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口译技巧中模糊信息处理技巧
文/张淑娴
摘要:众所周知,人们进行沟通的桥梁是语言。在交流过程中,人们希望彼此的意思表达清晰、明确,以保证交流过程的高效、顺畅。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有意无意地降低意思表达的清晰度,使语义变得模糊不清。在跨文化交流中,翻译的是语义而非其他语言单位,那么语义的模糊性则是译员不可避免的问题。在英语口译实践中,遇到的模糊表达信息比较多,口译工作者如何处理和识别信息对于口译员准确快速传递信息至关重要。本文主要谈一谈语义的模糊性和如何处理模糊信息。
关键词: 口译技巧;模糊信息;模糊策略
1 什么是语义的模糊性?
从广义上来讲,语义的模糊性就是指语义的不确定性,即语义的不清楚、不明确。所有语义模糊不清的信息都可以被称作模糊信息:所有语义难以确定的情况都可以被看作语义模糊的体现。当然.这种模糊性还可以细分为许多类别。
1.1 从信息发布者的主观因素考虑,模糊性可以分为:
1.1.1 无意的模糊,即语义的不确定不是源语发布者的本来意思,而是在具体语境的缺失下,导致人们对其的误判。
例如:
That’s Mr.King , the President.
由于缺少特定的语境,“the President”的含义在这里是不确定的,是“总统”“校长”还是“总裁”?显然,这会给交流造成某种障碍,这种模糊性显然不是讲话者期待的。
1.1.2 有意的模糊性,即信息发布者为达到某种交流目的或是出于某种考虑而人为降低了语义的清晰度。例如:
我觉得这个决定好像有点不大合适,您觉得呢?
讲话者通过使用画线词语降低了话语的确定性,缓和了语气,有助于避免与不同意见者发生争执。又如:
-Do you take it as an offense?
-Kind of.
“Kind of” 是表示程度的短语,使讲话者显得态度比较舒缓,不激烈,不绝对,有更大的回旋余地。
1.2 模糊性的表现形式:
1.2.1 语音的模糊性,即由于连续、不完全爆破和同音异义词等原因导致的语义信息接受收上的模糊性。例如:
-Are you married?
-Yes, and what about you ?
-Unmarried . (I’m married.)
到底是结婚了还是没结婚?
1.2.2 词汇的模糊性,即由于词义不确定所产生的语义模糊。例如:
This skirt is much worn.这条裙子有很多人穿。
This skirt is much worn.这条裙子经常穿。
This skirt is much worn.这条裙子磨损得很厉害。
1.2.3 语法的模糊性,即由于句子成分的语法功能不确定导致的语义模糊。例如:
I am going to attend that party. 我正在参加派对的路上。
I am going to attend that party. 我打算去参加那个派对。
1.3 语义的模糊性产生的根本原因。
1.3.1 意义界限不清,即一个词或是一个语义单位有时拥有不止一种含义,这些含义像色谱一样逐一排开,相互关联,互为参照,使彼此之间的界限难以划定。此类词语通常是一些描述的时间、颜色、味道、态度、心情等的词。例如:
Hate
have a strong hate ill-will to dislike don’t want to regret
憎恶 不喜欢,讨厌 不想,不愿意 遗憾
a. He hates his opponent.他憎恨他的对手。
b. He hates someone listening while he is telephoning.他讨厌别人偷听他打电话。
c. I hate my being late for school.我不愿意上学迟到。
d. I hate to trouble you.我对麻烦你感到抱歉。
1.3.2 语义歧义,即缺乏必要语境的情况下,一个句子有不止一种理解,从而让人产生误解。例如:
The office of the Chairman is vacant.
a.主席的办公室空闲着。
b.主席的职位空着。
1.3.3 指代不清,即代词所指内容有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可能,从而导致不确定性。例如:
Chandler says to Joy that he is really cool in the movie.
a.钱德勒对乔依说自己在那部电影中德表演真的很酷。
b.钱德勒对乔依说乔依在那部电影中德表演真的很酷。
c.钱德勒对乔依说那人在那部电影中德表演真的很酷。
1.3.4 虚指数词,即数词在通常情况下是精确的,但很多情况下某些数词被用来表示略带夸张的虚指概念。例如:
a. Her grandma usually has forty winks after doing her exercises.
她外婆经常会在晨练之后睡上一小会儿。
b. She has one thousand and one thing to do.
她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类似数词还有one hundred and one、thousand of、millions of、scores of、三心二意、三令五申、三番五次等。
1.3.5 程度的限制,即有些词语对事物的程度可以起到限制作用,用来缓和语气,避免绝对化,增加话语的变通性。例如:
about、sort of、maybe、probably、more or less、almost、in a certain sense、I guess、差不多、也许、大概、说不定等等。
2 如何处理模糊信息?
2.1 以模糊译模糊
保留源语中模糊信息的特色,用译入语中比较对应的模糊表达传递源语的模糊性。以下几类模糊信息可采用此法:模糊数词,人为的模糊表达。出于修辞目的模棱两可或是双关语性质的表达。因为模糊信息的产生是信息发布者所希望的,所以译员要尽量忠实地反应源语的模糊特色。否则若是译员擅自按照自己的理解将本来模糊的信息清晰化了,不仅没有真实地反映源语发布者的交流意愿,而且还会引起听者的误解,给双方的交流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例如:
a.我都跟你说了三百六十遍了!
I have told you this one thousand and one times!
或:I have told you countless times!
b. He is kind of dissatisfied with your performance.
他对你的表现好像有点不太满意。
还有一个例子有必要在这里提一下。在中美双方就“南海撞机事件”进行交涉时,美方代表对“事件”明确表示了“sorry”。但是,“sorry”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理解。如果是讲话者在为自己所做的不当行为而道歉时,该词可以译为“对不起”;但如果讲话者仅作为一个局外人来表达对某一个不幸事件的同情和关注时,该词可以译为“(听到这个消息)我们感到难过,很遗憾”。而实际上,中国方面当然希望美方能够承认并承担自己在此次撞击事件中的责任,而美方的态度则是不情愿的。所以这个词的翻译至关重要,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外交上的麻烦。当时,美方的译员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她选择不译,即保持原样地将“sorry”一词放到中文中,而没有对其意思进行翻译和解释。因为她无论选择以上两种解释中的哪一个,似乎都会有一方不满意,所以她十分巧妙地避开了问题的焦点,体现了译员在现场处理棘手问题的高超能力,也体现了口译中处理模糊信息时的一些技巧。
2.2 变模糊为清晰
当原文表达的模糊虽是无意的,但可能会造成交流障碍时,译员有责任在口译过程中通过对语境的分析在若干可能的解释中选一个,将这些信息清晰化。如果译员在碰到语义界限模糊、非人为的歧义以及指代不清等情况时,变模糊为清晰是必要的。例如:
a. -Do you mind my selling the piano?
-No, I am not hostile to it.
我不反对你卖掉钢琴。
“hostile”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如“敌对”“挑衅”“反对”“不赞成”“不友好”等,易造成语义模糊、难以确定的情况。在这里,“反对”更符合语境需要。
b.我姐姐对她的女儿说她很能干。
译员根据当时的语境和讲话者所提供的其他信息可以考虑此句译为:
My sister says to her daughter, I am hardworking.
或:My sister says to her daughter, you are hardworking.
抑或:My sister says to her daughter, she is hardworking.
本例中,译员通过改变句法的形式,将本来模糊的表达清晰化。
总之,在处理译文时,译员首先要懂得如何辨认模糊信息,然后确定模糊信息的类别以便对症下药,最后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不同的模糊信息进行有区别的处理。
参考文献:
[1] 王瑜.外交口译中的模糊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4(09).
作者简介:张淑娴(1992—), 女,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英翻译和口译。
(作者单位:信阳农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