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生活化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
发布时间:2014-09-04 21:04:55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450 次


摘要: 生活化英语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在用中学,在学中用”的原则。教师应该积极开发生活化英语课程资源,让英语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大课堂。本文从开发生活化英语课程资源的理论依据出发,阐述其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并提出开发生活化英语课程资源的四种途径。

关键词: 生活化;英语课程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志码:A


一、引言

我国英语教学长期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知识的传授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无法与英语教材内容融通起来,生活中的问题情境也无法及时为学生提供进行英语语言实践的时机,学生的英语学习与生活互不相关。

本文认为,英语教师应积极开发生活化英语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更快地接受新知识,主动利用一切机会去实践所学的知识。

二、开发生活化英语课程资源的理论依据

(一)克拉申(Krashen)输入假设理论

Krashen (1981) 的输入假设理论特别强调语言习得时的可理解性输入,认为学习者听到或看到的语言材料的难度应稍高于学习者目前已掌握的语言知识,即“i+l”理论。该理论还强调语言输入必须是有趣的、密切相关的,不以语法为大纲,同时语言输入必须是大量的。

输入假设理论的趣味性及相关性原则表明,输入的语言材料越有趣越有关联,学习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地习得语言。(舒丽萍,2006)课程资源应尽量真实、实用、贴近生活、跟得上时代,才能满足学习者自身的需要。

(二)情感过滤假设理论

根据情感过滤假设理论,语言习得者的情感过滤强度因人而异。持消极态度的语言学习者不会主动获取更多的输入,即使能够理解语言输入,也不会习得它们。对语言学习持积极态度的人,其情感过滤的作用则很弱。学习者能摄入一部分语言还是全部语言,在Krashen看来真正的原因,一是习得者接受并弄懂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二是习得者对输入的开放程度,即动机和态度等情感因素的影响。只有在最佳的情感条件下,才会产生真正的习得。(Dell H. Hymes, 1964)

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生活化的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习者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充满信心而且心情舒畅,这样在活动中就没有什么焦虑感了。(Dell H. Hymes, 1964)

(三)信息加工理论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在学习过程中,来自学习者环境中的刺激作用于他的感受器,并通过感觉登记器进入神经系统,信息最初在感觉登记器中进行编码,最初的刺激以映象的形式保持在感觉登记器里。由于存在的注意或选择性知觉的不同,只有部分信息被保持,其余部分很快就消失了。被感觉登记的信息,便进入短时记忆,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持的时间只有2.5—20秒。经过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编码等,信息被转移到长时记忆中进行贮存。(张建新,2004)

在感觉登记器中,只有被注意的信息才能进入短时记忆系统。教师所开发利用的英语课程资源,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绪、唤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指向学习内容。

三、生活化英语课程资源的基本内涵

生活化英语教学“在课程设置上贴近生活,注重生活素材的选择和运用;在教学中强调师生双方共同感受生活,再现生活,经历生活,表达生活。它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盛玮,2006:14)生活化英语课程资源就是强调生活素材的选择和运用的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

四、开发生活化英语课程资源的意义

英语教学的生活化赋予学生和教师更多的自主权,使教学富有关注个体生活的特色,开发生活化英语课程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一)注重学生和教师的主体地位

生活化英语教学把学生的个人经验和经历看作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鼓励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自我理解、自我建构,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同时,生活化英语教学使教师能更自由地参与到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成为课程开发者、反思和探究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生活化英语教学让学生接触更为丰富更为贴近生活的英语语言学习材料,在大量的英语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英语的技能,掌握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提高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三)有利于创设学生“乐学”的教学氛围,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在生活化英语教学的氛围中,学生们会产生愉快的情绪以及强烈的学习兴趣。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对新知识、新内容进行构建,乐于参加各种课堂教学活动,与同伴们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且乐于开口用英语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沟通,英语教学效果因此得到显著的提高。(盛玮,2007)

(四)符合经济实用性原则

   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要遵循经济实用性原则,即“尽可能用最少的开支和精力,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段兆兵,2003:16),具体包括开支、时间、空间和学习等四方面的经济性。生活化英语课程资源不仅易于寻找、便于准备、使用和控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表现力。

五、开发生活化英语课程资源的途径

英语课程资源按存在方式可以分为显性课程资源和隐形课程资源。“前者是指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可以运用于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如教材、计算机网络、社会中的实物、活动等。隐形课程资源是指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课程资源,如学校和社会风气、家庭气氛、师生关系等。”(徐继存等,2002:16)本文采取这种分类,并特指显性课程资源。

(一)开发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创设生活化的语言环境,提供生活化的语言材料,让生活走进英语课堂。

1、创设情境,模拟生活

教师要擅于发现和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语言,从而达到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目的。这样的课堂让学生有亲切感,容易理解、掌握新的语言点。

2、让课堂活动成为生活实践的舞台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剧情”的需要,给学生搭建活动的平台,并采取个人活动、分组活动、全班活动等多种组织方式,让学生尽情发挥,努力尝试担任各种角色,使英语课堂真正成为生活实践的舞台。

(二)开发课外延伸活动教育资源

教师在设计课外活动时要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实用性和创造性相结合,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使英语真正运用于生活实际。(Nunan, 2003)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鼓励学生积累生活资源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长期保持学习兴趣,就要发挥生活资源在语言学习中的长期优势。(刘畅,2006)英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单元主题,把全班分组,让学生把相关生活主题收集起来,编写成课外读物。集合文字、图片、表格、录音等内容的课外读物,即是实实在在的一个成果。教师要重视展示学生学习的最后产品,因为它们往往是激励学生开展英语学习的重要动力。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留意身边的事物,关注生活中的英语,摘抄或收集英文商标、中英文广告和标牌,如CCTV,E-mail,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和Made in China等。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还能培养其审美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3、设计贴近生活的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在设计家庭课外作业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例如,布置作文任务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设计成海报的形式,图文并茂,并且评选出比较好的作品,给予适当奖励;或者让学生留心街上的店名、路名、宣传语等,从中找出错误的拼写和病句,使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的乐趣。当然,教师布置这些作业时,一定要把握好“度”,否则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开发语言环境教育资源

学校是学生活动的最主要场所,校园语言环境也应该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课程资源。要重视校园生活化英语语言环境的软硬件建设,因地制宜地营造一个让学生随时随地能接触英语的良好环境,让校园成为英语习得的有效场所。

硬环境是指对学生各个活动场所和地点进行的环境布置。(宋霞,2008)硬环境的创设应体现出一定的教育性、知识性和艺术性。教室是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应该通过精心的布置,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物品都会“说”英语,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软环境是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交际活动时所形成的人文环境。教师应尽可能多用英语和学生进行交流,也鼓励学生之间说英语,从而形成非常融洽的语言交流的软环境。英语教师还可以通过放映经典英语影片,组织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制作一些小物品(如贺卡、时间表、个人名片等),开展英语演讲、辩论、课本话剧表演这些具有交际性活动来促进学生英语学习。

(四)开发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

网络具有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两个显著特点。我们既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网络素材资源优化英语课堂教学,也可以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和搜索功能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利用网络素材,优化课堂教学

网络素材资源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利用音乐、图片、动画资料等网络素材资源,使英语课堂教学更丰富、更生动。

2、利用交互功能,开展协作学习

网络的交互功能为学生的交流提供了平台,让学生有了更多运用外语进行交流的机会。学生交流的过程也是相互协作学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意义和语言形式两方面借鉴别人,使自己的思维更严谨,观点更全面,语言表达更为准确、更符合规则,从而在整体上提高语言输出的质量。

3、利用搜索功能,开展探究学习

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探究学习正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强大的搜索功能,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来完成对某一主题的学习,其基本程序为:确定探究主题-小组成员分工(或个人)搜索资料-整理并交流资料-研讨和分析资料-产生学习成果-展示学习成果。(舒丽萍,2006)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实效性,教师应指导学生确定主题,对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比较、归纳、概括并充分展示,以利于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六、结语

语言源于生活,学习语言必须走进生活,只有在生活中掌握的语言才是真正有生命的语言。英语教师应该通过开发课堂教学内容、课外延伸活动教育资源、语言环境教育资源、信息技术以及网络资源等途径,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向社会,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得到全面发展。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