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中国饮食文化中蕴含的“天人合一”观
发布时间:2015-08-06 07:49:21        发布人:管理员        浏览次数:295 次

中国饮食文化中蕴含的“天人合一”观

 韩晶磊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实践的过程中所创造的、被本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内容博大精深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优良文化。饮食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并且享誉海外的文化分支之一。例如,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节目,本片通过多个侧面,来展示食物不仅可以满足国人的果腹之需,更能展现出国人的生活理念和伦理气质,使具有中国特色的食材和精神气质得到了全新且独特的展示。英国著名导演菲尔.阿格兰看完《舌尖上的中国》后说:“从这部纪录片里能感受到一种温暖,一种渴望交流,渴望融入世界,渴望被世界认知的中国人形象。”

孙中山先生曾说过:“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换句话说,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先民不仅制造了闻名世界的中国美食,并且通过美食真正反映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观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也是中国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重要观念之一,主要表现在人与天的关系上;“天人合一”观认为,天与人的关系并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互为主体,相互并不对立的、和谐统一的关系。古代圣贤认为,天指自然界或宇宙,自然界和人一样,有多种多样的变化,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体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原因在于,宇宙万物,包含人,是由气聚散化,气在天地之间流转,具有使宇宙万物生长发展的巨大能量。“清阳为天,浊阴为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而人也是由气推动催发生成,“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保命全形论》)可以说,人事变化与自然变化的一致性,是“天人合一”理论的一个重要层面,也是中国式的哲学,为中国饮食文化、传统医学、养生学等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一、“天人合一”的祭祀渊源。

《礼记》中记载,疏曰:“君子不忘本,有德必酬之,故得食而种,种出少许,置在豆间之地,以报先代造食之人也”。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很好地说明了先民们最初对于“天人合一”理论的解释。由于科技水平不够发达,很多自然现象不能很好地用科学知识进行解释。因此,古人所指的“天人合一”意即,“天”有思想,天可以指挥人事,人要遵循天的旨意并且以实际行为感动天。祭祀活动是人感动天的一种手段,也是“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映证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具体表现。在祭祀活动中,饮食祭祀的比重相当大。《诗经》中提到牛羊豕等肉类祭品的诗文有18处, 提到稷黍等主食类祭品的诗文有8处, 提到瓜果等蔬菜类祭品的诗文有7处, 提到酒类祭品的诗文有16处,我们从这些祭品的名称与数量不难推测:祭祀活动是当时先民祈求风调雨顺等实现自我愿望的主要手段,而饮食类祭品是祭品中的主要内容,也是沟通人与非自然关系的主要手段之一。先民认为,人死了和活着一样,需要享受,需要美食,于是就通过贡奉美食以便能与逝去的祖先或者鬼神搞好关系。

古代的祭祀活动中都有食物,并且会根据被祭祀对象的贵贱以及与祭祀者本人的亲疏关系,来决定祭祀食品的奢与俭,有学者称,祭祀活动不过是人对天的贿赂,通过祭祀食品以实现个人的内心愿望。虽然祭祀活动缺乏科学性,具有迷信色彩,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食品祭祀的数量以及内容可以判断,中国“天人合一”思想最早产生于民间的市井渊源。

二、饮食养生观。

“养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内篇》。养,就是护养、保养的意思;生,就是生存,生长的意思;养生,就是根据外界环境以及生命的发展规律,采取一定的保养措施,来达到提高生命质量、延长生命长度的目的。养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以一定的生命观、宇宙观为理论依据,以“天人合一”观为哲学理论指导,通过调心、调息、调身等过程来修炼自我身体机能。饮食养生是中国养生领域中最要的一个分支,秉承“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中的养生内涵,科学处理健康、环境、营养三者间的关系。众所周知,维持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水、纤维素、电解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脂肪和蛋白质等。这些营养素全部来源于大自然,人类摄取营养元素的主要途径就是食物。这些营养物质进入人体后,通过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作用对人类机体起到营养与保健作用。因此,饮食不仅仅是用以果腹之需,在经济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合理饮食更可以提升人类的机体素质,治疗疾病并且提高生命质量。

用食物预防并且治疗疾病的思想是地道的“国粹”。《黄帝内经》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种以粮食为主,辅以肉类、蔬菜、水果的饮食结构,体现了合理饮食并不仅仅具有疗饥维生的功能,而是一种能够和天地相互协调、和自然相互呼应的生命运动。名医张仲景指出:“人体平和,惟须好将养,勿妄服药,药势偏有所助,令人脏气不平,易受外患”;名医扁鹊指出:“君子有病,期先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这两位名医的意思是说,人体原本就和顺平衡,只要通过饮食好好调养就行,不可随便乱服药物,因为药物的力量只会偏助身体的某个器官,随便乱服会使人的五脏六腑之气不平衡,更容易受到外来疾病的困扰。

在养生领域中,道家的饮食养生观犹为突出。道家认为,作为自然界有机组成部分的人类,必须融于自然,才能找到真正的归宿。“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上清金阙帝君五斗三一图决》)道家认为,饮食的根本目的除果腹之外更重要的是“养”,只有“养”,人才能肢体强健,精神焕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作为自然有机组成部分的人,就必须根据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变化,调整饮食方式。否则,“所谓百病横生,多由饮食,饮食之患,过于声色,声色可绝之逾年,饮食不可废之一日,为益者亦多,为患者亦切。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素问.宝命全形论》)可见,饮食对人的身体具有正反两方面作用,正确的“养”可以协调这一矛盾。《四气摄生图》中说:“天以五气养人,地以五味养人”,意即,人应该按照季节的变化和地域的不同“养”身体。

中国传统的饮食思想中,“养”被放在了首位,饮食中的“养”,无论在饮食观念上,还是在饮食方法和对象上,都在追求将个体生命的小宇宙融入天地万物的大宇宙运行轨道中去,从而达到人类归于自然,自然包容人类的“天人合人”境界。

三、如何进行饮食养生

“养”的观念被应运于中国饮食文化中,不得不强调饮食“补”的功能,“进补”就要依据“天人合一”思想,根据节气和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行为。周朝时,“食医”就已存在,食医倡导的饮食进补观念同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就将饮食养生观念升到了科学的高度。《礼记.月令》将人的食物分为五畜与五谷,并且与五行、五味、五季、五脏、五腑相对应,规定了人应该根据季节的不同进行合理的饮食安排,以增强五脏、五腑的功能。

下面这幅图可以很好地说明如何根据节气的变化进行合理饮食养生。五行木火土金水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五色青赤黄白黑五脏肝心脾肺肾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五味酸苦甘辛咸在五行中,春季属木,万物都开始了一年的生长,人体中的肝脏在性质上也属木,春天是养肝护肝的好季节,春季应多吃绿色和酸味食物(菠菜、西兰花、韭菜等)。

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在五行中属火。五脏中属火的是心脏,夏天最容易上火或心绪不宁,增加心脏负担,所以夏季最需要养心。夏季应多吃红色和苦味食物(西红柿、西瓜、苦瓜等)。

长夏是属土的时令(秋老虎),这个季节暑热多雨。脾胃也属土,长夏季节过多的湿气会伤害脾胃,有可能造成气血不足,长夏时就多吃黄色和甘味食物(木瓜、黄豆等)。

秋季在五行中属金,气候干燥,在这样的季节最容易出现咳嗽的症状,因此应该注意养肺润肺,在这样的季节应多属吃属金的白色食物和辛味食物(梨、百合、生姜)。

冬季寒气袭人,在五行中属水,人在这个季节会感觉很寒冷,忍不住会多吃一些味道重的和有油水的菜,这会给肾带来多余的负担,而人体排毒功能在冬季并不强,因此,因此多吃黑色的食物可以护肾和膀胱(黑木耳、香菇、乌鸡等)。

春天,树木发芽,它所有的营养都从根部向枝干移动,它的力量是从内部向外运动,人也如此,人在春季,气血从内脏向四肢调动,因此,应选择偏阳性的食物,如韭菜、葱头等。夏季过后,人的气血都调到外面去了,内里是空虚的,人的气血开始从外面向里面调动,此时,用一些秋梨膏等润肺的食品,肺气不会因秋季的到来而不降产生咳嗽。“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史记.太史公自序》)人也如此,必须根据四季的变化适时调整饮食以适应天地的运行规律,达到“天人合一”,“离自然近,离疾病远;离自然远,离疾病近”,此为科学饮食之道。当然,五行养生最讲究的不是只补充某一种营养,如果每天的饮食都能做到五味调和、五颜六色,再根据季节与环境的变化稍微强调某种颜色和味道,就能真正做到饮食之道中的“天人合一”,身体便会越来越强健。(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