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高管薪酬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5-04-04 21:52:54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363 次

摘要:有关盈余管理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本文在回顾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以高管薪酬视角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进行了综述,最后本文对此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高管薪酬;盈余管理

一、引言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现代公司的两权分离导致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出现利益冲突,产生代理问题。为解决代理问题,使经营者的行动按照股东财富最大化的方向而努力,建立以公司业绩为基础的高管薪酬计划是主要的解决措施。但由于双方信息不对称,又会产生高管为个人福利最大化而操纵公司盈余的现象,盈余管理应运而生。特别是20世纪末,美国安然、世通等公司的会计丑闻频繁发生,对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的问题研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高管薪酬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高管薪酬由工资、年度短期激励奖金、长期激励、福利和津贴组成。研究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多是以这些为切入点进行探讨,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一)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正相关

高管薪酬计划将经理人报酬与公司业绩联系起来。根据“自利的经济人”假设,管理人员会采取能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动,为此他们会进行盈余管理以最大化个人福利。

1.基于奖金计划的盈余管理

研究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最初是以基于净利润的现金报酬入手的。Watts和Zimmerman(1978)关于奖金计划假设的研究表明,在采用以盈余为基础的报酬契约的企业中,经理有动机报告能使其奖金报酬价值最大化的会计结果。随后,Healy(1985)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结论:净利润低于盈余下限或高于盈余上限时,管理人员会选择降低报告净利润的程序和方法;净利润介于盈余下限和盈余上限之间时,管理人员会选择增加报告净利润的会计政策和程序。Holthausen等(1995)选取了1982~1990年之间的443份公司/年数观察值,发现已获得最高奖金额的经营者操纵应计项目是为了减少报告净利,为以后获得更多的奖金“储蓄”盈余,但是没有发现未获得奖金的管理人员也会操纵应计项目来减少盈利的情况。他们认为,与Healy结论的不一致是因为Healy在估计操纵性应计项目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有问题。

周嘉南和黄登仕(2006)以我国上市公司2002-2004 年度的数据为基础,发现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报酬与公司绩效、股东财富存在正相关关系。李延熙等(2007)在控制上市公司资产规模和债务水平之后,发现管理层薪酬水平与调高的操纵性应计利润高度正相关,表明薪酬激励构成了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一个基本诱因。毛洪涛和沈鹏(2009)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CFO薪酬激励契约显著地区别反映了盈余中的非经常性损益和经常性损益,但是却未能有效地区别反映经常性损益中的应计项目和经营性现金流,存在类似“功能锁定”的现象;并且由于盈余管理上市公司CFO 薪酬激励契约对非经常性损益和经常性损益的不合理权重赋值,扭亏上市公司的CFO薪酬激励契约反而刺激了CFO进行盈余管理。

2.基于股权激励的盈余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基于权益的薪酬形式—股权激励。Bartov和Mohanram(2004)研究了1992~2001年1200多家上市公司的高管行使股票期权的行为。他们发现行权前公司业绩异常良好,但行权后业绩变差,从而得出行权伴随着盈余管理,以增加行权的现金支付的结论。基于1993~2000年的有关股票期权和股票所有权的数据,Cheng和Warfield(2005)发现,高比例股权激励的高管确实更愿意报告符合或超过分析师预测的盈余,为此他们会进行盈余管理Zhang 等(2008)根据合成代理理论和前景理论,也研究了股权激励对CEO盈余操纵行为的影响。他们发现,当CEO有更多的价外期权和较低的股票所有权时更容易也更愿意操纵公司盈余。

国内也得出了类似的经验证据。赵息等(2008)从股权激励的角度入手,实证检验了在我国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朱星文等(2008)从经理报酬契约设计的一般原理出发,也得出了一致结论。周晖等(2010)以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盈余管理对高管薪酬及其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两方面研究高管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实证检验表明在调高操控性应计利润情况下,盈余管理程度分别与管理者的年度报酬水平和股权激励呈正相关关系。而戴云和刘益平(2010)虽发现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即高管有为提高自身薪酬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但却发现高管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相关性不强。

(二)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有条件的正相关

部分学者虽也得出了高管报酬与盈余管理正相关的结论,但他们认为这是有条件的,且不同情况下盈余管理的方式也不同。

Gibbons

和Murphy(1992)以1971~1989 年间1493家公司的2972 个管理者为样本,分析了现金薪酬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发现接近退休的管理者的薪酬契约中有较强的薪酬绩效关系。

刘睿智(2009)发现上市公司高管盈余管理的动机随着高管年薪与报告利润相关性的加强而加强。如果操纵前利润已达到既定的盈余目标,操纵性应计对高管年薪没有显著影响,高管没有盈余管理的动机;反之,如果操纵前利润没有达到既定的盈余目标,高管就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以增加个人报酬(吴建华和刘睿智,2010)。企业盈利状况不同,盈余管理的方式和方向也不同,即当实际盈余低于目标盈余时,企业将通过盈余管理调高收益;当实际盈余高于目标盈余时,企业将通过盈余管理降低当期盈余(严玉康,2008;刘慧凤和杨扬,2009)。

王克敏和王志超(2007)认为,高管控制权的引入相对抑制了高管报酬诱发盈余管理的程度,即在追求个人报酬最大化的动因下,反而减少了高管选择风险和成本都比较高的盈余管理行为。吕长江和赵宇恒(2008)也发现权力强大的管理者可以自己设计激励组合,并不需要盈余管理迎合董事会的激励要求;而权力较弱的管理者则更关注货币性补偿,只能通过盈余管理虚构利润,以达到薪酬考核的目的。

(三)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不相关

Jensen 和Murphy(1990)验证了美国管理者报酬变化对股东财富的边际影响,得出管理者报酬发挥激励作用甚微的结论。Rickson等(2006)比较了1996~2003年被SEC指控为会计欺诈的公司和没有被指控为欺诈的两个样本公司,发现高管股权激励和欺诈没有关系,权益薪酬以及由此产生的股权持有也不会增加会计欺诈的可能性。Laux和Laux(2009)研究了董事会总体策略,如设置CEO薪酬激励等,以及他们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他们观察到,增加CEO股权激励并不一定增加盈余管理,因为董事会为应对CEO激励变化相应调整了监督工作。

魏刚(2000)从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角度出发,认为高级管理人员的年度报酬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 ,它仅仅是一种福利制度安排。王跃堂(2000)以A 股公司三大减值政策的选择为例,发现决定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的不是西方所谓的“三大假设”,而是证券市场的监管政策、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经营水平以及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刘斌等(2003)也发现无论是增加或降低CEO薪酬,CEO均不存在盈余管理或利润操纵的机会主义行为。陈东华等(2005)也指出,管理层从公司账面上拿到的薪酬仅仅是整个管理层激励的一小部分,而且在实践中政府一般通过将经理人收入与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挂钩来对经理人收入水平实施严格的管制,所以管理层的福利体系更多的倾向于在职消费等隐性激励方式,即高管薪酬不会诱发盈余管理。这都说明高管薪酬对盈余管理没有显著影响(江金锁和胡炎鑫,2010;罗玫和陈运森,2010)。

三、述评

回顾国内外关于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本文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国外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起步较晚,20世纪末才兴起,最近几年才成为研究的热点。

(二)文献大多以操纵性应计利润作为盈余管理程度的代理变量,而操纵性应计利润是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不得不进行一些替代,从而导致结果的准确性降低。

(三)在进行实证研究建模时,大多文献直接采用西方的jones模型或修正的jones模型来度量操纵性应计利润,可以考虑运用其它模型(如逐项法)进行敏感性测试,减少应计模型的噪音所导致的推论错误,减少因采用单一模型所带来的错误。

(四)关于高管薪酬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国内外均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笔者将在以后对这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罗玫、陈运森.2010.建立薪酬激励机制会导致高管操纵利润吗[J].中国会计评论,1:3-16.

[2]毛洪涛、沈鹏.2009.我国上市公司CFO薪酬与盈余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5:82-93.

[3]朱星文、蔡吉甫、谢盛纹.2008.公司治理、盈余质量与经理报酬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28-33.

[4]Christian Laux and Volker

Laux. 2009. “Board Committees,CEO Compensation,and Earnings Management”. THE ACCOUNTING

REVIEW.Vol.84,No.3:869-891.


投稿要求:


1.内容要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新闻传媒规律。有自己独到的理论见解,或独特的实践做法。


2.摘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


3.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4.正文文字:一般以4000字符为宜,正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每版平均2000字符。


5.基金项目: 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6.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7. 来稿请注明作者电话、E-mail,收刊人及详细地址、邮编。


8.其他:请勿一稿两发,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邮箱:2191974423@qq.com;       2191974423@qq.com(注明投稿刊物名称)


咨询QQ:1911365536;         2191974423


咨询电话:0571-28069909(咨询时间:周一至周六 9:00--17:00)


网址:www.shjbjb.com


欢迎咨询供稿,并诚招各大高校代理约稿人!


注:本杂志社会根据版面安排适当编辑文章内容,作者如不同意论文被修改,请来搞注明。如有基金项目支持,请注明基金项目编号。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