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如何利用微信拓展广播节目
发布时间:2015-06-08 11:40:25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488 次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充分运用,微信自2012年起,异军突起,迅速代替短信、微博等即时通讯工具,成为了最大在线社交平台。虽微信官方并无具体数字公布,但是根据第三方的观察,微信总用户已经超过6亿(国内用户5亿,海外1亿),可以说这个数字基本和智能手机的使用者数字持平。

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想要赢得更多的受众,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广播节目就必须要不断地尝试运用其他新型媒体来对自身的节目进行创新。广播在节目中巧妙地借助微信,更能发挥广播媒介传播信息方便、快捷的特点和优势。在此情况下,所有的电台都已经把微信作为节目制作和播音时间内外的互动工具,主持人们都在竭尽所能利用微信这一工具让信息来源更丰富、节目更精彩。       如何利用微信进行节目中的互动?如何让这种互动更加有效?我谨提出几点粗浅的建议给微信时代的广播节目主持人参考并互相学习。

一、将世界连通,如身临其境

通过微信用户上传的信息,可以对某些新闻事件进行实时的报道或者是通过微信所创造的平台来增强节目的现场感,这些可以使广播节目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这种情感的带入和互动对单一媒介形式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是多种媒体自身优势叠加的结果,即:传统媒体广播的直播优势+新媒体网络的信息传递迅速的优势+自媒体微信的我在现场的优势,从而达到情感的无障碍沟通。

这里有一个鲜活的例子和大家分享:2015年澳大利亚亚洲杯赛中,1月18日B组最后一轮比赛中国队2-1战胜朝鲜队,这场比赛在堪培拉球场举行,笔者的一位移民澳洲的大学同学全家人去现场给中国队加油,并在微信朋友圈中用文字和图片表达了浓浓的爱国热情,笔者深受感动。虽然很多人都看了电视的现场直播,但是这样的感情是无法通过看直播感受到的,以下这段文字应该能够把您带回到那场激动人心的比赛(以下为微信原文):

“今晚堪村的华人倾巢而出,以行动表达我们对远道而来中国队的支持!为

了发扬体育精神, 我们一家是走路到两里地之外的体育场观看比赛的。一进场就看到醒狮表演,锣鼓喧天,偌大的堪培拉体育场汇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电子大屏幕上显示共有18475名观众入场支持这场体育盛会,不分肤色,无分文化背景,一起见证了中国队最后以2:1战胜朝鲜队的时刻!当全场起立唱国歌的时候, 大家都很激动,听着女儿在旁边一字不漏地唱完了整首义勇军进行曲,我知道,小妞的这份投入,与意识形态或宗教信仰无关,只因为她知道,中国是她出生的地方,是爸爸妈妈思想上血液里永远抹不掉的民族情怀......比赛临近结束的时候,旁边老外问我们拉拉队喊“中国必胜”是什么意思,弟弟手舞足蹈地喊道:That means China sure win!”

身处比赛现场的同胞对这种振奋和激动感受会更加深刻,我们希望和所有的

听众一起来分享。于是在征得微信发送者的同意后,我们立刻将此条微信的文字和大量的现场图片编辑整理,通过节目的官方微信进行群发,收到了上千条发表感想的回复以及六万多的阅读量。这种让人身临其境,情感交融的作用是传统的广播无法做到的。

而另一个事例也与澳大利亚有关,即:“澳大利亚悉尼市区马丁广场的一家

咖啡馆2014年12月15日发生的人质劫持事件。”此条新闻是我们的节目听众,同时也是节目微信的订阅者,在节目直播进行过程当中通过微信及时传达给我们的。他当时正好在悉尼出差,迅速将此消息及澳大利亚电视7频道的报道发至我们的官方微信。因为是重大新闻,我们立刻上网查询,其时只有新华网上有一条简明的一句话新闻。“澳大利亚悉尼市区一家咖啡屋当地时间今天上午发生劫持人质事件。”在确定了消息的真实性之后,我们马上在节目中进行了直播,成为当天最早播报此消息的本地媒体。

通过以上两条消息的获得以及处理,我们深刻体会到,随着微信以及微信公

众号作为新媒介自媒体的崛起和发达,如何利用广大的微信使用者,在精确落实新闻内容和了解新闻背景之后,接收并准确及时地利用广播第一时间发送播报信息,无疑是编辑主持工作者亟待思考并实践的工作。

二、建固定收听群,享丰富资讯网

微信用户通过网络终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某条信息转发出去,而且编

辑迅速,可以有效的节约时间,这就为信息即时有效地传播增添了一个助推器。微信与BBS、网络聊天工具相同,都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在广播节目中运用微信,可以使得广播节目具有更强的互动性,因为可操作性强,不会影响和破坏节目的节奏,并且微信因为其“用户—粉丝”的特殊模式能够让热点信息快速的传播,有助于广播节目受众数量的快速增加。

早在QQ群时代就有主持人在经营自己的听众QQ群,但现在QQ群式微了,取而代之的是朋友圈,或者微信群,适当的引入听众加入你的微信朋友圈,或者建立一个听众的微信群,即通过微信平台,经营并培养听众群,这会增加主持人跟听众的粘性。

如何利用微信,和听众有广泛深入的互动,使听众真正成为节目的一部分

呢?我们可以把它比喻成一个学习的过程。

(一)预习

我们首先确立认识如下:听众是节目很重要的节目素材来源,把听众变

成你的节目团队,听众是节目的意见收集来源。当把听众加到节目微信后,可以把下一期的节目选题和一些观点发到朋友圈或者微信群以及节目公众号里,在此收集听众对即将制作播出节目内容的反馈,甚至有限度的采纳听众提供的一些看法及观点,这些观点看法完全可以形成节目的正反两方面的素材。

(二)学习中的互动

鉴于微信强大的即时交流功能以及图文语音传送的简单易用,使节目直

播过程当中的互动变得简单而且更容易被主持人所引导。交流的时间成本更低,内容也更易理清说明。这一点是热线电话和短信交流所无可比拟的优势。特别在新闻及民生社会类节目中,有极大的优势和前景。

(三)复习

节目制播完成后都可以利用微信平台以及相关听众的朋友圈、节目自身

的公众号,接收听众的意见和反馈,为相关题材节目的制作播出积累下一步的内容,对每日节目做总结检讨,会低成本短时间地提高节目质量。

三、控制互动量,增强交流感

对于不能够或无法参加微信互动,不会主动参与到节目中的听众,一定要谨慎处理互动中的技术环节,以防原有听众的流失。

(一)节目直播期间的互动量要控制,要考虑不参与互动听众的感受。虽然互动是广播一个重要的优势,每个节目都要有互动感,但如果花太多时间在读微信公众平台上的内容,节目的品质就会严重降低,不可否认一些主持人就靠过多的互动量去掩饰节目准备不足的事实。

据调查,大部分的听众都是只听不参与的,会参与节目互动的听众只有平均5%左右(根据节目形态的不同参与率也会有差别,伴随性的音乐节目参与率会低到3%,语言类的节目参与率可以高到10%),所以绝大多数的听众只是静静地在听,但是在情感上他们也貌似参与了,但毕竟实际参与互动的跟不参与互动的听众的感受是很不同的。

(二)主持节目时原有的对象感、交流感和“听众人人平等”的概念,绝不可丢失,节目中为了充数,喋喋不休地宣读微信平台的条目和自己认为熟悉的喜爱的互动信息,下意识中把听众分成若干层次甚至档次,这在过去还是将来,都是听众流失的一大关键诱因。每一个主持人还是要做每一个听众的好朋友。

(三)用服务代替引领。为数不少的主持人自认拥有公众人物的光环,有众多听众的爱慕。但随着互联网兴起,自媒体时代来临,主持人应该调整心态,把自己当做一种服务业的从业者,用公众资源服务听众。尽管极少数的主持人可以因为独到的观点跟专业知识获得听众的仰慕,但用热忱做好服务工作,无疑是每个主持人都应该具备的素质。更重要的是听众能从一种疏离的收听状态变成深度介入,因为他们更想听到自己的微信是不是被主持人采用上了。因此,可以说微信既使得广播节目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听众对节目的关注度,既满足了听众的参与心理,又增强了广播媒体的服务属性。

四、揣摩微友心理,珍惜每次互动

通过微信的应用可以让广播节目的制作播出形式变得更加富有效率,微信操作简单、快捷、扩散性强,将微信引入广播传播环节,不仅是主持人的需求,更是听众的需求,它为听众与主持人之间直接交流提供了便捷的互动平台。

(一)以前的主持人,在对受众收听节目的心理掌握和推测听众的收听状态的这些环节,往往不能自主判断。都是哪些人群在收听我们的节目,他们年龄在什么区间,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是否在开车的状态下收听?这些问题,通过简单的热线电话和收听调查浮光掠影的数据,是很难得到准确度高的回答的。然而使用微信平台,在主持人可以自主掌控的范围内获得的反馈和意见,无疑可以更贴近更准确地回答以上问题。

(二)大部分听众在微信平台上的留言,节目中无法处理,但尽量要在同一平台上给予准确及时的回复。互动量大的节目单靠主持人可能无法完成,导播或者节目编辑等节目制作组成员也可以积极参与进来,绝对要保证对听众的承诺和信用。否则听众几次参与节目都没有得到回复,他还会继续参与吗?反而会产生负面效应,造成听众不必要的流失。

热线电话、短信平台、微博、微信,在互联网和自媒体时代,这些发达的快速的即时通讯交流工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淘汰度和新生度迅速到不可思议。作为广播节目主持人,拥有有力的采编播制作队伍,固然是其他新兴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如果不能利用最新的技术和信息传播手段,强大自己丰富自己,慢慢失去受众失去市场,也未必是不可能的。

投稿要求:


1.内容要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新闻传媒规律。有自己独到的理论见解,或独特的实践做法。


2.摘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


3.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4.正文文字:一般以4000字符为宜,正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每版平均2000字符。


5.基金项目: 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6.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7. 来稿请注明作者电话、E-mail,收刊人及详细地址、邮编。


8.其他:请勿一稿两发,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邮箱:2191974423@qq.com;       2191974423@qq.com(注明投稿刊物名称)


咨询QQ:280747782;         2191974423


咨询电话:0571-28069909(咨询时间:周一至周六 9:00--17:00)


网址:www.shjbjb.com


欢迎咨询供稿,并诚招各大高校代理约稿人!


注:本杂志社会根据版面安排适当编辑文章内容,作者如不同意论文被修改,请来搞注明。如有基金项目支持,请注明基金项目编号。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