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研究
蒋伟,孙园
摘要: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更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他人的理念认知以及想法,而习作教学则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作为一种学习工具,随时随地表达并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由此可见,写作教学本质上是学生表达想法的具体途径和方式手段。语文核心素养主要涵盖的多个模块和维度,不管是哪一个模块都与习作教学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而正是由于教学的连贯性,在一定程度上为习作教学渗透融入核心素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可靠的条件。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立足于核心素养的相关内涵与本质,深入探究其与习作教学之间的有效切入点、契合点,并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手段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
一、全面贯彻落实“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方面,教师要采用合理的方式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开展阅读活动,并在此基础上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大多数学生在进行习作的学习时,面对某一个主题会感到无所适从、无从下笔。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不足,也没有足够的素材支撑其想法和认知。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日常阅读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自身的认知和学习需求有针对性的摘抄一些有价值的、优美的词句,并按照相应的类别进行抄录,便于后期查阅。久而久之,学生则能够将其内化为自身写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例如,在进行火烧云这一文章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则可以要求学生抄录好词好句,比如恍恍惚惚、红彤彤等等,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将相关的理解认知传递给学生,而是要鼓励学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自主查找词句的内涵,并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灵活运用。
另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基于阅读构建起相应的写作思路。众所周知,阅读的作品本质也是写作的作品,教师在教学开展时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所学知识自主总结段落的大意,并按照相应的规律对其进行整理,通过这样的方式手段明确作者写作的具体思路及方式手段,再将其与自身的思维模式、思维理念紧密结合,以此达到启发思维、提高习作质量的良好效果。
二、进一步培养并提高学生写作思维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一方面,基于准确性的培养而言,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结合教学目标任务及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由最初的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使学生结合自身认知,深入分析不同字词之间潜在的关联,明确其内涵及具体的使用场景,通过这样的方式准确运用相关词汇语法,充分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和理念。同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不同词语的写作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此帮助学生做出最优选择。这样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思维的养成,能够切实提高学生对相关词句语句的敏感性,同时也能够从细节处入手灵活运用不同的写作元素。例如,针对海上日出这一文章的讲解教学时,其中作者使用了冲破云霄一词对太阳升起的过程进行了描述,此时教师则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要用冲,而不是用顶。因为冲在整个过程中显得更有力量,能够淋漓尽致的体现出太阳升起时的壮观,久而久之,学生能够学会揣摩不同字词,能够达到的良好效果,从而更好地开展习作学习。 另一方面,针对逻辑性的教学来讲,很多学生在接触到习作学习时会感到无所适从,思维混乱,写出来的文章毫无规律,没有任何层次性。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尚未形成科学整体的写作思路。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则可以开展逻辑性教学,即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层次进行小组划分,由小组中某一个学生独立完成习作并传递给其他成员,其他成员则对习作进行批阅,当所有成员完成修改之后就可以形成较为完善的文章。这样的方式手段使得所有的学生的逻辑能力都得到提升,并且逐步掌握写作的方式方法。
三、创设生动的写作情境,强化学生审美体验 审美教学也是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教师要将审美鉴赏和创造素养作为教学任务。所谓审美,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文字美和意境美两个主要模块。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即教学目标任务,有针对性的营造出良好、浓厚、积极的习作教学情景,从而加强学生的审美体验,使其能够深入感悟美的意境,并利用优美的文字进行表达。例如,教师可以以游为主题开展习作教学,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微课向学生展示出我国的大好河山、名胜古迹,从而最大程度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带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在思维上感受到美的意境并且勾起学生的一些旅游经历,再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四、拓展延伸习作范围,积极渗透融入文化意识 在习作教学开展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充分立足于教材内容,以此为核心要点不断拓宽学生视野,学习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并在未来学习和生活中自觉主动的对文学文化进行传承发扬。例如,在进行《清平乐村居》这一古诗词的教学时,诗词描绘出了农村和乐的情景,教师可以以此为主题再引入相关的古诗词,例如《归田园居》、《江上渔者》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手段深刻感受到古诗词所营造出的美好意境,体会精简语言所展示出的良好效果。学生也可以基于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认知进行写作,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的乡村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这样的习作教学能够使学生深入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并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要充分体现出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应当全面贯彻落实“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培养并提高学生写作思维的准确性和逻辑性,创设生动的写作情境,强化学生审美体验,拓展延伸习作范围,积极渗透融入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 王悦晖.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措施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2(8):22-25.
[2] 毛俊同.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2(2):0053-0056.
[3] 杨阳萍.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中英文),2022(31):43-45.
作者简介:蒋伟(1986-),女,陕西西安人,汉,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孙园(1989-),女,陕西西安人,汉,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高新一小麓湾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