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也有人说数学是一切艺术的女皇,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数学教育展现了数学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同时它也是一门难学学科,很多学生都会达成这样的“共识”。而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数学教育发生了一些变化,数学学习变得鲜活了。因而,我们首先要树立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观念,在观念的引领下,将各种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数学教育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实现现代化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必须坚持应用驱动的基本思路,深化教育信息化应用。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育质量,对相当多的学校、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来说,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需要各级各类学校和广大教师以改革创新精神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才能实现并深化教育信息化应用。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是一门教育的智慧,更是教育的技巧,让每个孩子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更有兴致的学习是我们力求追求的目标。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内涵
新课程改革将学生从单纯地纸笔运算、解题中解放出来,提出新的要求,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归纳中锻炼思维,增强应用意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为新时代数学教育的发展提供的方向。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提供了直观的平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信息和知识,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具体说来,整合的关键在于如何将信息技术高效地和数学学科完美地结合,将现代化融入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这种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并不是信息技术在学科中的简单应用,而是将信息技术看成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学的价值,对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教学应十分重视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于发现和探索,营造新型的学习型课堂。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学课程开发,在数学教学中融合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使得信息资源和课程内容达到高度自然、和谐的统一。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对数学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产生变革性的影响和作用,进而促进数学课程整体的变革。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融合的重要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认知的参与,更需要情感的投入。所谓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和体验,它与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一样,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的认知因素,更要关心学生接受信息过程的情感体验。
对于一些几何课,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给学生呈现出动的过程,还可以清晰的让学生总体的感官。比如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为什么是11种,学生操作的信息和结论是零散的,每个孩子剪出的情况可能都不一样,11种的有些情况可能教室中一个孩子都剪不出,这个时候利用多媒体的动画设计便可以很容易的将11中侧面展开图展开的过程呈现给学生,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清楚的感悟过程,而且形象的过程也让学生印象深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止睛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没有情感的数学教学是苍白的、低效的。心理学理论也认为,积极的情感体验,即外界事物符合我们的愿望与观点,就会使我们对之产生肯定的态度和愉快、喜欢、羡慕等内心体验,能充分发挥其积极的情感教育功能。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要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激情飞扬。
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科学,它具有严密性、逻辑性、抽象性、广泛性等特点,同时它也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生的数学学习重在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数学更加具体,将想象的空间变得立体,以丰富的学习资源,唤起学生的注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数学学习变得更加鲜活,学生也能更加灵活,因而,将现代技术融入数学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它依赖于思维积极发展,动手操作和观察分析。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将教学中所涉及到的平面文字和内容以更加形象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学,几何题中图形的变化过程更加清晰了,比起传统教学只依靠大脑的想象和复杂的运算,难以觉察的东西变得能力可及。更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创新能力。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正好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发挥极致作用,变抽象为具体,知识更加立体化,空间思维也更加饱满,想象也会变得更加丰富。
多媒体教学中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不仅能够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更能够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把一些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有声有色地展示出来,使数学课堂生机盎然,从而带孩子们走进一个丰富而奇妙的数学世界,让孩子们通过信息技术的形象和直观走进趣味盎然的数学课。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时代的要求,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工具作用和现实前景。
投稿要求:
1.内容要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新闻传媒规律。有自己独到的理论见解,或独特的实践做法。
2.摘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
3.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4.正文文字:一般以4000字符为宜,正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每版平均2000字符。
5.基金项目: 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6.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7. 来稿请注明作者电话、E-mail,收刊人及详细地址、邮编。
8.其他:请勿一稿两发,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邮箱:2191974423@qq.com; 2191974423@qq.com(注明投稿刊物名称)
咨询QQ:280747782; 2191974423
咨询电话:0571-28069909(咨询时间:周一至周六 9:00--17:00)
网址:www.shjbjb.com
欢迎咨询供稿,并诚招各大高校代理约稿人!
注:本杂志社会根据版面安排适当编辑文章内容,作者如不同意论文被修改,请来搞注明。如有基金项目支持,请注明基金项目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