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共青团组织
在建设和谐大学校园中的作用
薛 园 刘亚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的传播与创新基地,应通过和谐校园的建设,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高校共青团作为青年学生的群众组织,建设和谐校园具有重要作用。
一、和谐校园的概念
校园和谐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等。一个和谐的校园应该是安定有序、依法治校的校园;团结奋进、各 种关系和谐的校园;师生共同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多元、充满活力的校园;与社会、自然和谐统一的校园。
二、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把握的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工作思路
育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团的工作要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要从创新提升教育理念、完善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尊重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并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把工作思路由监督学生自觉转到引导学生自发上来,由自上而下的单向管理转到平等互动的双向交流上来,由使学生被动接受管理转到激发学生主动自我教育上来,使工作朝点拨性、引导性、服务性的方向转变,扩大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和竞争意识。
(二)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文化氛围,创造育人环境
文化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灵魂。和谐上进的校园文化环境具有育人功能。高品位的文化氛围可以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对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具有极大的熏陶、引导和促进作用。高校共青团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应该根据院校的自身特点,结合广大师生的需要,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文化娱乐、公益服务、体育竞赛等大型校园文化活动,来营造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如开展“博学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团日活动PPT展示”、“大学生社团文化节”等活动的开展,来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三)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各种事件的发生很大程度上和大学生心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和谐校园建设就要确保广大学生的身心和谐,人格健全,让每一个生活其中的人感到幸福和快乐。共青团本身正是积极健康、生机勃勃的一种体现和标志,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作用,善于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配合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及辅导员,做好问题学生的帮扶工作。要不断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真正做到深入广大青年,及时准确地了解和反映青年的心里动态。要注意了解不同类别青年群体的合理利益诉求,对倾向性问题要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及时向党委和上级团组织报告。
三、深刻认识构建和谐校园的重大意义
(一)建设和谐校园有利于促进人才和学校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高等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综合素质高、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能动的、个性化的全面发展的人。人才的多样化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素养方面的差异,还包括其内在性格、气质、爱好等非知识因素的差异。以往的高等教育更多注重知识的传授,而较少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高校必须紧紧围绕“育人”这一根本任务,通过亲近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和尊重学生来因材施教,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发展,成为国家所需之才。
发展是和谐的根基,只有科学发展才能实现校园的真正和谐,“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以人为本作为高校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核,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贯穿在高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教育以学生为本,学生是主体。“以生为本”就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贴近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发展是国家强大的根本,更是高校壮大的迫切需要。不发展必将会被淘汰;不稳定,不和谐,发展就无从谈起。和谐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和谐需要发展作保障,发展需要和谐为前提。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全面发展,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和需要。
(二) 建设和谐校园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必然要求
和谐校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前沿阵地。和谐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的 精 髓,追求的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高等学校是知识、人才、思维活跃的青年最集中的地方,是文化、技术、理论传播与创新的重要场所,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社会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机构。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它的和谐稳定对社会经济、政治、社会秩序都会产生很大影响,构建和谐校园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
(三) 构建和谐校园,有利于促进高校的稳定和实力的提升
和谐校园表现为整个校园井然有序,每一位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生活环境都有其保障。只有处于这种“无忧”的和谐环境之下,校园里才不会或极少出现影响安全稳定的事件。
高校的整体实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部分,硬实力主要是指硬件设施、师资配备、科研水平等方面;软实力指的是高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构建和谐校园,营造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氛围,让所 有师生在这个氛围中去工作、学习、思考、感悟,塑造出有本高校特色的人才,提高了高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也提升了高校的整体实力。(作者单位:黄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