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探讨
郁 雯
随着社会经济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动,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价值观念乃至文明形态都在发生着日益深刻的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逐渐变化。在新形势下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高校面临的人才培养的战略性问题,也是历史赋予的责任,其关系到高校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否能够承担振兴民族大业的重要课题。
一、 创新创业的教育理论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理念和精神的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取向,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人才为目标,不断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其实施过程就是要从培养创新精神入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能力。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短期知识技能教育,是一种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素质教育。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可分为意识教育、知识和能力教育以及实践教育三个方面。
1.意识教育。新意识是大学生进行创业的精神指南,也是创业策略的重要指向之一,具有引导大学生进行创业的重要功能。因此,高校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深刻理解创新创业内涵。
2.知识和能力教育。在现代的社会中,除了具备一定的的创新意识外,还必须具备:①合理的创新创业知识结构体系,只有拥有大量前沿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的科学知识,才能在创新过程中触类旁通,为创新创业提供有利的依据和坚实的基础。②较强的创新创业技能技巧、组织和沟通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出色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合理的优先设定能力。 ③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即具有独立思考、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心理品质,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能够审时度势,具有一定的判断力和决策力。
二、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要性
创新创业教育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对高校人才的素质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是提高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实现自我发展目标,适应当前就业竞争形势的需要。对大学生实施创新创业的战略定位,拓宽大学生就业新视野,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促进科技进步和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完善和发展,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学生毕业后,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工作能力外,还应该具备一些新型的技术的实施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因此,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将成为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主旋律,它终将推动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推动创新性国家建设的需要
创新创业能力是国家取得竞争优势的前提,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对一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要尽快创建和完善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体系,对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转变思维定势,培养创新思维
思维定势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有着严重的阻碍作用,转变思维定势就必须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探索问题,大胆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上,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就是要创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敢于对问题的质疑,在教学中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从不同方向和不同角度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养成终身学习,拓展职业发展空间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可防止知识衰竭,确保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可以使脑力激荡越频繁,理念越新,个人的生命力越强,社会的活力也越充沛。在大学期间要建立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熟悉多元的学习途径,把握各种学习机会,不断给自己充电,提升自己的各种能力。
(二)大学生创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创业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综合能力,是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基础。主要包括决策能力、交际能力和处理信息能力等。
1. 决策能力的培养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充满着竞争机会和风险,对于创业者来说,要想获得创业实践的成功,必须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目标及战略,必须成为一个优秀的决策者。决策能力的培养,首先,要使创业者具备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能从众多创业目标中选择最适合发挥自己特长的创业途径。其次,要具备逻辑判断能力,善于从事物的发展变化中找出因果关系,准确把握事物发展方向。同时,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对新鲜事物具有高度的敏锐性,能与时俱进,及时发现新目标,不断开拓新局面。
2.灵活应变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在创业活动中充满着机遇和风险,灵活的应变能力能在千变万化的交往形势中处于主动免入窘境。这种灵活应变能力的培养要求创业者具有镇定意识、大度意识及沟通意识。一般人面对突发事件或别人对自己的攻击、伤害和无故受冤的事情,难免有慌乱的心理,气愤不已,大发脾气等,须知这样做会让自己陷入困境。应培养学生面对困难保持冷静和宽容的态度,遇到有利于自己的变化,不能故步自封,要灵活应变,准确抓住对方的漏洞及时补救。(作者单位: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项目编号:JY1361)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