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想品德课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郑 蓉
爱国是一种朴素的感情,是对一个现代学生最基本、最低层次的要求。通过思想品德课教育,让学生了解国情、把握国策,从而唤起他们的爱国情感,树立爱国主义情怀和报国之志。
一、国情教育应生活化,凸显时代特色
“回归生活”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也就是说:学生的思想品德要“从生活中来”,并最终要“到生活中去”,这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的最大亮点。而国情教育内容与学生和国家、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教材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素材,选择加工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去观察、感受、体验和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关注社会热点。鲜明的时代性是思想品德教学的永恒主题。学校要创造条件,畅通电视、广播、报纸等时政渠道,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省、市的大事及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思想品德教师平日要及时搜集最新时政,整理后印发给学生,并加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辩识。形式有:课前5分钟时政演讲,时政主题班会、时政手抄报、时政知识竞赛、时政热点报告、时政点评课等方式及时传播时政,教师应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用辩证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进行观察和分析社会生活现象和问题的习惯。从而有利于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等。
二、情景感染,正面灌输
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表明:要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教师必须坚持正面灌输的方法,即将爱国主义教育寓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常识里。正面灌输不等同于“强制教育”。学生做人所需要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可能在头脑中自发形成。正像工人运动不可能自发产生社会主义思想一样。这就是说爱国主义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到学生的脑海里,像烙铁一样深深的印在他们的脑中。
在思想品德课教育过程中,思想道德教育并不需要长篇大论。恰到好处地创设出蕴含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教学情境,本身就是一种对学生的感染和教育。
如创设这样的情景:青少年学生是网络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群体,我们可以从网络上吸取各种营养,同时,我们应该提高自身分辨是非和抵抗腐蚀的能力。自觉抵制西方腐朽思想意识的侵蚀,做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新型人才。自由是网络的特色,但我们不应忘记,自由与法律、自由与自律是统一的。因此,我们在行使这种网络自由时,不能违反法律,不能违反伦理道德,不能损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还有,网络者,当今天下人之网络,非一国之网络也,亦非一种语言之网络也。但目前国际互联网90%的信息为英文信息。有人称这种现象为“文化侵略”,我国应积极支持网络信息的发展,在吸取各种外来文化精华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在网络上建立更多、更高质量的中文信息,使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立足于网络文化之中。
三、第二课堂,让学生对祖国的情感升华
傅雷曾经这样说道: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垦植。因此开辟第二课堂,也是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渠道。每周的升国旗、唱国歌;组织的“庆5.4活动”、“12.9越野赛”、“9.18征文比赛”、听长征讲座、搞的各项社会调查、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第二课堂活动内容,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了解祖国历史,了解祖国的现状,使学生树立以勤奋学习、立志报国为荣,以虚度光阴、不求上进为耻,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也是爱国主义的表现,丰富了爱国主义的内涵。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又被赋予新的时代特色。21世纪的挑战将更严峻,中国要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每个中华儿女都不能回避的问题。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热爱自己伟大的祖国。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过程中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充分发挥电教方式的优势,可以有效的培养、发展、提升初中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励他们处处把自己的学习、生活与祖国与民族的命运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刻准备着为祖国为民族辉煌壮丽的明天贡献出自己的才智及生命。下面就具体谈谈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充分挖掘思想品德教材中的素材,发挥电教手段的强大优势,强化对初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并以此推动小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全面增强初中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正在谱写动人心魄的壮丽诗篇,共和国正在创造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辉煌的业绩,整个中华大地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和蒸蒸日上的腾飞景象。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素材,如“腾飞的祖国”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增强他们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使他们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深刻认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如开展“歌唱祖国”演唱比赛活动,在所教班级每学期定期开展一次“歌唱祖国”演唱比赛活动,笔者利用这个活动,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期间,笔者每天都让学生进多媒体教室欣赏《江山颂》、《中华情》、《走进新时代》、《春天的故事》等歌曲,欣赏结束,马上组织学生以独唱、合唱等方式演唱,这样准备半个月再比赛,笔者对比赛实况摄好像,比赛结束,组织学生观看比赛录像,让学生在演唱中、观看中为祖国的兴旺发达而骄傲、自豪。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调动学生爱国的积极性,从而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水平。(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