语时更看重权力关系,所以人们喜欢用职务、头衔称谓,如“王局长”、“赵主任”、“孙科长”等,以言明被称谓者的身份、地位,满足其权力渴望。而英语文化中则侧重于缩小社会距离,以名相称,以示亲切。

(三)各类称谓语用上的对比

1. 姓名称谓。

姓名称谓包括全名、名字、姓三种称谓方式。“全名”和“姓”在英语中几乎不单独用作直接称呼。“全名”在汉语中应用较广,包括用于权力、年龄、地位对等的关系之间。汉语中以名相称多用于非正式的场合,它意味着双方关系亲密,至少是相互熟悉。“姓”在英语中一般不用作直接称呼,但汉语中以姓相称却非常普通,但是单独以姓氏称呼的情况较少,通常的作法是在姓氏前加前缀,如“老王”、“小张”等等。

2.职务称谓。

比较英汉职务称谓,可以发现英语职务称谓数量少,在日常交往中用得也少。在英语中,普通官员和老百姓倾向于用名字相称,以示亲切、平等。在正式场合或不熟悉的人之间,人们用“Mr./Miss./Mrs.+姓”来称呼。只有高官才用职务、头衔作称谓,例如“President

Bush”,对于这些人来说,表示尊重比表示亲近更为重要。而汉语中只要某人有职务头衔,无论其职位的高低,在社会交往中均以其职务来称呼他,以示尊重。在汉语中,职业称谓用法非常普遍,老师、医生、工程师等各种职业名称一般都可作称谓。一般说来,汉语称谓中职务、职业以及职称均可作称谓,而英语中则不然,例如英语中就没有“老师”这种称谓。了解这一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就不会出现让英美人士感到别扭的“Teacher Smith”这样的称谓了。

四、结束语

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称谓语与其所使用语言的人、社会、文化关系密切。称谓语的语用功能也成为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英汉称谓语不仅在体系上存在差异,在语用含义、表达和理解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与称谓语所处的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从英汉语文化差异角度出发考虑称谓语的语用研究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有长远意义,于此同时,了解英汉文化差异和英汉称谓语语用差异,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误解,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何兆熊.新编语用学纲要[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0.

[4] Levinson, S C, Pragmatics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5]刘萍,曾文华.英汉称谓的语用对比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4(4):103-107.

[6]尹富林.英汉称谓语的语用功能比较与翻译[J].外语学刊,2003(5):26-28.

投稿要求:


1.内容要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新闻传媒规律。有自己独到的理论见解,或独特的实践做法。


2.摘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


3.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4.正文文字:一般以4000字符为宜,正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每版平均2000字符。


5.基金项目: 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6.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7. 来稿请注明作者电话、E-mail,收刊人及详细地址、邮编。


8.其他:请勿一稿两发,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邮箱:2191974423@qq.com;       2191974423@qq.com(注明投稿刊物名称)


咨询QQ:1911365536;         2191974423


咨询电话:0571-28069909(咨询时间:周一至周六 9:00--17:00)


网址:www.shjbjb.com


欢迎咨询供稿,并诚招各大高校代理约稿人!


注:本杂志社会根据版面安排适当编辑文章内容,作者如不同意论文被修改,请来搞注明。如有基金项目支持,请注明基金项目编号。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