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代孕
 
代孕
编辑部信息

社内人员:郑娜  吴亮      

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

国际刊号:ISSN  1002-6215

国内刊号:CN  33-1032/I

编辑出版:山海经-教育前沿杂志社

网        址:www.shjbjb.com

在线投稿: shjzzs@vip.qq.com

Q Q:779624634(郑娜编辑)     

          280747782(吴亮编辑)

                  

杂志社电话:0571-28069909





 
基于职业核心竞争力的高职 《市场营销学》课程标准建设探析
发布时间:2015-08-21 18:42:21        发布人:杨静         浏览次数:461 次

基于职业核心竞争力的高职

《市场营销学》课程标准建设探析

杨静

(山东现代学院,济南,250000)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和供给呈现双高的状态。但是,毕业生的就业普遍呈现水平低、不稳定、缺乏上升动力等特点。这种现象同毕业生缺乏职业核心竞争力,不能在竞争中凸显自己,无法建立职业信心有重要关系。《市场营销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本文从山东省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标准建设的角度来探讨职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关键词:市场营销学 课程标准 职业核心竞争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基于职业核心竞争力的山东省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探析》(课题编号:15SB05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713;G642

作者简介:杨静(1987-),女,山东聊城人,山东现代学院人文学院助教

一、相关理论

   (一)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工作评价、考试考核的依据。课程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进行清晰的界定和表述。

(二)职业核心竞争力

职业能力是一个能力体系,是从事某种职业岗位所必须具备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是成功地完成某项任务或胜任某个工作岗位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职业核心竞争力则指职业能力体系中的精华部分,增强个人的竞争优势,让别人无法取代。一旦具备了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当面对各种工作难题和职场裁员风险时,就拥有了灵活应对的能力或主动选择的资本,职业生涯水平和稳定性大大提高。

通过多方调查和实证验证分析,市场营销岗位职业核心竞争力可分为两个层次,分别涉及职业能力体系中的中间层和高级层,如图1所示:



图1 市场营销专业职业核心竞争力

(三)“市场营销学”课程标准建设对职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的作用

“市场营销学”课程是市场营销学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专业入门课程,从市场营销工作的流程来介绍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生通过此课程形成最初的营销观念,对市场营销专业和营销岗位形成最初的认识。因此,“市场营销学”课程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起到关键性的基础作用。学生学习“市场营销学”能否达到预定的效果与其课程标准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市场营销学”课程标准对职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课程标准项目项目描述对职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的作用课程性质主干专业基础课程。研究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实践性很强。建立基本的市场营销观念,是职业核心能力形成的基础。课程目标期待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包括技能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划定了职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范围及应达到的水平。内容和要求关于从事市场营销工作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知识的选择和安排。职业核心竞争力予于教学内容之中,每一部分内容均有对能力目标的要求与关于实现过程与方法的描述。实施建议有关教学模式、方法、条件、考核测评的内容。教学实施办法不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效果也会大为不同。

二、山东省高职“市场营销学”课程标准现状

(一)教学内容缺乏地区差异性与特殊性

我国“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过分注重自身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没有因专业设置的需要、学生技能要求的不同、学校所处地域差异体现差异性和适应性。如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与相对落后的内地,课程内容无明显不同。山东省是中国东部经济大省,第三产业发展迅速,2015年上半年,全省新登记第三产业市场主体45.7万户,同比增长31%,增幅居各产业之首。数据截止到2015年6月份,全省一、二、三产业市场主体户数结构为5.3:11.3:83.4,注册资本(金)结构为6.9:36.3:56.8。因此,山东省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内容应多涵盖第三产业的营销理论和技能。

(二)实践性教学薄弱不利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由于大家普遍认为“市场营销学”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对学生技能培养关注较少,践性教学较薄弱。学生虽然听教师讲了不少营销知识,但在面对具体营销任务时仍是一头雾水、不知所措。如仅采用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性教学,不仅不能真正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不利于必须在实践中形成的职业沟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团队合作等能力的养成。

(三)考核形式单一化不利于职业核心能力的评价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然而考核形式较为单一主要是闭卷考试,无法检验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无法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的实际掌握和灵活运用程度,也不适合检验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体系偏重于评价学生对老师所讲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学生“学”的思维能动性和应用创新性的考察,不利于挖掘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职业再发展能力得不到提高和培养。

三、建设“市场营销学”课程标准的建议

(一)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的课程标准

人才培养要以市场为导向,人才的专业结构和能力水平要和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相吻合。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所以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模式及方法的选择上更要以企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为重要参考标准。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对于企业和学校是双赢的,一方面可以指导高职院校学生的能力培养更有针对性,不走弯路,另一方面又可以作为企业员工岗位培训标准。此外,校企合作也为高职院校教师尤其是没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供了一个平台。校企合作通过双方资源互补,实现共赢,这对市场营销专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围绕职业核心竞争力确定课程定位

“市场营销学”课程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是核心基础课。课程重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传授,重视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的卖方营销能力培养,重视学生积极、健康的市场观建构。因此,“市场营销学”侧重于对学生基础层职业能力以及部分中间层职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例如初级知识和技能、信息处理、团队合作以及解决简单问题等能力。

(三)围绕职业核心竞争力整合“市场营销学”教学内容

高职人才培养的本质特征是职业性,迫切需要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需求的有效对接。因此要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完成,职业岗位技术问题的解决来确定知识点和技能点。课程内容的序化以“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为逻辑顺序。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课程内容只有紧紧围绕职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需要、职业岗位的变化,兼顾职业岗位技能鉴定内涵,才能使毕业生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永远保持强大的竞争力。

(四)探索利于形成职业核心竞争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必须改变传统的枯燥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第一,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通过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参与授课、采用企业现场教学、校企双方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引入企业营销案例等。第二,对于一些不便于开展工学结合方式的章节内容,可采取“做、乐、赛”教学方法。“做、乐、赛”教学方法又称团队式合作学习,指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给班级学生分组,要求以团队为单位对新知识进行预习和理解,教师给出问题,团队提出解决方案,教师对方案进行优选或淘汰,并导入新课,逆向学习新知识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第三,为了解决课堂体验与实践体验相差较远的问题,也可以选择合适的模拟软件,辅助学生体验各种营销工具的应用在模拟环境下解决商业问题提升能力。

(五)以职业核心竞争力为导向建构课程评价体系

改革课程评价方法,改变单纯的以理论考试评定成绩的方法,建构能力本位的课程评价体系。为了培养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学校要不断完善课程评价体系,通过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首先,完善课程评价的内容。在课程评价中就要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充分体现对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试卷答得好、分数高等不是评价学生的全部标准,还要加入操作技能评价、合作精神评价、创新能力评价等内容。其次,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与小组成员之间的相评以及自我评价相结合,做到多元化、多视角评价,客观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建立了规范的课程标准,关键还要看落实的好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使课程标准按照预定要求认真实施,并在运行中紧扣区域社会发展的最新态势对其不断改进和完善。只有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发展状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才能使培养的毕业生具备与时俱进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储备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并建立高度的职业自信,强大的上升动力和能力,在职场竞争中能站稳脚跟、崭露头角。

参考文献:

[1]苏日娜.基于能力培养的“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5(21).

[2]雷满丽.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标准对接职业岗位要求的基本模式[J].职教论坛,2014(3).

[3]黄文伟.高职院校课程标准化建设研究—以商品学为例[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1).

[4]田凤权.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建设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8(4).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3-2025 理论前沿-理论前沿编辑部-山海经杂志社 www.shjbjb.com    

代孕|北京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深圳代孕|武汉代孕|代孕|武汉代孕|代孕| 捐卵 |代孕网|武汉代孕|武汉代孕|捐卵| 武汉代孕|代孕|代孕|代孕网 |武汉代孕 | 广州代孕 |捐卵|上海代孕|代孕公司|武汉代孕|武汉代孕 | 捐卵|代孕中介|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