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二语言习得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界的一个重要论题,本文利用声学元音图归纳并比较元音格局,分别考察初、中、高级三个不同阶段的泰国学生习得汉语一级元音的情况,研究结果基本验证了Flege的新迁移理论。
关键词:一级元音;元音格局;母语迁移
中图分类号: G759 文献标志码:A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急剧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不少国家涌现出了学习汉语的热潮。近年来,泰国来华留学的群体增加,成为继日、韩之后的第三大群体。他们学习汉语的情况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本文通过声学实验,运用元音格局的方法,分别考察初、中、高级三个不同阶段的泰国学生习得汉语一级元音的顺序,并以此来检验迁移理论的正确性。
一、理论基础
(一)、语言迁移理论
迁移,指的是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或技能对新知识或新技能的获得产生影响。Odlin(2001)指出,当母语规则与目的语规则相同时,产生正迁移,否则产生负迁移。在语音习得上,与母语语音相同的会较早习得,相异的则较晚习得。
新迁移理论: Flege (1995) 的“语音学习模型”是比较典型的。他将第二语言语音与母语语音的相似程度划分为四个等级:非常相似、有微小差异、母语语音的音位变体、母语中没有的新语音。他认为前三个等级的元音由于在母语中有对应物,习得时会受到母语负迁移作用,而第四等级的新语音是通过建立新的语音范畴来习得的,不受母语迁移的影响,所以还更容易习得。
(二)、元音格局理论
石锋(2002) 认为,元音格局是元音系统性的表现,包括的内容可以是元音的定位特征、内部变体的分布、整体的配列关系等。依据单元音与音节中其它成分的组合关系,可以划分出四个元音级别。在汉语中, 出现在单韵母中的元音是一级元音。一级元音的格局是元音格局的基础,具有典型性,本文讨论的就是一级元音的格局。
二、实验材料与过程
(一)、发音人:从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选取12名母语背景为泰语的汉语学习者,根据他们学习汉语时间的长短,将其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另外再选取4名普通话标准的中国学生,两男两女。
(二)、实验材料及实验设计:实验词表为含有汉语7个一级元音和泰语9个一级长元音的单音节词。选择实验例词的标准:1尽量选取零声母或塞音声母的例词。塞音在语图上表现为冲直条,能够较好地与后面的元音段区分开来。2尽量选取平调的例词。实验材料每人每字读三遍。
(三)、录音:使用语音分析软件Praat5.1.12和单向麦克风直接录入计算机。以波形文件形式储存。录音频率为44100赫兹,采样精度为16位。
(四)、对照比较:1泰语和汉语一级元音的比较。2.4名中国学生汉语一级元音格局图和12名汉语初、中、高级水平的泰国学生汉语一级元音格局图,作为分析比较的依据。
三、汉语和泰语一级元音声学分析的比较。
泰语和汉语同属汉藏语系。汉语有七个一级元音/i、u、y、a、、ɿ、ʅ/(石锋2002),而泰语一共十八个单元音,有长短元音的概念。蔡荣男(2007)认为泰语短元音和长元音的分布位置大致相同,但比长元音的分布位置要偏上一些,那么我们就以泰语的九个长元音/a:、i:、e:、ɛ:、u:、o:、ɔ:、ɯ:、ə:/为比较对象。舌尖元音/ɿ、ʅ/是汉语所独有的,对泰国学习者而言,属于新元音。另外,在泰语中没有和/i/相对应的圆唇元音/y/,也不存在中元音//,因此前高圆唇元音/y/和中元音//对泰国学生来说也是新元音。汉语中的/a、i、u/和泰语中的/a、i、u/则属于相似元音,但是,同属相似元音,它们与汉语对应元音的相似度的大小也不尽相同。为了近一步确定这几个元音之间的相似度,我们从声学参数方面对此进行比较。
我们对汉语和泰语中的相似元音,进行了单因素方差ANOVA分析:
汉语/a/和泰语的/a/的F1(f=3.854,sig.=.070)差异不显著,F2 (f=9.546,sig.=.008)差异显著。这说明汉语的/a/和泰语的/a/在舌位的前后上存在差异,在高低上大致相同。
汉语/i/和泰语的/i/的 F1(f=.073,sig.=.790)差异不显著,F2 (f=.202,sig.=.660)差异不显著。这说明汉语的/i/和泰语的/i/在舌位的高低前后上基本上都是一致的。
汉语/u/和泰语的/u/的F1( f=2.318,sig.=.150)差异不显著,F2 (f=14.083,sig.=.002)差异显著。这说明汉语的/u/和泰语的/u/在舌位的前后上存在差异,在高低上大致相同。
因此,对于泰国学习者而言,/i/元音是汉语和泰语中非常相似的元音,元音/a/和/u/是汉语和泰语中相似的元音;元音//、/y/、/ɿ/、/ʅ/是泰语是没有而汉语中有的新元音。
四、泰国学习者汉语元音的发音特点
(一)汉语的元音格局
4名中国学生发音的汉语一级元音格局图见下图:
中国男生所发的汉语一级元音格局图 中国女生所发的汉语一级元音格局图
综合上图中的中国学生的发音,我们可以从中归纳出汉语普通话一级元音格局的特点:1、高元音/i、y/和低元音/a/是元音格局中的三个顶点元音,它们之间的连线呈近似的等边三角形。2、中元音//有明显的游移性,大致看来,呈垂直方向游移。它的分布是一个从上到下的狭长带,具有很明显的动程,但我们还认为它是一个单元音。3、舌尖元音/ɿ、ʅ/的F1大致相同,/ʅ/的F2比/ɿ/的F2大。4、高元音/i、y/的F1大致相同,/i/的F2比/y/的F2大。5、低元音/a/与其他元音相距较远,除/a/外,其他元音在水平方向上的排列次序为/i、y、ʅ、ɿ、ɣ、u/。6、前高圆唇元音/y/靠近顶点元音/i/,在顶点的内侧。7、舌尖元音/ɿ、ʅ/在格局上方稍微靠前的位置,舌尖后元音/ʅ/反而在舌尖前元音/ɿ/的前面。
(二)汉语初级水平的泰国学生的汉语元音发音
1、格局图
2、格局分析
我们根据泰国学习者的汉语元音格局图,分析初级学习者的发音特点。结果发现:
2.1在三角形框架的三个顶点位置上,初级学习者不论男女都由/i、u、a/分居元音图最前、最后、最低的位置,这与母语者是相同的。
2.2/i/元音发音和母语者一致,/y/元音和/i/元音的距离有点偏小,介于母语者的/i/、/y/之间。
2.3舌尖前元音/ɿ/在舌尖后元音/ʅ/的前面。初级组男生的舌尖元音/ɿ、ʅ/都到了三角形框架的外面。
2.4中元音//的位置较为固定,没有明显的游移性。
2.5初级学习者不论男女的格局图都比母语者的靠前,也比母语者的偏大一些。
(三)汉语中级水平的泰国学生的汉语元音发音
1、格局图
2、格局分析
2.1 /i/元音的发音仍然保持得较好,和母语者一致,/y/元音的发音有所改善,接近母语者的发音。
2.2舌尖元音/ɿ、ʅ/排列混乱,有很多重合的部分,但还能看出/ʅ/在/ɿ/的前面。
2.3中级组男生后高元音/u/的F1较中国男生高,所以三角形框架/i/、/u/的连线呈向下倾斜的趋势。
2.4中级组男女//的位置也比较固定,没有明显的游移性。
2.5中级组女生/ʅ/在/ɿ/前面,位置虽然和中国学生相同,但是/ʅ/与/ɿ/之间的距离相对母语者来说要小一些。
(四)汉语高级水平的泰国学生的汉语元音发音
1、格局图
2、格局分析
2.1/i/的发音和母语者依然保持一致,/y/的发音有了明显的改善,也和母语者一致。
2.2 /u/的F1较大,导致/i/、/u/连线倾斜。
2.3//的发音有了明显的动程,有游移性。/ʅ/在/ɿ/的前面,位置和母语者一样,较之初级、中级有了很大的进步,几乎和母语者一致,但是高级组女生的/ɿ/、/ʅ/还是比较混乱。
五、结论。
我们通过上述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学习者发音最好的是/i/元音,和汉语母语者完全一致;发音最差的是元音/、ɿ、ʅ/,在舌位的前后和高低上都与母语者存在差异;而元音/u、a、y/的发音水平居中,只有“元音的前后”和母语者存在差异。
在学习的中级阶段,学习者发音最好的还是/i/元音,和汉语母语者完全一致,学习者/y、ɿ、ʅ、/元音发展非常快,也与母语者完全一致,在格局的相对位置也相对稳定。
在学习的高级阶段,学习者的/i/和/y、ɿ、ʅ、/元音发音仍然很好,和汉语母语者完全一致,而其他的/u、a/则发展较缓。
也就是说,学习者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对非常相似的元音发音最好,其次是相似元音,发音最差的是新元音,在学习的中级阶段,由于受到母语范畴的影响,相似元音发展缓慢;而新元音由于不存在母语范畴的束缚,发展比较快,这时新元音和相似元音的发音水平相当。到了学习的高级阶段,学习者新元音的语音范畴完全建立起来了,而相似元音由于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仍然停滞不前。因此,在这个阶段,学习者新元音的发音水平要高于相似元音。
这一结果基本验证了Flege的新迁移理论。也就是说,在通常的情况下,决定元音习得的首要因素是学习者和目的语元音之间的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