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我在教育日集中写下:那是诗化的课堂,那是美化的课堂,那是生活化的课堂。那是灵性的课堂,那是生动的课堂,那是充满激情的课堂。感叹着课堂可以变得如此丰富多彩。我希望自己的课堂能够做到陶醉生活,陶醉课堂。
在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性的存在,其本质就是为人们的生活服务的,推及教育,语言学习自然也是以生活为目的的。为了体现语言在生活中的实用性,语言学习课堂上从生活经验中提炼的语境的使用是非常必要的。这两点与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不谋而合。同时,语境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值得商榷之处。
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说,“如果没有语言情境,词就没有意义,也不代表什么。因此,话语只有在情境语境中才能产生意义”。上海市的教学专家朱浦说过这样一句话,“长期困扰上海乃至全国外语教学界的重大课题为:缺乏语言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和时空语境的中国学生如何能通过英语课程的实施真正掌握使用英语的技能。”
小学英语课堂语境的使用是每位小学英语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话题。
一、语境使用的必要性
所谓语境,就是具体语言形式出现的环境,有效语境亦指在英语课堂这一狭小的空间内,通过依赖一定的媒体手段,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创设英语学习的语言气氛,在恰当的、适合的情景下产生,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真正的、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在英语的教学中,我们必须认识语境,运用语境,创造语境,让语境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英语教学,从而进一步地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是这样说的:生活即教育,为了更积极向上的生活而实施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任何一门语言都是作为工具存在的、是为人们的生活存在的,语言的学习自然是为生活服务的,哑巴英语早已被时代淘汰。陶先生的理论在语言学习上的引领作用意义非凡。
然而学生的课堂又是相对独立于日常生活的,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我们不可能带孩子在真实的看生活情境中操练语言。在这一对矛盾状况共存的情况下,语境的使用是每一个合格的语言教师的选择。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意识到,语境的使用对孩子提高语言学习效果、提升在生活中运用语言能力有着极其显著的效果,并且也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践行。
语境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教学及本质在于激发、形成目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机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思维。以前,我们学习语法,都是老师一味地教授语法规则,将很多规则一一列举教师讲着累,学生听着烦。在小学课堂,就更不能这样讲语法了,例如,五年级在讲授动词正在进行时,要让孩子们去自己探究,理清思路,发现规律,理解和掌握ing的构成及规律,较轻松地达到教学目标。
二、语境使用隐患频频
如上文所说在英语课堂中使用语境是由语言本身的工具性决定的,同时在“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引领和班级授课制的矛盾冲突下,语境教学应运而生。纵观目前一线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师非常注重为孩子们创设情境,绞尽脑汁创造了各种语境,小到小卖部买零食,大到参加真人秀节目写简历。在这样的语境活动中,在学生看似活跃积极的表象下其实隐藏了不少隐患。
(一)语境真实感值得怀疑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特别是对于低年段的孩子来说,教师纷繁复杂的情境创设,真的能让他们身临其境吗?比如为了教授Would
you like...?的句型,创设到餐厅吃饭、点菜的语境,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基本上没有独自点菜的经历,从语言知识的丰富程度而言,他们也难以完成话轮的操作,这样的语境设置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不真实”的。
(二)语境趣味性宣兵夺主
设置语境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避免语言操练的枯燥无趣,因而教师有意识地设置有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语言情境。这点本无可厚非,然而一旦语境趣味性过强,以至于剥夺了语言课堂本身的学习性,那么学习效果可见一斑。比如,一教师在译林版英语教材三年级上册Unit 4 This is me一课中创设了以下情境:《爸爸去哪儿》开始招新啦,小朋友们快去写写你们家的介绍吧!为了更好的渲染情境,该教师还播放了该节目的主题曲节选部分、展示了节目中嘉宾的照片,不论该语境是否适合这一单元句型的学习,就课堂效果而言,学生对该真人秀节目本身的兴趣大大超过了教师的原有预期,在本应该安静写家庭介绍的过程中还有学生继续哼唱节目的主题曲。小学生的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本就需要教师积极有效的调控,而在这样的语境中孩子们的注意力效果可见一斑。
(三)非必要的多语境转换
多语境是指在同一课堂中教师设置了多个语境,并且语境和语境之间的关联性不明显,因而需要教师多次的语境阐述、讲解,学生也需要在短时间内从一个语境过渡、进入到第二个语境,连贯的学习过程被频繁的语境设置中断了。同样是译林版英语教材三年级上册中,Unit 7 Would you like a pie?一课中,教师先后设计了两个情境:邀请好朋友加入你家的野餐,和同桌口头编一段对话;在新年聚会、圣诞聚会和生日聚会三个场景中选择一个,写一段对话。情境设置并不复杂,但是学生经历了不必要的语境转换过程,更好的方式是:新年聚会、圣诞聚会和生日聚会的灵活选择后,学生先说后写,从口头表达到书写练习,既保证了语境的完整和统一,又完成了学生从说到写的语言训练。
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技能和发展英语运用能力是课堂教学中引入语境的目的。我们老师要更好的认识语境、运用语境和创造语境,使其真正有效的服务于教学!创设真实的语境、模拟生活场景,将语言材料变得真实、生动、鲜活,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语境的有效创设,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让我们欣喜的看到目前小学英语课堂中,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已经开始转变观念,在英语课堂中,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创设合适的语境,鼓励学生在交际活动中运用英语进行表达,我们相信这是提升学生整体英语素养的有效手段,我们在努力中给孩子们最好的英语教育,让教师和学生的智慧在英语课堂中得到激发,从而碰撞出绚烂的火花。(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投稿要求:
1.内容要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新闻传媒规律。有自己独到的理论见解,或独特的实践做法。
2.摘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
3.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4.正文文字:一般以4000字符为宜,正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每版平均2000字符。
5.基金项目: 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6.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7. 来稿请注明作者电话、E-mail,收刊人及详细地址、邮编。
8.其他:请勿一稿两发,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邮箱:2191974423@qq.com; 2191974423@qq.com(注明投稿刊物名称)
咨询QQ:280747782; 2191974423
咨询电话:0571-28069909(咨询时间:周一至周六 9:00--17:00)
网址:www.shjbjb.com
欢迎咨询供稿,并诚招各大高校代理约稿人!
注:本杂志社会根据版面安排适当编辑文章内容,作者如不同意论文被修改,请来搞注明。如有基金项目支持,请注明基金项目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