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如何激发学生参与英语课堂活动
发布时间:2014-09-04 21:04:28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518 次


摘要:  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示范,我可能会记得!让我参与,我将真正理解!只有学生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中,才能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然而有时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并不高,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在教学中,笔者尝试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以优化课堂教学:“搭脚手架”; “个人化”; 语言形式的学习和语言意义结合起来;恰当课堂反馈


关键词: 参与性;  搭脚手架;语言的形式和意义结合;课堂反馈

中图分类号:    H319.4   文献标志码:A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大家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许多知识点,我们多次给学生进行讲解,当时学生好象也明白懂了。但是,过了不久,学生就忘记了,或者在根本就不会使用。作为老师我们总是抱怨学生没有花时间或下工夫。但大家也知道在语言教学中有这么一句话:“Most forgetting occurs soon after learning”,看来学过就忘是一种正常现象。那么除了学生平时课外反复练习之外,教师怎样从教学角度在课堂中改善这种现象,双管齐下,使学生学到更多而且忘的更少呢?也许语言学家富兰克林所说的话会给我们一些启示,“Tell me and I'll forget; show me and I may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ll understand”(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示范,我可能会记得!让我参与,我将真正理解!)。从这一教学理念来看,如果我们提高学生在学习英语中的参与性,那么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过程中进行学习,就会加深理解,进而掌握所学的语言。毕竟“Use it or lose it”。而在中国教学环境中,英语的学习大多数是在课堂中进行的。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参与性以优化课堂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


下面我们就先分析一下影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性的因素,然后探索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笔者总结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发现有三大因素制约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第一“心有余而力不足”。英语教学有地区, 城乡,学校差距, 甚至在同一个班级学生层次也参差不齐, 而大多英语教学却采用同一教材,教师又无法自选使用适合本班学生水平的教材。这样课本上有些教学活动和任务就远远超出学生的现有的英语水平。另外,如果一些话题太过抽象或学生不具备相应的背景知识,用汉语来表达都有一定的困难,更别说英语了。这样就算学生想参与活动,但由于各种原因,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如果教学活动或任务远远超过学生的能力, 那么学生就会有种受挫感而不愿或无法参与活动(Diaz-Rico,2004)。针对这一现象,语言学家Ellis (2003)提出利用“搭脚手架”(scaffolding)的方法使学生处于语言最近发展区以协助学生完成任务。这就是说在学生开始进行教学活动之前,如果活动难度超出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老师可以针对学生具体的情况从语法,词汇,句型等方面给予学生必要的语言输入和帮助。这相当于给学生搭建一个脚手架,使学生在运用英语方面具有接近所要完成这一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这种方法不需要改变课本中的任务,而是从学生的方面,给他们提供帮助,助他们一臂之力,使任务得以完成。比如,给学生两张相似的婚礼图,让学生 ‘spot the differences’ 即找出两幅图的不同之处。在让学生做这一任务之前,可以给他们复习一下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的用法(描述图时所使用的两种时态),同时对于婚礼图中的有些学生可能不知道的单词如主婚人,新娘,花车等以一种恰当的方式给予必要的输入,这样学生不仅可以顺利完成任务而且可以尽可能减少错误。学生在活动中会有成就感和自信心,自然他们也就更愿意参与活动了。有心理学家说过,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努力。因此,教师应尽量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让优、中、差生能完成力所能及的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另外针对有些过于抽象或学生对其知之甚少的话题, Tudor( 2004) 推荐利用“个人化”(Personalizing)手段来解决,因为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对个人经历感兴趣。“个人化” 可使学生有话可说,以达到简化任务和吸引学生的目的。Diaz-Rico ( 2004, p59 ),也认为以真实生活为话题如家庭故事,社会历史等使学生更能参与活动,丰富课堂。比如,学生可能更乐于谈论自己所在的学校而不愿意或无法谈论他们不甚了解的国外学校。所以老师在选择和设计话题或任务时要考虑学生的相应背景知识。


第二,在英语教学中,对语言的形式即语法的讲解和练习是必不可少而且占有很大比例,但有时单纯地讲解语法,或练习语言的形式,把语言的形式和意义割裂,这种无“意义”的讲解和练习会使课堂沉闷枯燥,而且多数时是老师在唱独角戏,这样学生很易失去兴趣感到疲惫,更不用说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了。


那么,在对语言的形式讲解和练习时,我们可以把语言形式的学习和语言意义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更加积极参与课堂,起到事半攻倍的学习效果。比如,在教授和练习被动语态时,可以让学生阅读两小篇关于Lincoln & Kennedy生平的文章,然后找出他们之间11个相同点。

John Fitzgerald Kennedy (1917-1963)

He became the 35th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1961, just 14 years after he was elected to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In November 1963, he and his wife planned to go to Dallas. His secretary, named Lincoln, advised him not to go, but he went anyway, and was shot in the head on Friday, November 22, 1963, as he drove through Dallas in a Ford Lincoln Continental. He died almost immediately, and Vice-president Lyndon Johnson (1908-1973) became President. The man who probably shot Kennedy, Lee Harvey Oswald, shot him from a warehouse and escaped to a theatre. He died before he came to trial.


Abraham Lincoln (1809-1865)

He became the 16th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1861, just 14 years                                       after he was first elected to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On Friday, April 14, 1865, he and his wife planned to see a play at Ford’s Theatre. His secretary,  named Kennedy, advised him not to go, but he went away and was shot in the head as he watched the play. He died the next day, and Vice-president Andrew Johnson (1808-1875) became President. The man who shot Lincoln, John Wilkes Booth, shot him in a theatre. He escaped to a warehouse, but was shot, or skilled himself, before being captured.

这样活动中,学生首先关注的是语言意义,他们必须读懂文章,所以他们的注意力主要在语言意义上。而在这两篇文章中,有些句子本身就是使用被动语态,可以在无形中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有关被动语态的语言输入。然后学生在完成任务,找出他们之间11点相同之出时,学生可以很自然地使用被动语态,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

They both became president 14 years after being elected to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

They were both with their wife when they were killed.

Both vice-presidents were born 100 years apart.

所以无论对学生进行语言的输入还是输出,都以语言意义为基础。这样可以增加课堂趣味性,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比起没有语境单纯练习语法要有趣,有效。同时,教学尤其是进行语法教学时,教学手法应避免单一,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在讲授虚拟语态时,作为导入,不妨播放Eric Clapton的Tears In Heaven或John Denver的Sunshine的歌曲给学生听,歌词基本用虚拟语态写的,如:

If I hade a tale that I could tell you

I’d tell a tale sure to make you smile

If I had a wish that I could wish for you

I’d make a wish for sunshine all the while

然后根据歌曲提问引导出虚拟语态,这样学生可以从各方面参与课堂。也可以让学生读Erma Bombeck在意识到自己将死于癌症时写下的一首朴素真挚的小诗IF I HAD MY LIFE TO LIVE OVER。这样学生在语言形式的输入上形式多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课堂的兴趣。


第三,在课堂活动,教学反馈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有时教师在纠错时为了让学生明白并印象深刻倾向于清楚指出学生所犯错误,然后教师用正确形式重说。然而处于青春期的少年爱面子,对老师和同学的评价都很在意。如果被老师当众纠错,会使学生感到没面子,打消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所以有些学生害怕出错而不愿参与课堂。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尽可能给予学生肯定的正面的反馈,用表扬来激起学生的积极性( Diaz-Rico, 2004)。正如教育心理学家盖杰和伯令纳所说,“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如果教师多给学生肯定的反馈, 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 更有自信地参与课堂。然而,我们有时又不得不进行纠错,让学生在错误中学习。那么我们必须注意纠错方法,使学生既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不让他“丢面子”。Lyster & Ranta (1997)把教学反馈分为六种:explicit correction(明确纠正),recasts(投射),clarification requests(澄清请求法),metalinguistic feedback (元语言反馈法),elicitation(诱导法),repetition(重复法)。教师在纠错时,不应过多地使用其中一种,应综合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情感因素,语言水平以及教学目的任务,做到多种纠错策略灵活运用,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保护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以上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查找原因并采用相应的策略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