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小班化音乐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5-06-30 14:31:58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240 次

摘 要: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现在许多音乐教学中,参差不齐的学生生源构成的学生素质现状使得音乐课堂难以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形成高效课堂。改变这个状况教师要因材施教,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策略:了解学生差异;进行教学预设,目标分层;学生平等参与,小组分层;师生交流合作,互动分层;教师适当引导,辅导分层;开展多元分层评价。每个学生因材择学,在最适合的音乐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音乐教学;目标分层;音乐活动分层;多元评价分层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基本理念指出: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然而,现在许多音乐课堂教学中,参差不齐的学生生源构成的学生素质现状使得音乐课堂难以实现这样的目标。所以,要想改变这些现状,就必须改变旧有僵化的教学方式。

笔者在所在学校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教学实验,将音乐教学活动在时间、空间上及音乐课程内容和学习音乐方式进行重组;对各个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和辅导。学生因材择学,学习音乐能力、积极性、兴趣都得到提高,各类学生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一、了解学情

在学期开始时,以调查问卷、听唱、音乐知识问答、访谈、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等形式进行诊断性评价,进行音乐基本素质测验,建立学生档案。主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性格特征、学习风格、能力倾向;学生前一阶段学习中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学生学习生活的态度、身体状况及家庭教育情况。识别学生发展的差异,适当安置学生,以作为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的依据。

二、课堂教学分层

(一)教学预设 目标分层

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按照音乐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几个层次,从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A、B、C三级指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比如,在学习歌曲《丰收之歌》时,教学目标就可以预设分层要求为:C级指标能够在钢琴或录音的伴奏下,较完整地演唱歌曲《丰收之歌》中的一段,要求90%以上的学生能够完成;B级指标能够在伴奏下,运用正确的演唱方法,较完整地演唱《丰收之歌》,要求75%以上的学生能够完成;A级指标能够在伴奏下,运用正确的演唱方法,准确并富有感情地演唱《丰收之歌》,要求30%左右的学生能够完成。A级指标为最高要求,其要求中包含B和C级指标要求, B级指标包含C级指标要求。  

依据教学目标的分层,课堂分层教学时教师要着眼于完成B级指标,同时兼顾C级指标和A级指标。力争90%以上的学生能够完成C级指标,75%以上的学生能够完成B级指标,对能够完成A级指标的30%左右的学生可以额外提高要求,布置加强任务。课堂教学进度以学生完成B级指标包含C级指标要求为准。

教师教学目标分层后,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在不同层次中选择自己实际可行的歌曲、音乐欣赏、器乐、舞蹈、活动创作、戏曲等学习目标。这种突破了 “一刀切”、“一把尺子量全班”的传统教学的做法,体现了音乐教学的 “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个”的教育理念。

(二)平等参与 小组分层

音乐课堂分层教学首先是分组,往往有的分层教学教师会把学生直接分成ABCD优良中差几个层次,这种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的分层教学在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学中万万不可取。老师课堂分层教学时要学会换位思考,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分层教学的时候尽量做到隐形分层,就是不直接按等级分层分组,保护学生心理的一种分层组合。可以根据学生的音乐个性特长、兴趣和音乐知识水平现有状况,采取抽签、随机、按座位、自由组合等方式,学生自由选择分成若干个小组,并推举出1名有能力和责任心强的学生任小组长(拟定为小老师)。他们可以是音乐不同方面特长的互补组合,也可以是相同爱好的共同组合。

比如,学生选择“歌唱组”时,有一两人歌唱的很好,其他可以是喜欢唱或喜爱聆听歌曲的同学,没有特长;“舞蹈组”组合中一两个人有舞蹈学习基础的,其他可以是舞蹈爱好者或是好朋友,并无特长;选择“器乐组”的有吹竖笛特长的学生,有电子琴特长的学生,有小提琴特长的学生,其他几个学生可以什么特长都没有,但是他们特别喜爱乐器的演奏。还有的小组是为自由组,音乐学习以及音乐欣赏都是随机性,无定性的组合。如此,等等不同的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小组就产生了。

教师在教学时,要做到心中有数,要了解学生的不同水平,而学生之间、小组之间是自由的、和谐的、平等的、无等级之分,使各个层次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三)交流合作 互动分层

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学生可以选择以主题为主的本组学习合作分层,也可以选择以形式划分的跨组学习合作分层。如:学唱《丰收之歌》这一节课时,“歌唱组”中一人歌唱的很好的同学能够完成最高A级指标,他可以帮助本组其他同学完成B级指标和C级指标要求。完成本组内的合理的帮扶分工第一层任务后,还可以跨组向“舞蹈组”同学学会一个相关的新疆舞的动作,“舞蹈组”的同学完成本组内的第一层指标任务后,也可以跨组向“歌唱组”同学学会一个正确的演唱方法和怎样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同小组内或自由选择跨组与其他小组组间的学生通过各种“艺术的表现”方式进行切磋、讨论,相互启发,诱导表现手法,探索音乐表现技能的深度及艺术审美的答案。引发学习的问题,在各小组之间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学习,根据内容,音乐表现形式,完成较有一定难度的多层次音乐表现方式,并相互传递学习的过程及结果。而教师则要提供必要的音乐表现实验设施,创设一个和谐有序的课堂氛围:一个“动而不乱”的课堂,小组讨论到什么时候为止,以90%以上的学生能够完成C级指标为终止;教师及时展示与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使小组成员获得成功、获得自信,从而更加激发他们的合作热情。

小组自由合作分层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激情,多方面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有利于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发展,张扬个性。同时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密度、强度、效度等以及师生间互动关系也得到了增强和增加。

(四)适当引导 辅导分层

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加强个别辅导。对能够完成A级指标的班级30%左右的学生和少数音乐特长学生要重在指导自学提高,教师要积极鼓励并密切关注,尽可能的给予相应的指导,并鼓励和引导他们以自身特长切实帮助其他同学的音乐学习。对一些音乐学习能力较低,甚至音乐能力有某些缺陷的学生,教师千万不能厚此薄彼,更要给予帮助和辅导。应看到学生各自的优势和长处,因势利导,帮助他们分别保持和发展各自的优势,共同进步。

三、教学评价分层

教学评价是考查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渠道,是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监督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新课程评价改革更加注重评价的“多元性、主体性、开放性”。对于音乐课程而言,尤其要着眼于音乐的“人性化”而非“标准化”。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程度,制定分层评价要求,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实行“同分不同值”,多方位、多层面、多形式进行多层评价。

(一)注重过程性评价

在音乐课堂分层教学中,要有课堂上的过程性评价。教师要使教学评价始终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回答、交流、唱、奏、舞、创”等学习行为,教师要进行及时的、客观的评价,可以多采用“支持性”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表现。对于能够完成B级指标包含C级指标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赏。对能够完成A级指标的班级30%左右的学生教师要积极鼓励,可以适当额外提高要求,布置课外加强任务。

(二)开放阶段性评价

在学期中期末进行阶段性评价,举办一次“音乐沙龙”活动,以自然小组为单位,个人参赛或集体合作参赛。让同学们在演唱、演奏、舞蹈、知识抢答、作品听辨等方面自由选择找到一个“最近发展区”,选择自己能够做到的项目,展示自己阶段性学习的效果。

(三)综合终结性评价

学期末分别以“班级音乐会”和“音乐评价测试”(卷面涵盖乐理知识、音乐常识、听辨、音乐评论等)两种终结性评价。“班级音乐会”是音乐课程特有的一种生动活泼的评价方式,这是一种定性述评。能充分体现音乐课程的特点和课程评价的民主性,营造和谐、团结的评价氛围。通过“班级音乐会”或其他活动,展示学生的演唱、演奏、音乐作品、音乐小评论、演出照片、录音录像等,达到相互交流和相互激励的目的。

“音乐评价测试” 是一种定量述评,教师ABC三级指标的不同要求将试卷难度比例确定为6:3:1(60%为C级指标内容,30%为B级指标内容,10%为A级指标内容)。

音乐教学评价还要利用各种评价源,展开学生之间的自评,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互评,教师、家长和社会之间的他评,这些都是分层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各种层次的评价,教师都应该既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成绩,又要找出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改进方法,以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仅依靠最后的分数,而是看重学生学习过程、主观努力程度、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最后应归纳入各自层次学生的群体中去比较,进行动态分析,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他们自己设计的发展蓝图下都能发展进步。

经过音乐课堂分层教学研究的实践与探索,我们认识到: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最重要的舞台,成功源于对教材的理解,基于对学生的设计,源于对学生的尊重。“在音乐教学互动中提升质量”是关键,“充分挖掘每一个孩子的音乐潜能”是音乐课堂分层教学目标。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因材施教,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能力、兴趣的差异,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所有学生都能因材择学,积极主动地性参与,体验学习过程,享受成功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官思渡.初中音乐学科学习评价标准(实验稿),2010.

[4] 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 板俊荣等.音乐教学论[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投稿要求:



1.内容要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新闻传媒规律。有自己独到的理论见解,或独特的实践做法。



2.摘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



3.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4.正文文字:一般以4000字符为宜,正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每版平均2000字符。



5.基金项目: 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6.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7. 来稿请注明作者电话、E-mail,收刊人及详细地址、邮编。



8.其他:请勿一稿两发,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邮箱:2191974423@qq.com;       2191974423@qq.com(注明投稿刊物名称)



咨询QQ:280747782;         2191974423



咨询电话:0571-28069909(咨询时间:周一至周六 9:00--17:00)



网址:www.shjbjb.com



欢迎咨询供稿,并诚招各大高校代理约稿人!



注:本杂志社会根据版面安排适当编辑文章内容,作者如不同意论文被修改,请来搞注明。如有基金项目支持,请注明基金项目编号。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