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保险基金规模的扩大,资本市场的宏观环境的变化,社保基金已经不再满足于投资虚拟资本,而更加强调多种投资对象分散化投资。近几年,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而由于基础设施投资的复杂性和难操作性,使得社保基金投资基础设施一直没有得到较大的发展。本文就社保基金是否应当进入基础设施投资展开了讨论,力图提出适合于我国符合我国国情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社保基金;基础设施;收益;风险
一、现实背景
近年来,投资基础设施已经成为社保基金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社保基金投资机构正在设法将投资分散到更多的投资对象中。一些能够以实物形式和货币形式为社会带来实质性受益的实体经济成为了养老基金投资的目标。其中,基础设施类投资就是一种既能保障社保基金安全,保证社保基金投资收益,同时还能促进社会经济正向发展的投资渠道。
根据OECD组织2007年的计算,全球养老金市场总量大致为24.6万亿美元,其中由养老基金管理的养老金资产达16.2万亿美元,其中的百分之三即约五千亿美元可投资于基础设施类。
美国的养老基金机构CalPERS在2008年实施了一项新的投资政策,将3%的社保基金资产配置于基础设施投资,总量约为72亿美元。
加拿大的养老基金通过其子公司投资几十亿加元的养老金于基础设施项目。
澳大利亚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可以说是全球的典范,该国的大多数养老金受托机构都通过麦格理银行进行基础设施类投资,总计超过200亿美元。
二、OECD国家社保基金投资选择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大多数OECD国家主要将社保基金投资于股票及债券。其中墨西哥债券投资部分达98%之多,剩余2%完全投资于股票。瑞士、波兰、智利将超过90%的社保基金都投资于股票和债券。美国、英国、巴西等国投资于股票和债券的比例低于60%。而在亚洲地区,日本将81%左右的基金投资于股票和债券,其中股票占了50%,其余部分为债券。不难发现,投资股票和债券仍然是当前主要的社保基金保值增值手段。
那么,不同投资工具的收益率究竟如何呢?我们来比较五年期债券、股票、房地产、基础设施、私人股本的表现。根据摩根斯坦利的统计数据显示,五年期债券的预期收益率为5.2%,股票的预期收益率为8.1%,房地产为7.0%,基础设施为9.3%,而私人股本投资的预期收益率为10%。而这五类的年均变动率分别为4.4%、18.2%、9.5%、7.9%、30.2%。可见,债券是较为稳定的投资工具,但其低风险性也导致了其低收益率。而股票的风险仅次于私人股本,同时它的收益率并没有我们预期的那么好。
Lazard公司在2007年对基础设施、股票、固定资产等风险和收益率做了统计。得出的结论与摩根斯坦利的结论相似,基础设施不论在投资收益率和投资风险上都处于“中间地带”,而在这一调查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作为投资收益率和投资风险都最高的私人股本投资中,也参与了基础设施的投资。可见引入私人部门的投资,是社保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可行之选。
三、社保基金投资于基础设施的主要阻碍
(一)新兴投资手段
大多数国家的社保基金仍然习惯于投资于股票以及债券等相对叫成熟的投资工具,而对于投资基础设施这一进入社保基金投资领域不久的新兴投资渠道,仍然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这直接造成了社保基金投资机构不敢断然冒进,在风险与收益中选择规避风险。
(二)缺乏统计数据
正是由于大多数国家很少涉及基础设施的投资,或者仅仅尝试在基础设施领域进行投资,导致了统计数据的极度缺乏。而这无疑使得投资基础设施的发展速度减缓,甚至很难得到发展。
(三)直接投资
对基础设施的直接投资带来的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由于情况从投资于虚拟资产变成了向实体公司投资,势必将提高对实体公司的要求。不仅在于运营收益,更加强调了实体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使得市场中符合要求的公司数量大幅减少,少数表现优异的公司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而对于处于竞争劣势的公司将更加难以生存。
四、总结
社保基金投资基础设施不当不仅会导致社保基金的缩水,无法维持基金收支平衡,甚至也会导致市场中基础产业垄断现象的产生。而在投资过程中,更应当意识到资金的变现能力与基础产业的发展前景。
因此,有效的基础设施投资应当是相对开放,即涵盖面较广,同时将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相结合,将上市公司与私人公司共同纳为投资对象,建立主要投资公司和次要投资公司评级类别。对于经济效益良好的基础设施例如机场,以及正外部性强的基础设施例如医院,予以不同比例的投资额度。
对于作为投资主体的政府及管理者,笔者认为有几点可行的建议:
(一)鼓励社保基金进入基础设施的投资,以及其他大机构投资者投资基础产业。
(二)由政府发行债券,融资所得用于投资基础设施,从而由基础设施拉动基础产业的发展,继而推动社会实体经济的发展。
(三)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共同参与基础设施产业的投资,由政府统一监管。
(四)提高谨慎人原则标准
(五)保证较大比例投资国内基础设施,而少量投资国际基础产业
参考文献:
[1]Inderst,G.(2009),“Pension Fund Investment in Infrastructure”, OECD Working Papers on Insurance and Private Pensions,No.32,OECD .
[2]Antolín, P.(2008),“Pension Fund Performance”, OECD Working Papers on Insurance and Private Pensions,No.20,OECD.
[3]林义.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4]张俊唐.我国社保基金投资基础设施风险控制研究[J].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论文,2009.
投稿要求:
1.内容要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新闻传媒规律。有自己独到的理论见解,或独特的实践做法。
2.摘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
3.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4.正文文字:一般以4000字符为宜,正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每版平均2000字符。
5.基金项目: 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6.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7. 来稿请注明作者电话、E-mail,收刊人及详细地址、邮编。
8.其他:请勿一稿两发,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邮箱:2191974423@qq.com; 2191974423@qq.com(注明投稿刊物名称)
咨询QQ:1911365536; 2191974423
咨询电话:0571-28069909(咨询时间:周一至周六 9:00--17:00)
网址:www.shjbjb.com
欢迎咨询供稿,并诚招各大高校代理约稿人!
注:本杂志社会根据版面安排适当编辑文章内容,作者如不同意论文被修改,请来搞注明。如有基金项目支持,请注明基金项目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